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民主党政权的亚洲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民主党执政后,在内政外交上采取了很多改革性措施。具体到亚洲经济政策方面,继鸠山政府提出东亚共同体构想后,日本民主党政权又出台了专门的亚洲经济战略,提出要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在制造、医疗、旅游等产业领域全面开拓亚洲市场。鉴于日本在亚洲地区经济中占有的重要地位,日本对其亚洲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势必会对日本自身及亚洲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浅析民主党外交安保团队及其政策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最大在野党民主党内,围绕外交安保政策可以分万资深议员与少壮派议员两大集团.党首小泽一郎是资深议员的代表, 目前主导着民主党外交安保政策的制定,而以前原诚司为首的少壮派议员活动能量较大,其观点与自民党"新国防族"政治家相近.如果民主党上台执政,势必要对迄今为止的外交安保政策进行调整,但由于内外各种因素的牵制,这种政策转型未必能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民主党在2009年众议院选举中提出"农户收入补偿制度",是其赢得农村选票进而击败自民党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大米政策为例,详细阐述了该制度的由来及内容,并对其进行了评析,认为民主党的这一"农户收入补偿制度"带有明显的大众迎合性,但是民主党政府按承诺照办的可行性较低,坐稳政权后以国际贸易自由化压力和提高农业竞争力为理由灵活对待的可能性反而极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日本第45届众议院选举落下帷幕,民主党以压倒性的优势取胜,日本政党政治极可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民主党在参众两院先后获得成功,标志着民主党的真正崛起。中国共产党与日本民主党长期保持着友好、健康、坦诚、深入的交流,并设有制度化的交流与合作机制,这对民主党执政后的中日关系必然产生良性影响。本文结合日本民主党的政治理念、崛起历程与中国共产党交流的历史,探讨民主党崛起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派阀是日本政治的原点,战后日本政坛的每一次大变动都有派阀活动的身影,派阀成为"党中之党"。自民党派阀是其党内大腕政治家为了争当总裁和首相而培植并组织的亲信班底,同时也是这些派阀首领对其下属议员实施组织化的有效工具。派阀所遵循的逻辑是"实力主义"和"弱肉强食"。随着民主党的上台及其执政时间的延长,其内部派阀政治的特征也会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6.
但云聪 《创新》2008,2(2):45-47
我国政府改革从过去的减人、减事、机构精简的行政职能调整已经开始扩展到"减少层级"的行政改革。其中市县关系不和谐、政府层级过多、县域经济不断发展等因素都是层级改革的主要原因,而要解决种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开展政府层级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7.
曲静 《日本学刊》2012,(1):22-34,157
政治资金和组织效能是支撑政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政党体质的主要指标。1994年日本国会通过的政治改革四法案引入政党补助金,将中选举区制改为小选举区比例代表并立制,政党对企业团体的政治献金依赖度不断降低。派阀作为利益诱导政治的主要角色,在政治改革和小泉时代的结构改革后难以发挥作用。1999年开始的地方分权改革导致地方议员减少,自民党的地方组织被弱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通过阶段论的典型区分,系统梳理日本民主党政权上台以来,日美两国就普天间问题所展开的曲折博弈,从中规纳普天间问题在各阶段的典型特征,并深究日美关系一系列戏剧性变化的实质及影响.进而,通过深入分析这一特殊历史阶段内,日美关系在普天间问题上的嬗变、多变,准确把握日美关系发展中常态化的规律性因素,为今后研究日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积累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曾光霞  张玉霞 《社科纵横》2009,24(2):147-149
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是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政治理论课期末考试内容、考核标准、管理模式及平时成绩考评方式改革的探讨,寻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地方公共事务的管理应看成是一种治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比地方政府范围更大的对话空间,政治认同正是这个空间中联系地方政府与社会公众的纽带。现代意义上的政治认同是社会公众基于对地方政府的信任而对其权威的认同,是作为政府社会资本的政治认同,是区别于传统政治认同而存在的,它为地方政府职能的履行提供了秩序保障、技术支持与制度保障。政治认同有利于规范社会公众行为,提高自治能力;有利于社会公众对政府的合理预期,促进合作。政治认同是降低社会治理成本、营造和谐的政治环境的基础,是提高地方政府绩效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条件 ,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往往面临着艰难的价值取向抉择 ,但政治发展无论取道何种发展途径 ,以及遭遇何种挫折 ,只有演变成秩序、效率、民主多元协变结构 ,才能建构起政治发展价值取向选择的理想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2.
政治董事——市场化改革中的权力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制改革使市场机制逐渐取代了再分配机制,社会权力结构也随之逐步转变,由命令型转向管理型和交易型.市场化改革是"权威导向型"的.公共权力不退场,只是权力转型.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对公有经济拥有产权,掌握着资源配置权和市场发展的指挥权,采取委托代理人的方式经营和管理企业,政治董事由此产生.这种改革模式形成了转型中既统一又分割的权力格局,保证了改革的有序推进,实现了社会平稳的转型.但政治董事集经济资源与政治资源于一身,这就加大了权力寻租的可能性,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3.
略论东日本大地震视野下的政治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沿海特大地震给日本社会政治生活造成深刻影响。一方面,自然灾难暂时抑制了原本即将发生的政治地震,使菅直人领导的民主党联合政权得以摆脱财政补充预算审议和统一地方选举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从朝野斗争关系、政府体制到国家发展蓝图的认识与定位,都将因这场空前灾难产生深刻变化。灾难过后的日本政治、外交值得人们从灾难政治学视角给予新的观察。  相似文献   

14.
陈广胜 《浙江学刊》2008,(1):133-136
市场化与地方政府改革具有互动演进的机理.地方政府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既指推进整个社会的市场化,又指推进自身的市场化.构建服务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和民主政府,是当前地方政府改革市场化取向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5.
盛勇 《求是学刊》2013,40(5):45-49
面对20世纪拉美和亚洲一些新独立的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政治衰朽和政权动荡的现象,亨廷顿以威权政府和政治发展理论为研究出发点,指出现代化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只有建立起强大的政治权威,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参与的扩大同步协调发展,方可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这种新权威主义对中国政治改革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行政改革的背景,揭示了广州市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主要成效和基本经验,并提出广州市行政体制改革的新取向是:行政机构精简化、行政管理民主化、政府行为法制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和政府管理电子化。  相似文献   

17.
战后初期制定的《政治资金规正法》对于完善战后日本的政治资金管制体系、推动选举政治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博弈的结果,该法律在制定之初就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在经历大小40多次的修改之后,《政治资金规正法》在预防和制裁政治腐败方面的职能逐渐得到完善,一些显性的金权腐败案件已经大幅减少,但是对于隐性及迂回式的金权腐败则鞭长莫及。  相似文献   

18.
杨辉 《社科纵横》2007,22(5):147-148
本文就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方面做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华  楼梁 《社科纵横》2009,(7):155-15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在观念上、内容上、方式上及师资队伍建设上进行创新的思路,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5,(12):157-159
思政理论课怎么考核,怎样体现出实效性,是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学实践,总结当前思政理论课考核方法改革的现状,提出探索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课程考核方法的必要性,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