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省际结合部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单元,其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都对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省际结合部仍然是一座未被开发的学术富矿,本文从省际结合部概念及内涵、省际结合部自然和人文生态特征、省际结合部热点问题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学界对省际结合部民族理论体系的构建、族群利益导向、群体性事件、民族发展战略、小城镇建设、边贸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区域联合与协作等方面进行长期的跟踪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少数民族识别遗留问题的研究、汉民族研究、民族与宗教问题研究、跨境民族研究、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研究、省际结合部地方性小传统的研究等论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反思。并认为拓宽散杂居民族研究的领域,深化区域性研究内容,注重从整体和宏观角度把握散杂居民族问题,并剖析其发展态势及特点,是民族理论和教学研究长期关注的命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少数民族识别遗留问题的研究、汉民族研究、民族与宗教问题研究、跨境民族研究、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研究、省际结合部地方性小传统的研究等论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反思。并认为拓宽散杂居民族研究的领域,深化区域性研究内容,注重从整体和宏观角度把握散杂居民族问题,并剖析其发展态势及特点,是民族理论和教学研究长期关注的命题。  相似文献   

4.
省际边界民族地区作为省际边界地区的特例,经济的欠发达性和区域的边缘性特征十分的突出,而通过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整合发展实现区域合作共赢,是改善省际边界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性和边缘性的良好途径.本文选取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为实证研究对象,从产业间关联互补性、历史文化一脉相承和自然资源相依相连的视角分析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整合发展基础条件,然后在分析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整合发展动力的基础之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滇黔桂省际边界民族地区整合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战略是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历史性机遇.民族地区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具有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必要性和历史、区位、资源、人文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民族地区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具有9种模式和3个层次,而风险主要表现在边境安全、跨境犯罪、民族宗教及生态保护等方面.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和枢纽地区,如何发挥优势、规避风险,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当前民族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本报告利用民族地区省级宏观统计数据,从科学、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城镇化、民族关系与居民主观感受等方面展现十二五时期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和进展,并对民族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如科教资源短缺、人力资本不足、城镇化水平低、人口红利面临消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加快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促进科学教育事业发展以及促进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对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在对民族旅游的概念进行归纳和比较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评析.国外对民族旅游的研究侧重民族旅游者、民族旅游原真性和影响性、民族旅游目的地管理等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围绕民族旅游资源、民族旅游市场、民族旅游开发模式、民族村寨旅游等四个方面.最后结合中国民族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今后国内民族旅游的研究应当在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相似文献   

8.
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民族问题具有多重属性,既表现为经济问题,也表现为政治问题,还表现为文化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不可能认为是"政治化"或"文化化".民族问题的"一个发展三个关系"的论述表明,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最根本的方面是促进民族发展,实现民族进步和共同发展;协调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  相似文献   

9.
民族社会问题是指在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因社会关系失调,而干扰民族群体及大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制约民族社会的特续发展,甚至引发民族矛盾与民族冲突,需要利用国家和社会力量加以缓解的一种社会现象.民族社会问题具有民族性、复杂性、持久性、国际性等特征,其对民族社会稳定和民族社会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当前,民族社会生活中的贫困问题、就业问题、教育同题、生态问题等是民族社会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课程,是一门面向各族青年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课程。其目的是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世界观,掌握了解中国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基本概况,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力争使学生具备研究现实民族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之一,也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特色课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公共必修课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民族大学特色。该门课程对学生学习党和国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了解民族知识,培养学生民族感情、爱国主义情操,增强自信心、自豪感,促进专业知识学习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对公共课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完善相关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质,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在对民族旅游的概念进行归蚋和比较的基础上,较为系统的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评析.国外对民族旅游的研究侧重民族旅游者、民族旅游原真性和影响性、民族旅游目的地管理等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围绕民族旅游资源、民族旅游市场、民族旅游开发模式、民族村寨旅游等四个方面.最后结合我国民族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今后固内民族旅游的研究应当在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族经济 ,使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 ,这是民族工作的重要方面。作者从多年的民族工作经验出发 ,用访谈的形式对这一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民族问题不可小觑。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李红杰的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从如何研究中国民族问题、如何治理中国民族问题以及如何回应当前对中国民族政策的质疑以及如何认识透析当前民族问题实质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叙述。通过对学者观点的展现,以飨读者,以期为推动我国民族问题研究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4.
美国式民族生态学指的是诞生于美国生态人类学中的一种独特方法,它试图从认知的视角探讨不同民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对美国式民族生态学的概念界定和理论预设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美国式民族生态学的本土人立场、民族志方法、认知的视角、关注传统生态知识以及跨学科色彩浓厚5个方面的学科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学者们总是热衷于对一些概念进行定义与再定义。这样做不是因为人们乐于对此纠缠不休,而是因为这些概念实在太重要,而往往又很难阐释清楚。诸如“文化”、“民族”就是这样的一些概念。对民族问题的深入研究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不仅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而对民族概念的清晰界定,则是民族问题研究和民族理论发展得以深入进行下去的根基。  相似文献   

16.
对民族博物馆文物陈列的本质以及艺术进行研究,能够对民族博物馆陈列的深刻含义进行正确认识.基于此,本文将对民族博物馆文物陈列的原则进行简单介绍,并对民族博物馆陈列的本质进行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展示民族文化、知识与感情相融合以及人文情怀的展现三方面内容.接着对民族博物馆文物陈列的艺术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艺术创作与艺术实践相结合、艺术展示多样化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西藏民族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和谐西藏"的客观要求,也是西藏教育发展的主观趋势.西藏民族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面临着国内外时代主题、政策立法和人本范畴的条件与机遇,另一方面也担负着拉动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责任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论生态移民与民族地区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是民族地区的主要任务,而生态保护则是民族地区和整个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所在。民族地区强烈的发展要求可能导致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这一地区脆弱的生态进一步恶化;生态保护则构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本文通过对二者关系的梳理,探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后,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鉴 《民族研究》2003,(6):33-41
民族教育政策体系是国家改革与发展民族教育所需要的最基本、最关键的教育政策范围与结构 ,它包括民族教育质量政策、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民族教育课程政策、民族教育经费政策、民族教育教师政策和民族教育学生政策等六个方面。这些民族教育政策又与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民族文化政策、宗教政策、语言文字政策等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政策体系。这一政策体系 ,经过民族教育政策长期变迁的实践证明是科学、正确和有效的 ;从理论依据来看 ,它同时兼顾了国家民族问题与国家教育问题两方面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生态特征与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文化生态是指民族文化各要素之间以及民族文化与其所处民族生境之间的制衡关系,这种制衡存在是维护民族稳态延续的根本动力.民族文化生态应包含区域性、系统性、动态性和脆弱性等特征.少数民族在其历史进程中,在不断地应对民族生境时,构建了特有的民族文化生态,要建设好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必须准确认知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特征,这样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