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修宪标志着我国法制由阶级性向社会性的转变。相应地,法学必须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精神,反映我国当代法治实践,概括我国当代法律的本质,扬弃"阶级意志论",弘扬"社会意志论",承担起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2.
微博作为一种社会化媒体,让"人人是记者"成为可能,促使组织化的新闻生产逐渐"去中心化"。新闻工作者作为社会人和媒体职业人的统一体,利用微博,更要弘扬法治精神,正确引导舆论,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避免造成舆论误区和心理震荡;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弘扬正气,协助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老赖现象"是社会生活中一个常见现象,也是法律无法有效解决的一个难题。"老赖现象"的普遍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的利益,是对法律以及道德底线的一种挑战。通过分析发现,"老赖现象"之所以发生,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社会诚信价值观的缺失;二是人们法治思维的欠缺;三是契约精神的匮乏。在社会主义法治下,要有效解决"老赖现象",必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诚信价值观;培养人们的法治思维,强化法治观念;弘扬契约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在社会治理模式上完成由"人治""德治"主导到"法治"主导的转换.然而,什么是法治?法治意味着什么样的法学理念、法制体系、法理精神?法治能带来怎样的社会形态和人际关系?法治能解决哪些法律难题与社会问题?成为我国法学界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也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法制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安排和保障,是所有制度中最为重要、稳定且权威的制度.法制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法制化的重要路径,也是"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应有之义.针对湖南当前所面临的立法供应不足、行政执法乏力、司法保护软弱以及法制文化落后等主要法制问题,文章明确了法制创新的基本路径,即:以现代法治理念为思想武装,发挥地方党委、人大和政府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和完善政府行政执法职能,加大司法改革力度,以期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实现法制创新对"两型社会"的切实保障和积极促进.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完整科学的体系.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法治,建立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法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治观的基本立场.提出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实事求是、思想解放的重要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法治发展的最新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深刻表明,法治精神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战略目标必不可少的精神基石。但由于受封建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法律运行的失调以及法治宣传的重心偏离等长期影响,在我国法治精神缺失的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为了能够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切实做到民主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就必须加快培育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以此促进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8.
健全的法治和相对完备的法制思想是西方法律体系的重要特征,以儒佛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主导地位,其多方面积极价值不可泯灭,但在思维模式、学术理念和社会基础等多方面缺乏实现法治建构的可能性。当今中国应该在保持民族本位文化前提下,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价值,同时坚持法治社会的构建。探索传统儒佛道文化和法治理念的相融性和互补,是中国弘扬现代先进文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客观需要,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法治精神,维护法的权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化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无论是儒家倡导的"德治",还是法家提出的"法治",都是在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下,治理国家所采取的不同方略或手段,归根到底是封建帝王的一人之治。我国现行建立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在法制的范围内施行的,社会主义法制所强调的是社会公正精神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区别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法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要闻·声音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2.
电视媒体负有弘扬主流价值观,维护法制尊严,始终关注民生和传播先进文化等多项社会责任。目前,我国一些电视媒体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还面临许多问题,电视媒体企业要积极转变观念,自觉形成提升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同时积极完善相关法制,强化政府监管,建构符合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不断促进电视媒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其要义是以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理念为导引,以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为主干,以依法办事和自觉守法为基础,以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秩序为目标的法治文明状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国家和制度层面的强制主导作用,也要重视社会和民间层面的基础配合作用。在我国语境下,"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一词,实质上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进程中,我们所要弘扬的"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义的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4.
右玉精神的形成、内涵和弘扬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只有把握好右玉精神的时代性特征,把弘扬右玉精神与学习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与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右玉精神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持久坚持和不断发扬光大,才能在现实社会中发挥出更大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加强现代公民教育显得至关重要。而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责任义务与权利自由、道德自律与法治立国等方面,与现代公民教育有着诸多契合点。因此,可通过把握好价值导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重塑道德精神等方面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培育出现代法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也是风险社会,政府的应急管理制度化建设显得至关重要。应急法制是法治国家的必要之法。是政府危机管理中的执法依据,是突发事件中实现非常法治的重要保障。制度性的应急法制之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地方政府应急法制的完备与完善也同等重要。广州市应急管理的法制和机制在近年突发事件应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显现了较大缺陷和缺失,理应探索出一条更加制度化的绸缪因应之途。  相似文献   

17.
宋教仁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也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先驱之一.在革命生涯中,为了追求法治的实现,他起草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为了揭露袁世凯的独裁专制,他还积极地用合法的斗争来维护宪法;为了倡导民权,他参与组织了社会改良会.他这种积极追求法治的精神以及其法治的实践在推动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成果的积淀,反映着国家社会精神气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理想信念坚定、忠于法律、敢于担当的法治队伍,培养具有深厚专业素质的法治人才。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精神,是体现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精神,是体现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的精神。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离不开法治精神的弘扬,法治精神的弘扬需要落实在法律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法治建设是一项整体性事业,法律监督是法律整体的一部分。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对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法治精神对于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工作也能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法治精神、人文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法律评价的三种精神。法治精神是法律评价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精神之魂,人文精神是法律评价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精神基石,时代精神是法律评价实现反思超越的精神自觉。在司法实践中,法律评价既通过摒弃人治精神,体现良法善治的法治价值,从而回归到法治精神中建设法治国家;又通过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民众的现实权益,从而回归到人文精神中建设和谐社会;还通过不断推进司法改革,实现中国的法治梦,最终回归到时代精神中实现反思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