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稽郡作为与当时国都建康相重的大郡,有东扬州之美誉。自汉以来迁入的士人日益在当地扎根,与晋末永嘉之乱到南朝迁入的北方士人共同构成当地的上流社会,对当地百姓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会稽民风也在东晋南朝这一时期,经历由尚武转为崇文的过程,此文就这一现象进行探究,从主客观角度辩证唯物主义地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唐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在社会风气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唐时盛行的尚武之风至宋时已渐为崇文之风所取代,崇文精神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意识。而孕育这种风气转变的原因,除传统观点认为的宋初统治者为防范"陈桥兵变"再演和铲除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隐患而采取崇文抑武国策的影响外,还应有科举仕进之风的盛行对武功进取风气的弱化;宋朝守内虚外政策实施的客观影响;程朱理学兴起的消极作用等原因。  相似文献   

3.
有着近60年历史的“崇文”“宣武”即将从北京地图上彻底消失,内城四区也由此变成内城二区,旧有的城市记忆将被彻底革新。怀旧的情绪弥久不散,引发了众网友对“老北京”的捍卫、对文化古迹的追忆。毕竟,崇文、宣武所在的北京南城是北京文化肇始之地,难免会有人质疑,“宣武、崇文”名称的消失会对北京城历史文化的延续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项宏伟大业,其对于保存文献典籍,传承传统文化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在"四库学"的区域研究上,嘉兴板块具有重要价值。嘉兴学者不仅大量参与了"四库"的征献、编纂、校核等工作,并在民国时期抢修文澜阁《四库全书》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而且嘉兴学者之著述更大大丰富了这一宏伟文献。以嘉兴学者与《四库全书》关系为视角,可将嘉兴学者与《四库全书》的重要渊源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5.
吴志 《源流》2012,(5):13
来到河源麻布岗镇,大长沙村是必去之处。因为它建村年代悠久,书院、碉楼等古建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龙川县现存古建筑中可谓首屈一指。大长沙村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600多年。这里历来崇文重  相似文献   

6.
余晖 《源流》2012,(3):13-16
来到河源麻布岗镇,大长沙村是必去之处。因为它建村年代悠久,书院、碉楼等古建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龙川县现存古建筑中可谓首屈一指。大长沙村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600多年。这里历来崇文重  相似文献   

7.
吉林崇文书院的创办是清末吉林教育史上的大事,可以视为北华大学的前身。利用方志、奏折、档案等史料,对崇文书院的创办年代、经费来源、管理制度、停办原因等方面进行说明,揭示了崇文书院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8.
顾瑛在嘉兴建合溪别业的说法从明初一直沿用至今.实际上,从顾瑛及其交游者的诗篇中可以推断,合溪别业是在长兴州境内,而不是在嘉兴.长兴地区有天然地理优势,适宜隐居避兵,而且出行便利、风景宜人、盛产箬下酒与顾渚茶,是顾瑛隐居的理想选择.合溪别业建成后,顾瑛经常到嘉兴一带游览,又曾在嘉兴长期寓居,这些举动及殷奎所作墓志的传抄都可能是顾瑛在嘉兴建合溪别业这一误说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初唐政治有两个明显特点,即崇文精神与宫廷政变.前者使文人从政的热情空前高涨,表现出狂傲浮躁的心性;后者导致了文人阿附权贵的人格缺憾.就诗歌演变看,崇文精神及文人对仕途政治的关注,从形式技巧与内容题材两方面促进了诗歌的发展,为声律风骨皆备的盛唐诗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要想突出办学特色 ,实现跨越式发展 ,其关键在于制度创新。而创建现代高职制度平台 ,实现办学机制由学校本位转为市场本位、人事制度由身份制转为岗位制、管理体制由过程管理转为目标管理、教学体系由学历教育转为技术教育“四大”转型 ,是增强高职竞争制胜的综合实力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存世宋代官私书目的小说类作了深入的梳理和分析,并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的小说类进行了合理的比较,切实地探讨了宋代小说观念的发展概况。《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将志怪传奇之书归于小说类,确立了后世书目小说类的基本架构。《郡斋读书志》和《直斋书录解题》等书目,反映了南宋书目家进一步清小说类畛域的努力,它们所体现的小说观念,较之《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又显示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从《崇文总目》到《直斋书录解题》,尽管还存在一些不一致的现象,但已经在主导倾向上形成了关于小说类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以文柔著称的吴地文化其核心是和合,而和合文化成为吴地文化的核心则是经历了千年演变,容汇百川,和合多元而最终合成的。众多水系汇集而成的太湖之自然环境,养成了太湖古吴文化容纳众流的开放胸襟;始于泰伯肩荷着多元文化的历代移民顺流而来,在带来原居地文化的同时,亦明敏地接纳吴地文化,在双方的多次文化互动中,吴文化最终从"被发文身"、"轻锐难安"的"尚武"转向"文字之胜,甲于天下"之"崇文"。这一弃武转文、由刚转柔的历史进程在宋王朝"右文轻武"之国家意识的推行下得以进一步发展。滨海之交通使道、佛宗教在吴地民众中有着源远流长的信仰,"因缘和合"、"阴阳和合"的思想挟宗教之力深入民间。自然环境、多元移民、国家意识、宗教润泽,正是这些因素的因缘和合、多元辐辏促成了吴文化的千年演进,和合而成崇文、柔慧之特性。  相似文献   

13.
<正> 薛亹、明人,字宗文(一作崇文),号清野(一作清墅)。其先祖为光州固始人,唐垂拱间参与出兵闽漳之军事行动,遂留下宗支于赤岭,后迁至漳南之四都渐山。  相似文献   

14.
从目录学名著看宋代目录学的成就--宋代目录学研究之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尊为"至善"的官修提要目录<崇文总目>、现存最早的私家提要目录<郡斋读书志>、第一部著录版本的目录<遂初堂书目>、"考证之所必资"的私家目录<直斋书录解题>为考察对象,总结其图书分类、著录内容、著录方式的特点,突显其目录学贡献,推演其作为目录学名著成为后世"撰述之式"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斥资建立了民间资本研究会所——崇文坛。该会所坐落在瓯江路海港大厦14层,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崇尚文化、崇尚艺术、崇尚生活,崇文坛共设有12间包厢  相似文献   

16.
宋代实行"右文"政策,极为重视政府藏书建设,著名的崇文院、秘书省就是政府藏书楼。三馆、秘阁及秘书省总称崇文院或馆阁,馆阁藏书在借阅流通、图书编修、提供咨询三个方面发挥了其基本职能。  相似文献   

17.
《老友》2002,(4)
王崇文同志简介王崇文,男,1954年毕业于解放军第六军医大学医疗系。现任江西医学院一附院消化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国家新药评审及国家自然基金题评审,中国消化学会常委、中国消化内镜学会委员、江西医学会与江西抗癌协会  相似文献   

18.
通过观察 1978年以来嘉兴市域城乡发展历程,从等级规模结构、空间职能和城乡空间差异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市域城乡空间组织模式的动力机制,并提出优化该模式的具体途径,以期推进嘉兴市域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彰显嘉兴城市的特色魅力,必须提炼嘉兴主题文化。基于嘉兴城市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嘉兴城市的独特元素,根据城市主题文化提炼的5个原则,嘉兴城市主题文化可以提炼为"棹歌会府,粽子都会",并可从三个方面来构建:一是"以‘棹歌升处,粽香天下’进行城市宣传,推介嘉兴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形象";二是"以‘棹歌’、‘粽子’进行文化创意,打造嘉兴文化创意产业的新起点";三是"以‘棹歌’、‘粽子’进行视觉形象塑造,构筑嘉兴城市生活的新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苏州自古即为"人文渊薮",状元之乡,有博学、崇礼之传统。博学、崇文、尚礼、好学为苏州数千年之文化传统。学府小学地处苏州横塘石湖之畔,周边与苏州科技大学、苏州经贸学院等高等学府比邻而居。基于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学府小学"由此而展开"博学、尚礼"的德育校本探究,从我校自身的优势出发创建德育特色,着力于培养懂礼仪、会学习、身体好、敢竞争、能合作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