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刑法中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自设立之初就存在着争议.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打击刑事犯罪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社会民主法治的发展,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已与刑法理念相悖,不利于打击腐败犯罪,有必要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加以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年来虐待儿童恶性案件频发的现实,有众多学者呼吁刑法层面增设“虐待儿童罪”。笔者结合2012年浙江温岭女教师虐童案,对刑法上虐待儿童行为可能适用的罪名:虐待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进行法理探讨,提出了基于现有刑法框架下的儿童人身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3.
最新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使醉驾入罪,同时,关于使醉驾入罪是否合理的讨论也开始了。笔者将于本文中对主要的代表观点加以介绍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一、寻衅滋事罪的概念寻衅滋事罪(刑法第293条),是指无事生非,肆意挑衅和骚扰,破坏社会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法定刑: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一)犯罪客体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法理论中犯罪构成的出罪功能一直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基于此原因,也引起了对我国通说犯罪构成的完善说和重构说之争。本文从我国犯罪构成的形式意义及实质意义的区分出发,试图说明犯罪构成的出罪功能。  相似文献   

6.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刑法修正案(七)》新增加的内容,该罪的设立有利于对腐败行为的打击,但是由于法律规定用语的模糊性,导致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对该罪的理解出现了分歧。本文就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范围做一个探讨,以便更好地发挥利用影响力受贿入罪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挪用公款罪是我国刑法中贪污贿赂罪中的一个罪名,深入研究该罪名的构成、认定有利于在司法实践中准确的把握该种犯罪行为的特点,有力的打击此种犯罪行为并准确的定罪量刑。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是挪用公款罪客观要件的一个组成要素。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其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笔者将某院受理的危险驾驶案件进行梳理,拟针对危险驾驶行为入罪以来的适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完善危险驾驶罪相关立法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络在快速化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侵害著作权的行为也日趋泛滥,尤其是未经他人许可就将他人的文学作品发布到网络平台的网络盗文现象十分严重。网络盗文行为是否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网络盗文是否符合刑法规定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学作品"?网络盗文是否符合刑法规定的"以营利为目的"?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以期有利于司法操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中外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我国现行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入手,结合我国司法机关具体工作中遇到的不宜操作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进而完善立法,使刑法更适应国情,增强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日前, 潢川县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公开审理李某涉嫌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一案, 李某当庭对事实供认不讳并认罪悔罪, 法庭将择日对其宣判, 这是该县首例因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入刑的案件.  相似文献   

12.
我国1979年刑法和1997年再次修订的刑法对正当防卫的概念、成立条件、防卫过当以及其刑事责任做出了明文的规定。但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界围绕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问题依然存在着争论,这种争论直接影响着司法的实践。因而,在这种背景下,为了适应全社会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需要,为了使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重新研究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是有其必要性和正当性的。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社会治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我国刑法建立无限防卫权法律法规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尽管该法律制度已实施了很多年,有些公民对我国刑法规定的无限防卫权的理解仍有歧义和问题,司法实务中对无限防卫权的应用也不尽一致。为此,本文欲对我国刑法中无限防卫权制度进行探析和研究,以达到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适用这一法律。  相似文献   

14.
浅议虐待罪     
虐待罪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冻饿、禁闭、强迫过度劳动、限制人身自由、凌辱人格等方法,从肉体和精神上进行摧残和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针对当今社会中家庭虐待案件的发生,将虐待的各种手段、特征结合到真实案件中,进行深层剖析,准确把握虐待罪。对虐待罪的法律规范提出改善意见,使法律的公平与正义的精神得以切实体现。  相似文献   

15.
抢劫罪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抢劫罪,在刑法中是一个既重要又疑难的罪名。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抢劫罪的一些问题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是在对危险驾驶罪的产生和发展的论述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而后,基于对于危险驾驶罪的完善建议的思考,希望会对本罪名的完善和丰富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罪的概念及其构成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罪,是指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利用手中权利为个人谋取私利,致使渎职犯罪案件屡屡发生,他们见利忘义滥用职权,不履行职责,致使国家利益蒙受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对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分析比较和思考,来预防这类犯罪,强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积极同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关于绑架罪的刑法条文,破坏了刑法条文的内部统一,忽视了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大小区分,打消了行为人完成绑架行为尚未实现非法目的时放开被绑架人的积极性,模糊了罪责刑相适用原则,基于此笔者对绑架罪立法完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热议是否要将网络暴力入罪的背景下,本文尝试从犯罪心理方面的知和意出发,分析网络暴力主观入罪的可行性。网络暴力主体在知是去生物性的、片面的、自我复制的,而且在逆数字化的过程往往存在障碍;网络主体在意上因为网络的作用存在着极化的现象。这些是我们考虑网络暴力是否入罪时应该考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