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纳税人权利与义务对称的绝对性是指在一国税款的宏观总量的决定和纳税者全体与国家(政府)之间权力(利)配置问题中必须坚持的原则要求,而纳税人权利与义务对称的相对性是指在一国税款总量在不同的纳税者个体之间分配中应该坚持的原则要求,二者的着眼点和适用范围各不相同,对此必须明确区分,正确把握,否则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求是学刊》2015,(6):85-91
相对其他已经实证化的土地权利而言,土地开发权并未实证化而仅处于理论研究的合理性论证阶段。基于这一状态,可将其归结为"新权利"范畴。在我国现行实证法上,承认土地开发权这项"新权利"为一项独立财产权利,并将其嵌入到我国现行地权结构体系和内容中,不仅是契合土地所有权之权能权利化理论的内在逻辑,更是拓展、深化和开放我国现行土地权利体系与内容,协调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土地管理权与土地财产权保障之冲突,走出土地管理失灵困境的实践需要。中国法语境下的土地开发权的引入,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增强我国现行土地法律制度的回应力、提升其适应性品格的内在诉求。  相似文献   

3.
行政执法中高科技手段运用,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但如果有关法律制度不完备、技术存在缺陷以及行政相对方和行政执法人员条件不完备等,将会引发行政权力与相对方合法权利冲突,包括与相对方实体权利冲突和程序权利冲突。加强相对方权利保护措施应考虑采取完善技术、依法行政、完善立法等措施。在立法上应采取完善程序权利、不增加相对方费用、与行政利益分离、多渠道通知、及时反馈、强制措施法定、事前预防、及时救济等原则。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5,(12):92-94
编辑作品凝聚了编辑者的创造性劳动,所产生的著作权受法律保护。但由于各主体间存在较复杂的法律关系,所以,须厘清它们之间的权利关系,懂得该权利存在的相对性,这样,编辑作品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诺齐克与罗尔斯之争的关键是权利与公平的角逐.罗尔斯坚持作为公平的正义,认为正义即平等,分配正义是扩张政府权力勾销社会差别,实现普遍原则.诺齐克强调正义理论的个人权利基础,坚持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分配正义是持有正义.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考察诺齐克与罗尔斯关于正义的角逐,正确理解分配正义理论,解决分配领域的矛盾具有重大的理 论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社会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权利和公平并非绝对和唯一的正义原则,尊重权利,坚持公平是影响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在最大限度尊重以劳动和其他合法形式为取向的收入公正的同时,也必须强调政府的服务和补偿功能,这是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分配原则的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权利体系的构建,是按照特定原则和逻辑关系将多项权利组织成相互联系的整体.知识产权体系化就是基于知识产权产生的历史、知识产权的功能等因素首先确定知识产权的权利范围,然后揭示各权利的内在关联,再把各权利搭建成具有自洽性的整体.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权利客体不断扩展,权利种类逐步增加,权利之间的关系也更趋复杂.法定的知识产权体系为应然的知识产权体系研究提供了素材,应然的知识产权体系则为法定的知识产权体系完善提供了学理依据.重构知识产权体系需要在对知识产权权利客体的同质属性的合理界定的基础上,从纵向权利分层和横向权利分类两方面将传统知识产权与新型知识产权纳入到统一的权利体系架构之中.  相似文献   

7.
在法治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应通过法律尊重和保障人的正当权利。现代意义的权利理念是从西方起步的,但权利公理作为本土法律文化的一部分,其论证路径必定依循本国法治发展的内在逻辑。就当下中国而言,需要处理好民本的固守与正当性权利概念的引进、"国家悖论"与地方性权利的参与、回归政治国家与权利的程序法则三个基本关系。中国的权利公理在前现代社会是以福利为基点的,而在现代社会则是以权利为基点的。权利本位导向的"积极福利"理论应是法治发展的基石。权利公理的证成及"积极福利"理论的兴起,都要求在实现以人为本的法治建设中关注权利的程序性规范问题。在司法过程中,司法公正的特殊品质决定了程序公正优先,它是走出"丛林正义"、迈向法治社会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力图从虚假绝对性的哲学出发来阐释知识和价值的本质。知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相互关系问题总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知识本身是相对的,另一方面,认识(思维),思想的传达(语言)又要求绝对性。没有同义性、不变性和规定性,也就没有绝对性,就不可能有知识。人总是在有意或无意地创造着绝对性,他忽视现实的相对方面,只依赖它的绝对方面。人所创造的这种绝对性是一种虚假的绝  相似文献   

9.
强化公民意识:促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普遍具有公民意识是政治文明的要求,是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条件.公民的权利意识是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强大动力;公民的义务意识是提高有序政治参与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吴越  卫炜 《社科纵横》2008,23(4):126-127
Leech的礼貌原则和Levinson的礼貌策略是西方礼貌理论较有影响的理论框架,但其忽略或低估了礼貌的相对性同题.本文拟从文化层面上探讨礼貌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11.
公正与效率作为行政立法价值目标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对二者关系的不同理解决定着行政立法的发展方向.传统观念往往将二者绝对对立,其实质是将权力与权利相对立.实现行政立法的价值取向的核心应当是更有效率地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对行政立法进行科学引导:既对其进行严格的限制以保持其公正性,又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在处理公共事务方面的效率.我国当前的行政立法仍呈现出"重权力、轻权利、低效率"的特征.应当在并重公正与效率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备的制度规范体系,创制旨在提高行政立法公开度以及透明度的程序法,同时对其内容展开严格的合法性审查,提高其在调整社会公共事务方面应有的效率,切实有效地实现与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是世界性的重大问题。通过立法并依据法律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目前已被二十多个国家所重视。日本,便是其中之一。一、制定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概括起来主要有五项:一是购买安全商品的权利;二是获取关于商品方面必要的准确的情报的权利;三是以公正交易的条件选择商品的权利;四是要求改善商品和被害救济的权利;五是接受消费者教育的权利。这是南非大学教授哈特先生一  相似文献   

13.
在刑事诉讼中,由于对被告人权利的日益关注,被害人权利反而相对成了一个“弱势”问题.人们长期认为,一旦国家追诉成功,被害人的权利就自然会得以实现;但现实情况却是:在公权力的强势笼罩下,被害人的诉权形态是不完全的,这种不完全性决定了国家永远无法完全代替被害人实现利益,有时被害人的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甚至呈现对抗态势.以一种新的国家责任视野审视被害人权利的实现,进而实现被害人权利与国家利益的动态平衡,是我们在理论推进中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权利观站在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立场,深刻揭露了权利既是人的本性的需要,又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权利观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抽象的,超自然的权利观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通过对权利平等的内在辩证逻辑即:权利原则的平等——权利内容的不平等——全人类权利的平等的深入分析与考察,对我们全面,科学地把握我国转型时期分配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权利冲突不可避免,化解权利冲突最理想的办法就是进行权利限制.权利限制是法律为权利冲突预设的纠偏机制,不能无限扩张,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遵守一定的原则.特殊情形的财产交易中,为了让那些具有公共利益性质或者更需法律特殊保护的权利得以优先实现,法律以优先购买权的方式限制了出卖人和其他竞买人的权利行使,但是这种限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是只能赋予特殊群体;二是只能在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行使;三是不得损害其他当事人的利益.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房屋承租人的弱势群体状况发生变化,并且该制度还存在着法律漏洞太多,法律效果并不明显等问题,已经没有继续保留的价值,应当予以废除.  相似文献   

16.
王群 《学术交流》2008,(3):49-51
循环经济是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的短缺、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的矛盾日益尖锐的形势下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循环经济立法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型立法模式,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为基本法,同时在实践和技术水平相对成熟的领域制定专项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人权保障已经成为当下刑事司法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但是,作为刑事犯罪的受害者,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及相关诉讼权利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缺乏被害人保护的权利保障的现状,无论是从人权保障的外在需要,抑或是基于程序正义的内在需求,都是残缺不全的.因为无论是从实体层面的定罪量刑,还是程序层面的控辩结构,被害人因素都是必须考量的.并且,从法治建设与社会和谐的诉求出发,如果在权利保障的内涵中.缺失了对被害人的关注,所谓和谐的诉求也必然是缘木求鱼.同时,基于程序正义的理念分析,一个缺乏被害人广泛参与的程序,其裁判结果必然与被害人的正义诉求有一定的隔膜,从而导致被害人缺乏对程序正义的认同.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不仅是一个程序上展开的话题,更具有坚实的法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私营企业概念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妍 《学术交流》2001,(1):50-52
在我国,私营企业是相对于全民企业和集体企业而言的,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另类,它在法律地位和权利内容等方面与全民企业和集体企业有所不同,这种观念和做法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地位应当平等,以所有制为标准来划分企业的做法应当摒弃.在某些方面,应淡化所有制,强化所有权.  相似文献   

19.
满足农村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乡村振兴内在的福祉诉求,政府如何在有限的公共服务财政预算下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乡村振兴中需要突破的福利困境.本文基于江苏农村的区域比较,以福利态度为测量工具,经研究发现:关于美好生活需要的福利态度受制度、文化与利益等因素影响,在个体与政府、理想与现实、权利与责任间存在态度裂隙;在福利可及性上,权利亏损与责任过载的认同较为普遍,在税收问题上存在自利倾向,而在照顾责任上,家庭本位仍很明显,但权利诉求已经超越.因此,需要重视制度、文化与利益等因素的影响,重组福利体制,培育公民文化,正确引导美好生活需要,合理调整政府责任的边界.  相似文献   

20.
婚姻是一种对性的管理制度.性权利是婚姻权利的上位概念,婚姻自由是性自由在婚姻制度下的要求与状态.长期以来,性自由的"污名效应"使权利的诉求不得伸展,同时也导致了对婚姻自由的片面理解.性自由权理论包含了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统一,而婚姻自由中二者的对立成为性自由权与婚姻自由的主要冲突."婚姻自由"通常仅在消极自由的意义上被使用,与之相应的"婚姻不自由"揭示出积极自由缺位时消极自由所处的尴尬境地.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融合是后现代法学发展的趋势,性自由权与婚姻自由的调和主要通过降低婚姻的进退成本和增加婚姻的输送机制与替代机制两条途径来完成.出于对中国国情的考虑,放宽离婚的条件与立法规制非婚同居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