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洲金融危机中对韩国的援助是IMF引以为荣的成功案例。本文希望从既往研究关注不够的国内政治、国际关系两个方面(包括双方的互动),对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中IMF对韩国援助的个案做一分析。美韩之间的同盟关系是韩国与IMF进行博弈的关键因素。而韩国政府将以自由化、市场化为导向的IMF改革方案与韩国的国情、政情、民情较好地结合起来,在危机中以较低的转型成本换来很好效果,这既与当时韩国良好的国内政治秩序以及金大中政府的执政能力有关,也得益于韩国特殊的地缘政治位置和韩美同盟关系。  相似文献   

2.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韩国成为IMF的新自由主义模板,经济结构发生颠覆性变革。但变革并没有使韩国在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上更上一层楼,具有新自由主义特点的经济政策加剧了韩国经济结构的脆弱失衡,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发达国家大力宣扬的新自由主义在韩国暴露了其巨大缺陷。与此同时在韩国国内,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调控力量也逐步加强。韩国的经验教训对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发展型国家理论是解释东亚地区迅速崛起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尝试。20世纪60-70年代的韩国是最为典型的发展型国家之一。作为以威权政体为基础的发展型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与随之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加大了对威权政体的种种压力,而政治决策者错误的战略选择,致使韩国发展型国家面临空前的发展危机。  相似文献   

4.
世界金融一体化背景下IMF面临诸多挑战,集中表现为外汇管制的回归与汇率波动的无序化挑战其故有宗旨和目标;全球美元化趋势挑战其所主导的信用本位体系的稳定与公平;频繁的投机活动挑战其监管与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金融一体化所要求的合作机制挑战其决策的垄断性。这要求IMF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包括提高IMF分额,增强对危机国资金援助的能力;强化IMF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功能;改革IMF的决策机制,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决策力量;加强与其他经济组织的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韩国国家首脑机关以及汉城、釜山、东大邱、济州等城市的访问,对韩国社会经济面貌留下了在国内所不能想象的深刻印象: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国家名片的跨国巨型企业、便利迅捷的立体交通、正抢占新的经济制高点的文化产业。分析韩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认为文化因素是推动韩国发展的首要因素;危机意识与民族精神是推动韩国发展的内在动力;重视人才与科学技术是韩国发展的根本原因。结合我国的国情,可从中得出如下几点启示:首先,我们需要切实增强危机意识,重振民族精神。其二,要大力发展教育,加速提高人口素质。其三,要加强对韩国的研究,正视与韩国的差距,虚心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6.
总裁在IMF的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IMF总裁选任规则的缺陷与不足却未得到恰当的纠正和补足,IMF之职能与目标的实现亦因此而受到阻碍。IMF、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以及非政府组织对改革IMF总裁选举规则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完善,以打破"任人唯亲"的"欧洲传统",建立"任人唯贤"的IMF总裁选拔机制,提升发展中国家国民参与IMF管理工作的广度与深度,真正实现成员方共治IMF。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也在逐渐了解中国。正是在这样的国际文化背景下,中国和韩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很多韩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也有不少中国教师去韩国进行中国语教学。由于很多中国教师并不精通韩语,所以到韩国讲授中国语时会和韩国老师一起上课,这就形成了中韩老师协同上课的一种新教学模式。有很多学者对韩国学生学习中国语时遇到的发音、词汇、语法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法。结合韩国高中的实际情况就这种模式的优缺点及对策进行探讨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韩国在过去五十年中从年人均GDP不足百美元的贫穷国家跨入高收入发达国家行列,经济结构在短短五十年内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在这一快速转变过程中,微观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宏观经济管理不断提出挑战.虽然遭受过严重的危机冲击,但韩国经济的发展事实表明韩国政府实施了成功的宏观经济管理:从最初将经济带入起飞阶段的出口导向的重化工业推进,到治理经济结构失调的结构调整,再到融入全球经济进行的自由化改革,宏观上的有效管理使韩国最终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发达国家的转型.本报告对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期所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及对外经济协调政策进行全面回顾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的政策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战后,韩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其发展成果举世瞩目。在介绍韩国战后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历程的基础上,对韩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动因及经验进行了分析。韩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些较好的经验,为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韩两国建交以来,韩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发展比较迅速,中国对韩国的直接投资却比较迟缓,这与当前中国快速发展的对外直接投资不相协调。而中韩间紧密的经贸往来,迫切需要投资与贸易的均衡发展,因此有必要分析促进中国对韩国直接投资的必要性、障碍性因素以及促进对策,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两国间的经贸发展、促进中韩FTA的建设,以实现东北亚经济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1.
1970年开始,韩国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村运动。新村运动的推进,迅速扭转了当时拉大的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发展了经济、改善了环境、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成功地促进了韩国农业的转型和农村的现代化。韩国新村运动的主要内容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修建桥梁、改善道路设施;二是建造新房,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三是实施农村改水、改电、改气工程,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四是推广高产水稻品种,促使农业增效;五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作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韩国新村运动3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同…  相似文献   

12.
在学龄前人口不断减少的背景下,韩国的学前教育规模却在不断扩大,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充分说明了韩国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而在不断完善的学前教育法律和制度保障下,以及随着其结构进一步优化,韩国的学前教育质量也在持续提升,社会对其满意度也大幅增加。从韩国的经验来看,以提升国民素质为出发点扩大学前教育规模,把更多学前教育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提供多样化的学前教育选择,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或可成为我国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赴韩朝鲜族劳工群体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跨国族群认同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发现, 赴韩国务工的朝鲜族的认同呈现国家认同在加强、民族认同在清晰、跨国族群文化认同在增强的特点.影响国家认同加强的主要因素是制度性适应的困难和中国的快速发展,影响民族认同的主要因素是业已形成的群体差异和社会适应的困难,影响跨国族群认同的主要因素是韩国文化辐射力的增强.研究表明,如何应对跨国族群文化认同将会成为跨国民族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股份有限公司法始于19世纪末,经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相当完备的法律制度。现在,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股份有限公司法的制定与研究,韩国和日本也不例外,都在其商法中专章规定了这一制度。韩国和日本都是属于大陆法系的国家,而且制定股  相似文献   

1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涉及制度和生产关系,这正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范围,需要从政治经济学上进行理论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发展与结构失衡双重特征,为此付出了资源、环境、安全和生命、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代价.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我国发展方式呈现出不可持续性.政府主导经济活动是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双重性特征的根源,规范政府行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规范政府行为需要对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范围进行科学定位,并使政府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日韩之间的船舶归属问题是二战后随着朝鲜半岛摆脱日本殖民统治恢复独立而产生的重要外交课题。二战后,韩国方面积极向日本提出船舶归还要求,这与其确立的优先振兴农、林、水产业的国家发展战略有密切关系。而在战后急于重建的日本政府则对韩国方面的船舶归还要求采取了消极拖延、等待风向转变的态度。美国等盟国由初期支持韩国,后转为扶持日本,态度十分暖昧。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凭借紧邻亚洲的地缘优势,积极发展同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在澳大利亚的外贸伙伴中,台湾和韩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澳大利亚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高科技产品以及大量的资金来换取台湾和韩国较廉价的制成品。其结果,台湾和韩国成为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前半期澳大利亚发展最快的外贸市场。在资金互流方面,80年代晚期前资金呈澳大利亚向台湾和韩国的单向流动。80年代末至90年代,资金互流已成为澳大利亚与台湾、韩国经贸关系中的一个新特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期间,澳大利亚在与台湾、韩国的贸易中保持着较高的外贸赢余。  相似文献   

18.
朝鲜战争后,韩国经济在美国援助下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美国援助对韩国经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对战后经济重建的贡献,在技术转让和技术培训方面的贡献,文化制度方面的贡献及为韩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安保环境。尽管美国对韩国的援助是出于谋求美国国内经济安定及遏制国际共产主义势力两种需要的考虑,但对韩国而言,美国的这种援助客观上对于韩国的战后经济复苏以及后来的经济振兴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即美国援助促进了韩国工业生产的快速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未能在当前经济危机中为各成员国提供有效援助,以助各国经济恢复,引致各国要求IMF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国际环境的呼声日益强烈。在2009年4月的G20金融峰会上明确提出了改革IMF的议题。现在IMF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对自身进行改革,其中包括灵活信贷额度与发行债券等举措。IMF通过对自身的改革来帮助各国抵御当前的危机,在世界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泰、印尼三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失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来西亚、泰国、印尼三国在20世纪70-9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其社会发展呈滞后状态,即人口素质的改善、社会福利的提高、消除贫困的成就均未能跟上其经济发展步伐,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三国政府未能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