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试图从分析个体经济的特性及其发展规律入手,就当前个体经济发展出现的情况谈点认识。 一、社会主义时期个体经济的特性 我们通常讲的个体经济,是指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经营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它行业的个体工商业户的总称,在我国现阶段,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现实要求。个体经济作为一种小私有经济,在社会主义时  相似文献   

2.
目前, 在农村出现了各种合作经济组织, 它是在市场经济建立和个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产物, 因此而方兴未艾的合作经营正在农村迅速发展, 它预示着农村个体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趋势———组织起来, 合作经营。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个体、私营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在个体与私营经济之间目前也呈现出勿容忽视的不协调现象,即私营经济无论在从业人员、产值规模上相对于个体经济所占份额都还过低,并且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前者与后者的差距越大,越不成比例.究其原因,有客观因素,如个体、私营经济起步时间有限,市场经济的发育水平比较低等.同时也有主观因素,这不仅表现在我党对私营经济的肯定相对于个体经济较晚,而且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至今对私营及个体经济的地位、作用等认识极为模糊,反映到政策操作上,或者存在着将私营与个体经济等而视之的现象,或者存在着重视认同个体经济、  相似文献   

4.
个体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是生产力有所发展但还没有充分发展的产物,它在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产生,也将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而消亡。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氏族公社逐步解体,于是游离出了一批个体经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个体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封建社  相似文献   

5.
个体经济是各个历史阶段主导经济的附属经济成份。它的性质,受主导经济性质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分析个体经济的性质,首先要看它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同怎样的主导经济联系着;其次,从它本身的量和质的规定性,看它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处于怎样的地位,起什么样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既不是解放前的那种依附于封建主义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的个体经济,也不同于三大改造之前的那种个体经济,而是依附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份。  相似文献   

6.
加强个体经济立法,是巩固和发展城乡个体经济的客观需要。但有些人却忽视甚至歪曲这种经济法制建设。因此,认真研究和解决个体经济的法律地位问题,对加快个体经济立法,运用经济法制保障和扶植个体经济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对于城乡个体经济的法律地位,五届  相似文献   

7.
浅谈个体经济中的若干税收管理问题丁志成,伍克胜在我国,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成份,它的发展,在方便群众生活,扩大就业门路,活跃商品流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作出了必要的贡献。然而,由于个体经济点多面广,经营分散,客观上造成对其管理...  相似文献   

8.
一、个体、私营经济的曲折历程 个体经济是一种以个人占有少量生产资料和产品,以自己劳动为基础,以一家一户为生产或经营单位的小商品经济。它是为交换而生产商品和经营商品买卖的商品经济。它从来都是从属于各个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只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补充和辅助作用。正因为这样,个体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建国初。国家在政策上对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调剂,使各种经济成份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体经济也随之发展起来。据1954年统计,全国个体手工业从业人员约2000万人,产值约93亿元。其于,全国小商小贩约280余万户,从业人员330余  相似文献   

9.
广东经济学会最近讨论了“如何对待发展中的个体经济”问题。意见主要有两种: 一、个体经济只能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补充性经济,应防止它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持上述观点的同志认为: (1)个体经济本质上是小私有经济,即使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着资本主义的自发倾向。因此它始终具有积极作用消极作用两个方面。对它引导得好,可以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而任其发展,则会成为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经济。 (2)个体经济仅能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不能作为主体,对个体经济的发展应有所限制。  相似文献   

10.
<正>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城镇个体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已为各方所瞩目。对此,人们议论纷纷,褒者有之,贬者有之。许多人要求立个法,以便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们认为,立法当然是重要的,也是当务之急,但更重要的是立论,就是在理论上要真正弄清楚:为什么必须恢复和发展个体经济?如何认识个体经济的性质?怎样发展个体经济?它的前途是什么?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是有了法,也难以很好地贯彻执行。这篇文章试图在这方面讲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11.
孟祥利 《理论界》2006,(10):198-199
2000年以后,我国的经济逐步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个体经济在整个经济领域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和发展经济的总战略,为个体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作者结合16年的个体税收征管工作实践,针对个体税收征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强化征管、堵塞漏洞、完善征管手段和措施,使个体经济在“十一五”计划中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者个体经济,是近几年变革农村生产关系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承包经济的深层次演变。由于社会主义传统理论的影响,一谈到个体经济就联想到资本主义,所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现代农村个体经济与社会主义传统理论的矛盾冲突还是很突出的。怎样找出症结,解开这个矛盾,为大力发展农村劳动者个体经济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这是当前比较迫切的问题。本文想从四个方面谈些看法,不足之处,欢迎指教。 一、从农村劳动者个体经济收入的分析中看现代经济个体的合理性 目前,我国农村现代个体经济,不仅自身发生了强烈膨胀,原集体承包经济也逐渐被演化成个体经济形式。其收入链条显著延长。根据劳动者个体经济特点分析,其收入主要包括八个方面:一是被劳动者个体化了的联产承包收入;二是狭义的庭院经济收入;三  相似文献   

13.
一、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个体经济的存在和适当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作为一种所有制的形式,作为一种附属性的经济,它的存在和适当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它所能够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全部发挥出来,而新的更高的已居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公有制,虽然其物质条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但还没有达到足以取代个体经济的程度。因此,我国现阶段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由于对个体经济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对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是一些理论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使个体经营者一遇到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忧虑重重,担心党的发展个体经济的方针政策会变。本文通过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力求从理论上对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给予透彻的说明,针对甘肃的实际,对甘肃个体经济如何健康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思路与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国的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在流通领域中从事小本生意如修理、服务、收购废旧物资等的个体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大量增加。这部分人一般都从事着比较简单的劳动,但他们却得到了比较高的收入,他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大力扶持个体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81年底,个体经济中的商业、饮食业和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全国已达到177.9万人,比1978年增长5.8倍,占全国同类行业就业总人数的15.8%。这些恢复和发展了的个体经济,在国家法律保护下,精心经营,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缓和了就业困难,为国家提供了积累,促进了国营和集体经济改善经营,充分显示了它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然而,在一些地方,屡屡发生损害个体经济合  相似文献   

17.
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时期,许多地方把社员的自留地、家庭副业和城镇个体经济都当成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了,给城镇乡村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打倒“四人帮”以后,随着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城镇个体经济恢复起来了。但对于这件事,也还存在着不同的议论。如有的同志说:“自留地、家庭副业和城镇个体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尾巴”也有的说:“恢复自留地、家庭副业和城镇个体经济是权宜之计,生产恢复以后,还是要没收的”,个别人甚至认为:“恢复这些东西是搞资本主义”。由于有些地区有些干部思想上存在着这些模糊认识,那里的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城镇个体经济至今仍然搞不起来。究竟应当怎样正确认识个体经济呢?我认为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要搞清我国现阶段这种个体经济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要讲清怎样一种所有制,就要掌握被称为这种所有制的全部关系的总和。离开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抽象的所有制是不存在的。而且分析个体经济性质,不能光是从所有制上看,还要从它周围所处的经济条件看,从它对公有制经济所起的作用看。下面我们就从这样一种个体经济的各个方面来研究它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部署,提出了为保证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必须注意解决的几个重要原则问题。十二大报告在谈到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这一重要原则时指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巩固和发展国营经济,是保障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并且保障个体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决定性条件。”这一段话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对于摆正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三者之间的位置,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保证多种经济形式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谈几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9.
民营经济主体违法犯罪初探李锡海民营经济是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总称。民营经济主体,就是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承担者,即个体经营者和私营企业主。目前,这个社会阶层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认真探讨其违法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个体私...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个体经济在扬中县异军突起,成为现阶段经济结构中的一支新军,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一些同志的担忧和思考。现就扬中县油坊镇个体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一些初步剖析,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一、个体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党的十三大报告在肯定私营经济、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地位的同时,明确指出:“在不同的经济领域,不同的地区,各种所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应当允许有所不同。”扬中县是我省典型的“岛式经济”,它地处扬子江中,人多田少、资源短缺,农村闲散劳动力在岛内就业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