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人物,他经历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乃至北洋军阀当政,他一生多变,康有为很早就以"流质易变"相责,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曾多次总结自己的变化,<三十自述>即记载了青少年治贴括、治训诂词章、拜师康有为、读东书等四次变化.有人说梁启超是个感情丰富的人,对变化极为敏感,虽是细小的变化,在他亦常觉其巨.实际上综其一生,梁启超的人生旅途虽小变不断,其重大变化则只有三次,即光绪十六年秋(1890)拜师康有为、光绪二十九年(1903)正月游历美洲,与1919年游历欧洲①.在梁启超这多变的一生中,他用力最多不是王船山的著作,但对王船山著作的研究可以说是贯穿他的一生,从他对王船山的研究来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是戊戌变法的前后,二是在日本侨居时期,三是归国后尤其是脱离政治从事教育时期.当然,处于不同的时代的梁启超对王船山思想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5.
6.
(一) 《明史·袁祟焕传》载:“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袁崇焕传》的《校勘记》注云: “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东莞,《怀宗实录》卷三崇祯三年八月癸亥条、《国榷》卷九一页五五四四、《明进士题名碑录》万历已末科都作‘藤县’。疑作‘藤县’是。”据广西《平南县志》载,袁崇焕为平南人。由上,袁崇焕籍贯的说法有三:其一为广东东莞县,其二为广西藤县,其三为广西平南县。袁崇焕在明季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崇祯三年(1630),袁崇焕因后金反间、阉党诬陷、崇祯昏庸,含冤被磔死。在北京广渠门内广东旧义园有袁 相似文献
7.
剧烈而持久的党争是晚明政局的突出特点。党争造成官员集团的分裂和内讧,辽东边臣也被卷入党争之中,其军事行动和个人命运深受党争影响。政治立场取代军事才能成为明朝选拔辽东边臣、评判将帅功罪的主要标准。天启前期袁崇焕守辽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东林党的支持。袁崇焕自视为清流官员,长期坚持同阉党作斗争,天启末年为顾全辽东抗金大局和躲避政治灾祸,又一度转而与阉党合作。明清战争是影响朝廷党争的重要政治因素。袁崇焕的个人命运是朝廷党争和明清战争相互作用关系的最好注脚。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是中国百多年来从近代化运动的全新视角,系统总结清朝自身改革历史进程的第一人。他通过探析清朝统治二百年间如何丧失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五次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分析19世纪中叶以来清朝各级各类官僚的整体素质、普遍心态以及社会风气、政治氛围,深入地探究了中国近代化运动屡遭挫败的根由。社会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各方面的改革相配合,而当时改革之中最关键的环节刚在于政治体制的变革。从而得出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相近的结论:摧毁封建专制的“千岁老屋”,“别构新厦,别出新制”。这种崭新的研究取向,对于帮助20世纪之初的国人迅速转向革命,具有重要启蒙意义,也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元青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44-51
以往研究对梁启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评价过低。其实五四时期的梁启超并不保守,他坚决支持文学革命并身体力行,是陈独秀、胡适在白话文运动中的同道;他一如既往地坚持资产阶级宪政理想,维护民主政体,同时不再仅仅把民主作为政体变革的目标,而是将其作为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新的伦理精神和人们应享有的自由权利的价值理想,他服膺科学精神,反对科学万能,主张科学与人文相协调,体现了对待科学的理性态度;他为引进新知识、传播新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所做的工作在五四新知识界中无一人能望其项背。梁启超的言行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内容完全合拍,他理应被视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支持者、五四新文化阵营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0.
11.
12.
<正> 设置议院,是清末资产阶级立宪派梦寐以求的目标;而资政院,只是清廷在“预备立宪”中所成立的“预备”议院.该院从1907年宣布设立到1911年自然解体,始终未能真正起到议会的作用,但作为立宪派精神领袖的梁启超,为了推动宪政运动的需要,一直对她倾注了极大的热忱.由于梁启超当时流亡在日本,其对资政院的影响,主要通过《政论》、《国风报》、《时报》等立宪派所办报刊,通过政闻社等立宪团体、徐佛苏等国内立宪派骨干去体现.考察此间梁启超的活动种种,可从一个侧面反映立宪派对资政院乃至对整个“预备立宪”的态度,有助于深入了解清末政局的演化. 相似文献
13.
14.
<正>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明朝边防大将、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袁崇焕被磔于市。此前,兵科给事钱家修等上书喊冤,“关外将吏士民日诣督辅孙承宗号哭代雪”(余大成《剖肝录》,见《袁督师事迹》);袁崇焕部下“念崇焕就执,将士惊惶,彻夜号啼莫知所处。”(程本直《矶声纪》)但袁崇焕终被处死。当时满州(女真)贵族集团势力日益强大,明王朝面临着严重威胁,为什么边防大将袁崇焕反被崇祯帝杀掉了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须从他的生平活动及其在明廷中的地位谈起。一、袁崇焕事略及其为天、崇两朝的重用袁崇焕(1584——1630年)广东东莞人,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他出生之际正是“北虏南倭”为患最烈之时,明末的腐朽政治和民族危难促使袁崇焕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思想。他除了读书以求仕进外,还留意兵法,“为人慷慨负胆略,好谈兵,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隘塞清形,以边才自许。”(《明史·袁崇焕传》,以下凡引本传者均不再注。)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董德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
一、近代墨学复兴中的两座巨峰先秦时代,儒墨并尊,同为“显学”。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儒学长盛不哀,一花独放,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而墨学则被视为异端邪说,尘霾千古,几乎在研究者的视野中消失。迄至近代,墨学始受人重视,呈露出复活的气象,不仅研究《墨子》、阐明墨学的著作大量涌现,且评价也日趋公允。乾嘉时期的孙星行、毕流、江中,晚清的俞樾、王运、邹伯奇、孙让、梁启超、章太炎,以及民国初年的章士钊、胡适等,堪称墨学研究的中坚。其中,汪、孙请人为近代合学的复兴作了必要的奠基,而栗、章、胡等人则开启了以近代科…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与孙中山都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活动与斗争实践都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某些特点。比较一下他们的历史观,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他们政治思想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认识中国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孙中山稍长于梁启超,而在历史舞台上,梁启超却捷足先登,历史观的形成也是梁先孙后。他们在阐述社会历史发展、特别是如何解决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危机时,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围绕“民”来陈述自己的历史观和政治主张。“民”是他们的历史观的出发点和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