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际沟通是一门学问。年轻干部来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后,首先要学会与人沟通,不仅要与同事沟通,更要与领导沟通。年轻干部能否与领导进行有效沟通并形成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对自己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坦诚相待,主动沟通。与人坦诚相待,反映了一个人的优良品格。年轻干部在工作中要赢得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领导感受到你的坦诚。工作中的事情不要对领导保密或隐瞒,要以开放而坦率的态度与领导交往,这样领导才会觉得你可以信赖,才能以一种真诚的态度与你相处。因此,年轻干部来到一个单位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与人坦诚…  相似文献   

2.
正很多人一遇到领导就心跳加速,越是紧张,越是出错,领导对自己的看法也越差,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1.你不好意思提,领导一定会不好意思给。如果你有什么要求不好意思提出来,领导即使看出来你有这个要求,也不会主动满足你。所以,不要在那儿傻傻等待,一定要主动一些,再主动一些。2.领导对下属的态度区别不会很大,如果你看  相似文献   

3.
把握每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争取更高的职务。不要逃避责任,要主动承担责任。当别人举棋不定时,你要果断地作出决策。你认为自己就是这样了,很久都没有再升迂,你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从领导的观点来看一看。  相似文献   

4.
正1.采取主动。提出问题,设法向公司高层宣传自己的理念。假如是由你跨出这样的第一步,你就应该主动考虑自己可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来缩短与上司之间的距离。2.对自己的沟通风格有自信。沟通良好就会使多数人拥护你或你所属团队的立场。一定要以老板所  相似文献   

5.
<正>1.不要因为升职而变得骄横和傲慢。如果你从一群人中脱颖而出,经常会有一些人不服气,此时如果你又高调地展示自己的新地位,那么只能加深这些人的不服和不忿,这会让你后面工作的开展变得很困难。2.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谦卑和感激。虚心向老领导和老同事请教如何才能做好新工作,请求他们继续帮助和支持你。3.花时间与老同事、老领导和自己的下属沟通和联络感情,而不是一味地埋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管理的关键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6.
下属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得罪领导。下属一旦发觉自己得罪了领导,切不可置若罔闻,满不在乎,依旧我行我素,而要引起重视,认真对待,冷静分析,找出原因,主动与领导进行沟通,尽快消除领导对自己的误解和成见。冷静分析,找出原因。一般来说,下属得罪领导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沟通不够。由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所处的地位不同,以及阅历、性格、爱好、习惯不同,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方式也各不相同。在许多情况下,下属与领导对同一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领导和下属的这些不…  相似文献   

7.
正职领导大多希望副职能够为自己分担工作任务、分散工作压力、分解工作难题,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希望副职敢于负责,能够独当一面;希望副职踏实肯干,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些愿望能否实现,固然有赖于副职的素质和努力,也与正职领导对副职的态度和工作艺术密切相关。为此,正职领导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尊重副职,主动协商。正职领导如果能够尊重副职,主动与副职协商工作,不仅可以使副职获得被尊重的心理满足,而且可以向副职传达一种角色期待——正职期望副职帮忙分忧解难,从而促使副职注意站在全局高度、围绕正职领导关注的问题思考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有的人认为大领导直接找自己做事,是不是对直接领导不满意,所以把自己视作心腹直接指挥,这不正好是取而代之的好机会?千万不要迈进这样的雷区,有时大领导这样做就是无意的,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而万一被直接领导发现你越级汇报,分分钟可以各种理由把你架空挂起,甚至让你彻底出局。  相似文献   

9.
下级向上级领导口头汇报工作,是常见的工作方式。出色的口头汇报不但可以让领导在短时间内掌握下级工作的概况、进度、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及其意见建议,而且还可以通过汇报展现自己的基本素质和口才,给领导留下难忘印象,为自己创造发展机遇。要做好口头汇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要找准汇报的着眼点。向上级领导汇报只有找准了着眼点,才可能有正确的心态和出色的表现。我们说汇报是接触领导、表现自己的机会,但要想把握好这种机会,就要把汇报的重心放在让领导了解工作内容、为其提供大量信息上,以坦然态度面对领导。这样在汇报时才不会过…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做出一番不俗的成就,就必须学会主动工作,自己找活干,将公司当成"家",将公司的利益视为自己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一个"发工资"的地方。很多时候,要想赢得老板的赏识和重视,并非他要你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而是你能自己主动地去做出成绩。拥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是我们实现事业目标的重要基础。如果你不主动向前走,没有人会推着你走——更多的人只会想方设法拽你的后腿,希望你停滞不前或步履缓慢,始终走在他们后面。  相似文献   

11.
正1.执行力高效的员工。领导安排的任务能认真、高效地完成,不埋怨、不抱怨,想办法解决一切困难。2.思维活跃的员工。领导喜欢有想法、能为公司带来灵感的员工。你按照你的想法努力去做了,即使没能实现最终目标,领导也不会责怪你,毕竟这是你主动努力的结果。3.常怀感恩之心的员工。你的工作机会、你在公司所承担的工作、你的想法得以实现都是领导支持和帮助的结果。不管什么时候,对领导都应该感恩,要  相似文献   

12.
<正>暂且抛开你的政治立场,也先不管你觉得小布什在总统任期工作干得怎么样,想想他如何向美国民众沟通自己的信息,可以带给我们有关领导力的重要一课。  相似文献   

13.
如何化解下属对自己的不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领导,难免遇到下属对自己不满的情况。这虽然很正常,但是领导者要善于对下属做工作,与之多沟通意见,多交流思想,巧于化解下属对自己的不满。切不可对此熟视无睹、置之不顾,更不能以同样的态度反过来去对待下属,这样既不能体现领导的风度、品格,又不能体现领导应有的水平,更  相似文献   

14.
万青 《领导文萃》2006,(2):86-86
■你成功的程度取决于你的态度。■当你放弃的时候,失败才成为事实。■每个人都会被击倒,问题是:你有没有退缩?■成功的人做失败的人不敢做的事。■当你不再试图改变他人而开始改变自己时,你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好。■当我们为我们的想法、决定和行为负责时,事情会变得更好。■当你期待成功,你的头脑就会锁定成功。■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你所必须做的就是抓住它。■如果你不知道想去哪儿,你怎么会知道什么时候能到?■如果你不敢出发,你就没有机会到达。不出发,就没机会到达@万青  相似文献   

15.
问题104:领导班子成员间的冲突,不仅会使班子成员体验到一种过分紧张的情绪,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组织活动和工作秩序。你若作为“一把手”,该怎样进行沟通化解冲突呢?请作答。参考答案:①主动进行沟通是化解冲突、搞好班子团结的基本手段。因为沟通,不仅能使领导者加深与成员间的感情,进而建立友谊,成为知己,而且能够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做到“以己之身,及己之人”,最终达成各成员间的共识。②领导者在沟通过程中需讲求艺术。一般来说:一是要勇于否定自己,不先入为主;二是坦诚阐述己见,不似是而非;三是充分启发对方,不空走过场;四是认真分析意…  相似文献   

16.
原野 《决策》2013,(8):90-91
员工和上司就像"一根线上的蚂蚱",要想成功就得同舟共济。聪明的下属是绝对不会跟上司较劲的,而是想方设法去与上司合作双赢。相信不论在企业还是在政府机关,不少人都有这种想法:唉!给别人打工多辛苦,当领导多好!可是,没有人天生下来就能当领导。再优秀的领导者也是从做下属中得到历练,具备了领导能力后才完成从员工到领导的跨越。因此,先要认清自己做下属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只有在追随领导中锻炼出自己杰出的能力,具备了领导才能,领导才会发现你这块金子,给你一个发光发亮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河之洲     
<正>啥样的领导招人爱你喜欢自己的领导吗?为了找到答案,央视《东方时空》栏目与智联招聘就职场人对领导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15000名受访者中,有27%的人不喜欢自己的领导,判断标准主要是品性修养(占51%),而业务能力只占6.4%。  相似文献   

18.
余建明 《经理人》2005,(1):104-105
信誉和资质良好,实力雄厚的猎头公司会成为你职场生涯的助推器如果有一天,你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对方称自己是某猎头公司的猪头顾问,向你推荐一个发展机会,若此时你也有改换门庭的想法,千万别高兴得太早,你要注意,切莫与猎头一拍即合,而是要在保持沟通的前提下,通过  相似文献   

19.
陆思敏 《领导文萃》2014,(19):71-73
正避实就虚,只剩态度?但凡具备基本文字功底的人,都会写检讨。可要把检讨写好,却并不容易。尤其官场中的检讨,讲究就更多。西部地区一名正处级官员向记者介绍,领导让你写检讨,其实就是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或者说你犯的错,本身还算不上十分严重。"比如贪污受贿的事,要是被查实了,是没人叫你写检讨的,直接就抓进去了。"因此,写检讨的人就一定要端正态度,知错认错,争取早日过关。千万不要在检讨中,罗列太多客观  相似文献   

20.
谦逊型领导对于员工主动性以及创造力具有良好引导作用。领导行为因素是员工主动行为的前因变量之一。谦逊型领导有效引导员工主动担责,就要以谦逊姿态体现员工才能和价值,以谦逊态度对员工主动担责行为起到调节作用,以谦逊领导风格激发员工主动担责行为,以领导行为有效性促进员工主动担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