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组织中常见的沟通壁垒有沟通体系不顺畅、横向沟通不充分、组织沟通缺少开放性、非正式沟通存在副作用等,领导者需要通过建立和维持一套沟通体系、重视并促进组织横向沟通、创建积极的组织沟通文化等努力破除组织沟通壁垒。  相似文献   

2.
单位成员情感认同的难点主要在于,单位成员间信息不对称,存在情感壁垒;单位成员发展环境不佳,滋长不正之风;单位存在内部矛盾,消解情感认同;单位成员情感认同低,趋于向外探索;单位成员在科技的反噬作用下,缺少精英崇拜。对此,应坚持以人为本,靠规则实现治理;掌握领导艺术,化解内部矛盾;打造非权力型领导力,加强双向沟通;重视单位文化建设,搭建互动载体。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管理实践中,各级各类组织越来越重视管理沟通的作用。当前,在我国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做好管理沟通工作十分必要,这是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办公室作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运转中枢、参谋助手部门,除了全力做好常规的"办文、办事、办会"工作以外,还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在管理沟通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办公室要成为内部沟通的"传话筒"  相似文献   

4.
财务人员沟通时表达不清、沟通方式不当、越位沟通等问题主要是由于沟通双方"语言"不通、财务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沟通能力薄弱等原因产生,政府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和财务人员应重视财务人员沟通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提升财务人员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在商务沟通中,除了掌握一些必要的沟通原则、法律知识、业务技巧之外,还要明确并重视幽默语言的功能,充分发挥幽默语言的作用。幽默是外来词,由英文Humor音译而来。1924年,林语堂在《晨报》副刊上连续撰文,将"幽默"定为"humor"的汉译名,后被大家熟知并  相似文献   

6.
改革观点     
《领导决策信息》2014,(21):12-12
正1骆玉林:建立定期信息上报制度,确保经济领域改革有突破、有亮点青海省常务副省长骆玉林近日强调,各部门要抓紧梳理出今年和今后经济领域深化改革的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内容、要求、标准、责任和目标;严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加强督促检查和沟通协调,建立定期信息上报制度,确保经济领域改革有突破、有亮点,全面完成省委确定的经济领域改革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7.
单位圈层壁垒、岗位壁垒、资源壁垒等因素的存在,导致领导者的管理工作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表现在决策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重大决策共识难、落实难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传统决策思维缺乏凝聚力、决策信息认知存在偏差性、利益分配过程存在冲突点、决策主体参与程度不均,以及执行制度存在滞后性、关注焦点存在差异性、执行条件存在制约性、决策目标存在盲目性等。破解这一决策难题,应当凝聚共识,广泛汇集民意;优化步骤,加强决策评估;健全智库,完善培训体系;推陈出新,重视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综合办事机构,处在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枢纽地位,是一个单位的信息中心、参谋总部和后勤基地.关于办公室人员如何开展工作,有"4M"的说法.  相似文献   

9.
民企单位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典型表现为单位组织秩序陷入"信息阻隔"模式,整体工作方法处于"闭门造车"状况,管理工作风气陷入"知而不言"情形。民企单位管理中信息不对称,导致单位工作效率日益下降,单位工作投入逐渐不足,单位组织变革进程缓慢。规避民企单位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须及时传递信息,建立顺畅的沟通体系;促进员工联系,塑造积极的组织文化;激发员工谏言,制定清晰的单位愿景。  相似文献   

10.
严旭 《领导科学》2020,(5):42-45
从信息传递过程来看,单位管理中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信息初始获取不对称、信息主体选择性输出、中介传导者筛选剔除、制度设计与制度筛选、主观筛选与接收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会带来信息可利用性降低、单位决策科学性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信息主体间"合谋"等危害。可从构建全过程监管机制、完善信息传递系统、保障信息传递真实全面、疏通渠道搭建平台、加强单位诚信建设等方面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11.
审视组织沟通现状可知,部分单位遇到了影响有效沟通的三重阻碍,既反映为对沟通者的认知不清和员工的知识鸿沟凸显,同时也表现为单位沟通信息失控现象的明显增加。阻断单位有效沟通的核心病因,是单位成员出现阶层分化以及知识体系僵化现象,导致开展组织沟通的环境发生显著改变。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会引发单位沟通信息的过度流动。为此,应该通过积极调和单位新老员工关系、加速单位成员知识更新以及合理使用现代媒体手段等方式,努力维持单位的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2.
从领导力视角来看,单位成员归属感的形成路径主要有:描绘愿景,贯通愿景、身份、信念与价值观、能力、行为和环境六个层级;全面思考,发挥单位成员思维优势,共享知觉空间;增强信念,培育单位成员行动信心;整合沟通,精准传递领导意图;选择领导风格,激发单位成员工作动力;培育环境,引导单位成员自主成长。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期多种社会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单位员工社会心理特征、社会阅历和社会地位方面的差异,诱发单位员工代际关系紧张。要知人善任,加强沟通,营造"有一老如有一宝"的良好氛围,有效消解单位代际冲突。  相似文献   

14.
所谓非语言沟通,是指人们之间除了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沟通外,还运用其他的方式,比如眼神、手势、表情、触摸等进行沟通。学术界把这种类型的沟通称为"身体沟通"。作为一名领导者,了解和掌握非语言沟通技巧,并能恰当地将之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将会有利于领导工作的开展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正单位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系统,单位员工在个性气质、文化背景、工作能力等方面既有同质性,又有异质性。因此,多数单位都存在由核心层、中间层和边缘层构成的圈层结构,圈层壁垒问题也随之而生。领导者需要意识到圈层壁垒的危害,并根据其产生原因,科学运用管理策略,打破层层壁垒,促进单位快速发展。一、单位内的圈层壁垒及危害一是岗位壁垒。单位内圈层之间岗位固化,员工只能在所处圈层  相似文献   

16.
沟通是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管理艺术的精髓,沟通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取管理者消除"官本位"的优越心理,被管理者克服被动的"心理障碍"、树立主动沟通意识,多采用非正式沟通的形式以及建立沟通文化等办法可以实现有效的沟通。沟通贯穿于管理工作始终,作为管理者、领导者首先要重视沟通问题,营造沟通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实现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7.
单位员工对领导者产生公正性疑虑,主要原因有信息公开的"选择性保留"、决策系统的"黑箱理论"、原始人性的猜疑心理等。现代管理视角下,领导者可以通过推动信息公开、扩大决策参与、践行均等管理等举措来化解下属的公正性疑虑。  相似文献   

18.
在人与人的日常交往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沟通指的是为一个既定目标,将信息、情感等在人际之间传递,最终完成协商的过程。从另一层面说,沟通不但是一项职业技能,还是一项生存方式。作为合资企业的办公室秘书,想要成为领导的得力助手,除了掌握熟练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做好沟通的工作。为提高共同效果,办公室秘书须熟练掌握多种沟通方式,对待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语言和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秘书。  相似文献   

19.
基于信任和企业进入退出机制的产业集群规模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信任演化的角度出发,以产业集群规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信任和企业进入退出机制的演化模型,并利用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不同进入壁垒的集群规模演化的规律。结果发现,由于信任机制和进入壁垒对集群企业竞争与合作的调节作用,集群规模的演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演化过程可区分为生长、淘汰、震荡和稳定四个阶段,演化曲线呈倒"S"型,稳定成熟期规模的大小与进入壁垒的高低有关,且进入壁垒对企业进入和生存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20.
刘力康 《经营管理者》2013,(23):169-169
<正>在现代管理中,有效的沟通是实现管理各个职能的重要手段,没有沟通的效率,就没有管理活动的效率。日本管理大师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管理的定义很简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沟通。"因此,提高每个员工的沟通能力,尤其是管理者的沟通能力,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首先,沟通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如果信息没有被传送到,则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其次,要使沟通成功,信息不仅要被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