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马婷  王文超 《经营管理者》2014,(21):149-150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是,所有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实施了人才本地化策略,从而使国内人才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然而,在这场争夺人才的竞争中,长期以来一直拥有绝对人力资源优势的国企陷入了人力资源的困境。一方面国企抱怨没有可用的人才,而另一方面却又不断有大量人才从国企流向外企或民营企业。国企人才的流失使其员工在年龄结构上存在较大的断层,企业缺  相似文献   

2.
<正>为发挥科协优势,促进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科技交流,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天津市科协于3月26日会同天津机车车辆厂科协、天津钟表厂科协、摩托罗拉(天津)公司科协和西迪斯电子有限公司科协共同举办了国企和外企交流活动。 交流活动邀请两家外资企业有关主管经理、各分厂部门经理和主管项目开发协作的工程师前往机车车辆厂和钟表厂进行交流考察。通过考察和座谈,外企和国企的技术、设备、工艺能力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国企也初步了解了外企对协作项目和动作方式等方面的要求。此外,国企和外企之间还就各自企业运行机  相似文献   

3.
陈振烨 《经理人》2008,(6):92-94
改革开放的30年,既是中国企业艰难成长的过程,也是外资企业本土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主导中国经济的三支力量:国企、外企和民企,它们在不同领域的竞争是此消彼长,互有输赢。  相似文献   

4.
基于来自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的大样本数据,本文从微观层面衡量企业生产效率,并从制度改革与市场环境的视角,深入考察国有企业相对外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以及动态趋势。具体而言,我们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国企生产效率是否有相对外企(包括港澳企业)存在追赶特征,以及该现象背后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国企生产效率虽然一直低于外企,但确实有显著地逐年追赶趋势。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国企改革政策效应带来国企内部治理的完善和代理成本的下降;第二,市场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市场化进程的加深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带来了国企TFP的追赶。我们的研究结果为当前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提升企业效率提供了明晰的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5.
占珠花 《经理人》2006,(7):44-47
对于国企经理人出身的创业者们来说, 最大的优势就是资源优势。不同企业的经历和企业文化氛围会给经理人创业带来不同的烙印,潜移默化影响到他所创办的企业中。对于浸润在外企、国企和民企三种类型中的创业经理人而言,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究竟分别受到原来企业的哪些影响?外企、国企和民企的三种经理人在创业中有何优劣势?如何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6.
探索并完善国企员工激励机制,实现"以事为本"向"以人为本"根本转变,不断提高国企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当前国企深化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国企员工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不仅关系到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成功,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现代企业的成败。本文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舟山分公司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对当前国企员工激励方面的基本现状、实践活动等进行说明;还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国企员工激励机制创新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白领现在时     
城市中的白领阶层,似乎是介于老板与打工者之间的人群,他们都在做些什么?上班,向21世纪报到白领下班以后干什么?是跳的士高,还是唱卡拉 OK?是泡酒吧,还是玩保龄球?不。他们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去娱乐了。因为他们下班以后,还要"上班"。上什么班呢?上电脑班、外语班、MBA 班、驾驶班、律师班、外企财务班、资产评估班、国际商务班、礼仪公关班……在广州某外企做文秘的麦小姐刚拿到驾驶证,接着又上了一个广告设计班。她说:"我上这些班,一方面是为了上好单位那个班,另一方面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手"。现在竞争这么激烈,  相似文献   

8.
兰杰 《经理人》2002,(4):94-95
由《经理人》杂志策划运作、委托兰邦市场调查公司实施调查的“2001年度职业经理人薪酬调查”显示,民企、国企的经理人薪酬与外企的经理人相比,相对于以前薪酬差距在缩小。这也预示中国加入WTO后,外企和国企在经理人薪酬方面会趋同,以后,只有公司经营得好与不好之分,而不再强调企业性质的区别。任何企业如果不能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就留不住人才,企业也就不具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企中年与外企青年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天我从深圳回广州,因为晚点,有点百无聊赖地等着。这时,一个青年向我走来:“你好,你也回广州啊?”他笑着问,像见到一位老朋友一样,很大方地与我聊天,他告诉我他姓施,毕业于广州外语学院,5年间在可口可乐广东公司、P&G、微软等外企工作过。上了车,我们与其他乘客换了位置,继续聊。我在国企工作过15年,人到中年,所以对国企与外企的差异很有兴趣,这成了我们的主要话题。  相似文献   

10.
有效赢得资方对党建工作的支持是确保外企党建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在分析了外企党建"民间外交"的提出背景后,探讨了"民间外交"在外企党建中的运用与建设路径,提出了""民间外交"助力外企党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理人》2009,(6):110-113
随着一本名为《杜拉拉升职记》书籍的风靡,外企生存法则又一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的确,与民企和国企相比,外资企业有自己的独特性。那些在外企做到高级职位的女性,非但有过人的才干和智慧,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职场理念和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12.
杨志 《领导科学》2012,(14):59-60
近年来,国有企业普遍开展了"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环境进一步国际化、市场化,企业之间竞争更加广泛和激烈,国企领导需要进一步加强能力修炼,推进领导班子建设,确保企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权力深不可测用好了奥妙无穷,用不好满盘皆输权力在随机复杂地流动外企、国企、民企遵循不同的游戏规则权力博弈,关键看牌在谁的手里!  相似文献   

14.
徐宁 《经营管理者》2013,(7X):243-243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企业形式在中国出现,有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企等等,这些企业的出现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再加上国企面对改革发展的深入其自身逐渐出现了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在双重危机的影响下,国有企业应该及时实行改革。本文就国企当前监事会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应对措施,期许国企拥有更辉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剪影吴士宏     
从一名小护士到外企职员,从自学成才者到经理人,从部门经理到成为一家最著名的外国公司在中国的掌门人,为圆心中的一个梦想,从令人羡慕的颠峰位置上走下,步上国企的未知征程,吴士宏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人生传奇。" 位于北京“前三门”大街南侧的那间椿树医院曾是她安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国语境中,讨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不能纯粹套用有关方面的一般理论,而是要进一步深入结合中国政府结构的特色。必须从制度建设着眼,构建激励和约束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新机制,清晰地界定中央和地方在权、责、利三个方面的关系,从而形成制度化的、利益博弈的相对均衡。但是,不论如何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政府的"中性"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中央政府保持"中性",国家才有能力抵御来自各种利益集团的压力,以国家的整体利益为标准来制定政策,从而消除地方政府放纵或过度干涉市场的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17.
刘纪鹏  刘彪  胡历芳 《管理世界》2020,(1):60-68,234
2020年是实现国企与国资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开局之年,关键是要解决当前国资改革中的困惑,走出误区并探索创新模式。传统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主要是为了解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微观问题。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资改革应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角度,全面、系统地进行管理方案设计,这既是构建竞争中性营商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三年行动方案"目标指引下国资改革引向深入的必然选择。总结国资改革30年来的困惑和误区,中国国资改革关键在于把宏观运行机制和微观运行载体实现创新性结合,构建三层次国资管理体系,让国资委作为营利性国资的统一监管者,让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为企业的直接出资人,将国家战略运用于国有企业中,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8.
<正>长期以来,党委会在企业改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走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创新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深化国企改革,是增强国企活力、巩固党的领导的根本举措,因此必须抓住和解决好以下问题。一、国企党委会要正视公平与效率问题关于公平与效率,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罗尔斯从伦理学的角度给出解释,公平是在平等的基础上以人对等的权利与义务为准则,对社会成员之间  相似文献   

19.
马飞 《管理与财富》2002,(12):68-69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已开始与国外企业进行真正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人才,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于是国内企业不惜血本高薪聘请外企职业经理人.惠普中国的李汉生加盟方正,微软中国的吴上宏"下嫁"TCL,日前具有国际软件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美籍华人何经华就任用友公司总裁.  相似文献   

20.
此番人事变动中,省部级高官跨界调动成为看点,各省之间、政界与商界之间、政界与学界之间的交流互动都有所加强。跨界任职郭声琨在任广西省委书记前是一名拥有10多年国企经验的高管,后来商而优则仕,主政广西。从国企到地方一把手再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