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的助手张方是个1989年出生的姑娘,她做了很多让我刮目相看的小事。有一次我发高烧,撑不下去只好去医院,医生让查血,她陪我在抽血处拿号等待。我烧得迷迷糊糊地歪在椅子里,她在几个窗口来回溜达,回来笑眯眯地说:"咱在8号窗口抽血,保证8一点都不疼。"果然,一点也不疼痛。我问她怎么知道号窗口的护士技术好,她说这么多孩子来抽血,其他窗口的小孩都大哭大闹,只有8号窗口,即使一两岁的孩子  相似文献   

2.
同一条河流     
阿宁  瑾轩 《决策》2015,(1):92-94
一邢丽在质监局上班,来市政府大楼取文件时碰到了市长焦远,他让邢丽下周一下午去他的办公室。焦远是邢丽的表哥,但是已经好些年不来往了。心结是焦远当市人事局长时,她求他给在环卫局扫马路的丈夫岳大健调个单位被拒绝。周一,邢丽不情愿地来到市长办公室。焦远问:大健还在环卫局上班吗?她说:他没本事,能去哪儿?焦远说:那年你找我,有个副局长正在市里告我,我压力正大。他让邢丽下周四送个简历来,把大  相似文献   

3.
软饭硬吃     
最近偶遇原在电视台工作的女同事,很让我崩溃.原来是条女汉子,现在居然变成了个怨妇,不停地唠叨她的老公,说他吃软饭吃得油光水滑的,可她因为风里来雨里去地挣钱养家,看上去老了5岁. 问她为什么要让老公吃软饭,说是3年前她收入不错的时候,老公想闭关研究源代码,答应发达之后,去欧洲给她买个庄园."也别几室几厅,或者什么别墅了,那都太小,我给你买古堡和庄园,把你那些狐朋狗党全部喊来一起住,我替你养着他们!"听得她心花怒放,当即热血沸腾地说:"赶紧辞职,我养你!"  相似文献   

4.
镇静     
我想起小的时候,在乡下的水井边玩,那是一个很深的井,有十多米深,掉下去,是很难被救起的。远远的,母亲看见了,她万分惊恐,但是她一点声音也没发出,慢慢地、偷偷地靠近,在距离我非常近的时候,才一把把我抱下来。在我成年之后,母亲提及这个故事,用了一句话来概括:关键时候,一定要保持镇静。这让我一辈子刻骨铭心,镇静是多么可贵的一种品质,它直接影响到了生命。无数次在你面临危难的时候,它能够使你从容地过关。镇静@冯俊杰  相似文献   

5.
Yvonne 说她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她维持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网。“有人说我每天就来吃个午饭,”她说,“我的确每天都来和人同进午餐,但这是我了解那些让兼职工作变得顺利的信息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6.
同往常一样,我按着预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着,每每提出问题时总向几个引以为荣的"优生"投去示意的目光,希望他们能表现得更好,课堂更活跃,积极性更高,但出乎意料的是一个平常表现不起眼的、成绩平平的女生红着脸也悄悄地举起了右手,腼腆地告诉我:"老师,我也能答".我投去疑问的目光,同学们更是诧异地看着她.没想到她回答的结果更让"孔雀们"羞愧.我当时予以肯定,点头赞许.她成功地笑了.此时,令我吃惊的是:为什么没早点儿发现呢?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住一次朋友的聚会上,我认识了一个姑娘,她不知怎么着就对我一见钟情。虽然我和我的妻子感情深厚,但我却拒绝不了她的年轻和美貌,任她热情与崇拜的目光下,我心中满是自豪、骄傲和兴奋。偶尔我和她约会去吃饭、听音乐。每次约会回来,我在妻子面前都有深深的负疚感,但我又总心存侥幸,以为妻子不会知道。直到有天回到家中,看客厅里乱糟糟地挤了一堆人,母亲泪流满面地搂着女儿,妻子的手上缠着白绷带,我急忙冲上去问怎么了,妻子躲开了我的目光,只是冷冷地说:“接女儿回家时,过马路不小心。”我脑子“轰”的一响,意识到了什么。我紧紧地盯着妻子,她的目光却始终低垂着,仿佛我是陌路人似的。我突然想起早晨出门时让妻子给我拿双皮鞋,她却神情恍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 ,为了给一篇文稿配图 ,笔者曾去一家营业面积颇大的床上用品商厦 ,打算为该店正在对外展出的一些商品拍几幅照片 ,然而当我将镜头对准那些陈列样品时 ,却被该商厦两名雇员挡驾。两个多月后的一天 ,笔者又去一家国内著名时装专卖店 ,想在那里拍几张照片为我的一篇涉及服装业的文稿配图。这次我直接找到该店经理。她十分客气地把我让进办公室 ,送给我许多他们企业的产品图片以及资料 ,这些图片不光为我先写的一篇文稿配了图 ,也吸引我后来对这家服装企业做了专门采访。在有些人看来或许会不屑一顾的两个例子却反映了两家企业对宣传自身…  相似文献   

9.
她是一座美丽动人的花园,设计精美,布局合理,内容丰富,融古今中外于一体,是我闲暇时必定要去的地方,让我驻足观赏,流连忘返。 她是秋天里一片金灿灿的田野,硕果累累,营养丰富,让我品味饱  相似文献   

10.
李辉 《领导文萃》2012,(12):51-55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第一次去见邓拓夫人丁一岚女士准备谈论邓拓时,她却用了更多的时间同我谈论周扬。和一些老前辈一样,她不同意我用"仕途"这一世俗的观点来看待周扬,因为,他们都曾用全部热情拥抱着革命,而那时,吸引他们的不是权力,不是仕途。她还不能同意用  相似文献   

11.
宁静     
宁静的山是心灵的绘画,宁静的水是灵魂的诗篇,宁静的夜是精神的书籍。我宁静,是为了让思想活跃;我活泼,是为了让精神宁静。一颗受了伤害的心灵,有时需要的是安慰,有时需要的是宁静。最不适宜做的事情,就是用安慰去干扰宁静。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问世以来,人们都被告知她的微笑如何富有魅力,而我更欣赏的则是她的那份恬适和宁静。美妙的音乐在不宁静中使人进入宁静,卓越的雕塑在宁静中使人变得不宁静。  相似文献   

12.
五月的榕城被网络经济撞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投资商、融资商以及中国网络精英都赶趟儿似的加入这盛典。 畅谈网络姜昆 中国人目前上网有一些心里障碍和疑惑,认为网络太高深、太莫测,不容易掌握。我妈妈今年76岁了,她不会放录像机,但她会上网去看新闻。其实网络就是一工具,我是相声演员,我用它来摆相声,900多段相声让你随便点,我让爱说相声的人在网上掺和着。 各种有价值的信息集中起来放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然后把信息装在整个数字结构中,把它建立起来,有配合的网站,有公司、投资,还有破产的等等,经营起来就形成一个产业了…  相似文献   

13.
正一小狼窝最后一个没签协议的钉子户叫朱玉兰,据说拆迁小组已经跑了九十八趟,唇舌费尽,都没有让朱玉兰松动。第九十八趟是镇党委书记王亲自去的,但仍然吃了闭门羹。我到镇里挂职半个月了,虽然挂了镇长的名,但到底是虚职。我想正儿八经地介入某项具体工作中,让自己名副其实起来。小狼窝、朱玉兰的名字让我想起了一些往事,我试探性地问了一句,结果被敏  相似文献   

14.
案例一: 为了让唯一的女儿更好地成长,读初二的女儿被父母安排去了一所全封闭式的寄宿学校,女儿内心始终非常抗拒,当时正值张国荣跳楼自杀事件刚发生之时,她就寻死觅活地要"跳楼,不想活了".家里人怎么哄都听不进去,无奈之下家长只得找心理专家求救.  相似文献   

15.
小幽默5则     
正吃饭第一次和客户吃饭,出门前,我老公提醒说:"你最好只夹自己面前的菜,切不可伸长胳膊,甚至站起来夹离自己远的菜。记得在外人面前,要让他们感觉你有素质、有修养。"于是,整晚我只吃我面前的一盘菜。结果大家都在议论:"那女的谁啊?跟没吃过肉似的,一盘肘子全被她吃没了!"算你狠骑车上班的路上,前面一个大妈突然摔倒在地,我连忙下车过去准备扶,大妈说:"怎么撞人啊?"我愣了一下,掏出手机放起《最炫民族风》,大妈就像打了鸡血一样跳起来,踩着音乐的节奏飘然而去,留下一句话:"小伙子,算你狠。"  相似文献   

16.
高考政策导致河南考生"忍痛"外出 "我的孩子很幸运,是她的命好.如果在咱河南参加高考,以她的成绩绝对上不了理想的大学."郑州的张女士一脸的兴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几年前丈夫和她离婚了,她只能忍痛让孩子随爸爸去了上海,从而有了好的机遇而在去年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7.
看错人     
当初大学毕业时,我被分配到家乡小县城的一家小化工厂上班,但我想留在大学所在的省会城市工作。为此,我去省会城市的市人事局办理改派手续。恰好人事局里有我一位熟人,他正好负责我们毕业生分配之事,我想,托他办理此事一定会很顺利。当我信心十足地来到人事局找  相似文献   

18.
《经理人》2013,(11):84-85
团队中业绩一流的超级明星,也可能是个让上司和同事头疼的不受欢迎者。小A正是这样的麻烦制造者。她出言不逊伤害同事,令积怨已久的同事纷纷与之对峙,让上司夹在留住她还是团队集体辞职之间左右为难。该放弃这位不受欢迎的干将,以挽回整片森林吗?我是一家创业型公司的CEO,对于我们来说,如何活下去是根本,所以在我们公司业务是第一位。销售团队里,有位销售骨干小A,她在团队中算得上是超级明星,这来自于她出色的销售业绩和充满激情的工作。但小A却是一个大麻烦,一个“不受欢迎者”,因为她很难与其他同事合作。这主要表现为:处事自我,在团队中喜欢事事以我为先,团队一同做事时喜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他人身上,如果不按其意愿来完成,她会很不合作,甚至消极抵抗。因此现在没有人愿意与她合作。小A的很多单子也都是由我出面帮助协调做的。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征服学生的心灵,而征服学生心灵的最好办法是让学生感动。她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她是柔暖的心曲,她是催人奋进的力量,她需要现代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去呵护去经营。感动可使忠言不逆耳,使良药不苦口。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双明亮澄澈的、感激而又略带惊讶的眼睛,它始终驻在我的记忆深处。那眼神,似乎要穿越虚伪的自尊之河,直达人心最柔暖的一面。那天上午最后一节  相似文献   

20.
收到一个朋友的来信,说是她的一个华裔朋友在为民主党竞选委员会工作。她在信中说,她感到很高兴,因为她最不喜欢布什了。这让我想起来,我在香港的时候,另一个朋友也问我,她说,这个布什,我一看他的样子就讨厌,美国人当初怎么会选他?先撇开国内外形势、政策方针、雄才大略不计。选总统有没有“外表”的问题?这让我想起那次克林顿相老布什的竞选。那时我们来美国不久,对两边的账还算不清楚。可是,听了竞选辩论,我的一个德国朋友跑来,很激动地说,哇,我真是太喜欢克林顿的那个搭档戈尔了,那么英俊、那么潇洒。她扔下两个总统不谈,整个晚上就在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