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广州湾是法国在东亚鸦片贸易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在有名无实的"自由港"制度下,鸦片贸易实为鸦片走私;随着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总政府的鸦片专控方式从专营转变为专卖,鸦片走私逐步从商贾走私走向官方走私。官方的长期隐性或直接的参与是广州湾毒品走私经济形成的根本原因。毒品走私严重地扭曲了广州湾的经济体系,也是法国在东亚殖民大溃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英国的对华鸦片贸易前后长达近一个半世纪之久,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该贸易迅速扩大。鸦片输入的扩大给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对此国内学术界已作了深入详尽的研究。本文着重于考察英国的鸦片政策及印度的鸦片生产、输出状况,从另一角度探究十九世纪鸦片贸易扩大化的某些历史和社会原因。本文不拟分析贸易的全过程,除了为方便分析而作的某些整体论述外,时间上大致以十九世纪中叶为下限。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鸦片贸易合法化。鸦片通过海关、走私大量输入中国,中国人民陷入鸦片烟的毒雾之中,而上海地区的人民尤首受其害  相似文献   

4.
港、澳鸦片税厘并征与中葡北京条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 ,谋求在香港实行鸦片税厘并征。英国为了维护其在香港的鸦片贸易利益 ,以葡萄牙在澳门同时实行鸦片税厘并征为条件。英籍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 ,为扩大其控制的中国海关的权力 ,顺应葡萄牙欲使占领澳门合法化的侵略要求 ,从中斡旋 ,促成中葡北京条约的签订。该条约承认葡萄牙占领澳门是“合法”的 ,为葡萄牙占领澳门提供了 4 0年的条约依据。  相似文献   

5.
掠夺贩卖非洲黑人奴隶和输出印度鸦片毒害中国人民,这是西方资产阶级实行资本原始积累最卑鄙的两手,又是近代殖民史上最残酷的剥削形式。众所周知,英国既是贩卖非洲奴隶的积极参与者,又是贩卖印度鸦片的始作俑者和巨头。仅就后者而论,自18世纪中叶至本世纪初,英国实行鸦片政策时间之长、手段之劣、危害之深、影响之大,均为世人深恶痛绝。正如中国近代史上爱国英雄林则徐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英国鸦片贸易“以土易银,直可谓之谋财害命。”本文试就英国鸦片政策的产生、发展和终结,揭示资本主义的罪恶本质及对中印两国人民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1839年,清政府实行严禁鸦片的政策,英国政府为打开中国的大门,保护可耻的鸦片贸易,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鸦片战争后,鸦片危害愈演愈烈,成为近代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迄今为止,这方面的研究文章还不多见.本文拟就鸦片战争后到1919年的外国鸦片问题、国内种植罂粟问题以及清政府和民国初年的鸦片政策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鸦片贸易合法化是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的一项重要规定,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可是,以往史学界对其影响注意甚少。其实,鸦片贸易合法化不仅是鸦片贸易本身的一次重大变化,而且是清政府对内对外政策的一次重新调整,是英国  相似文献   

8.
清朝鸦片走私始于雍正七年(1729年),以后逐年猖獗。清政府反鸦片走私斗争和鸦片走私活动是同步进行的。到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鸦片走私与反走私斗争异常激烈。以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为导火线,使这场反鸦片走私斗争,最后走向了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由于清政府接连失败,使其无力继续进行反鸦片走私个争。清朝反鸦片走私斗争,最终以悲壮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9.
湖南军阀与鸦片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贸易曾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但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地军阀却将鸦片贸易合法化。此文着重阐述了湖南军阀贩卖鸦片、吸食鸦片、苛征烟税,以及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鸦片走私组织的研究 ,阐明了清代禁烟时期的鸦片走私状况 ,试图说明在清代禁烟时期鸦片走私屡禁不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制造的伪满洲国,是此后日本发动一系列扩大侵略战争的桥头堡和发源地,也是众多大规模殖民、奴化政策的实验场,在鸦片政策上也是如此。伪满洲国的财政制度乃至鸦片专卖制,都是在日本大藏省派出官僚的指挥和参与下制定的。整个伪满洲国的制度体系都采用了日本的模式。在统治区内大肆收购民间鸦片甚至强制掠夺,冒险到华北、西北各地以及国外采购走私鸦片,管理日朝侨民贩毒问题以及对上瘾者登录等,都表明在伪满洲国财政体系中,实施鸦片专卖制是极为重要和迫切的政策。该文主要依据日文相关资料对日本当局控制下的伪满洲国贩毒事实进行分析,揭示其实质是日本为满足侵华需要而进行的有组织的规模巨大的国家贩毒。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鸦片贸易合法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贸易合法化是指鸦片作为商品经主权国家对外贸易特定监管机构海关许可 ,列入正常贸易货单并征收一定比例关税的国际贸易行为。发生在近代中国的鸦片贸易合法化 ,作为人类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 ,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其演变过程漫长而曲折 ,对近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复杂而深远。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之后,西方国家通过对华贸易等方式不断向中国输入鸦片,对近代经济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Adam Matthew系列数据库为理解对华鸦片贸易问题提供了新的文献证据和新的视角。从思想史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前后英国的国内舆论对是否应当对华输入鸦片颇有争议,相当部分人士认为鸦片贸易会阻碍其他合法产业的正常贸易,并会导致贸易逆差和中国白银的外流,从而带来一系列负面的国际影响。与此同时,在华传教士主要通过对鸦片贸易事实的叙述和道德谴责来反对鸦片贸易,并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参与禁止鸦片的运动。总体而言,西方社会在近代对华鸦片贸易问题上的讨论和思考在很多方面能够为现有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鸦片,亦称“阿片”,英文opium的音译,本为药科,但长期服用会上瘾。西方殖民者瞅准了若大的中国市场,以英东印度公司为基地干起了罪恶的鸦片贸易。1800年输入中国4570多箱,1838年为40200余箱,从1843—1855年平均每年都在30000箱以上,最多达65000箱。以英为首,法、美、俄都向中国输入鸦片。清政府曾禁止过鸦片贸易,但禁却未止,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清廷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  相似文献   

15.
论本世纪一十年代日本对中国鸦片和吗啡走私机构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和日中战争(1937——1945)、太平洋战争等侵略战争中,鸦片政策所起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日本的鸦片政策始于其在台湾进行殖民统治所采用的鸦片专卖制度①。若以此为第一阶段,而将经过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于本世纪一、二十年代出现的日本对中国鸦片和吗啡走私机构的形成作为第二阶段,那末通过这个准备阶段,而在“九·一八”事变后的全面开展时期,则处于第三阶段。本文拟就“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鸦片政策产生的条件和本世纪一十年代日本对中  相似文献   

16.
郭嵩焘禁烟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嵩焘禁烟思想产生于他生活的时代和社会实践,并随着他身与中英交涉及乡居办教育等经历而不断深化的。国内朝野官绅的禁烟要求和英国一些正义之士的禁烟宣传是促其禁烟思想形成的重要内外因。郭氏认为,清政府应严禁鸦片,于内先禁鸦片种食,于外积极交涉洋药税厘并征;他力主中英联合禁止鸦片贸易;乡居期间主张禁烟馆以整顿人心风俗。郭氏的思想与现实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但对清廷禁烟政策及对英国对华鸦片贸易都有一定的影响,在近代禁烟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晚清时期,浙江鸦片问题凸显。台州、温州等地种植罂粟和售卖鸦片,宁波、杭州、嘉兴等地鸦片走私猖獗,外国鸦片和本地烟土在浙江境内蔓延。地方官员面对外国烟贩、外省烟贩、本省烟贩、吸食者和盗匪游民等利益群体,积极调整措施,虽未能彻底遏制烟毒蔓延,却也提供了难得的禁毒经验。  相似文献   

18.
论鸦片战争前夕美国“具结”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具结政策是鸦片战争前夕中外贸易的管理政策 ,是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进行合法贸易的保证书 ,是林则徐禁烟政策的重要构成部分。美国人虽然最初拒绝遵式具结 ,但是在广东对外贸易重开后 ,美国人却最先具结 ,并且按林则徐拟具的不同样式具结。美国成为当时具结船只最多、受益最大的国家。追求贸易利益、与英国争夺中国市场、鸦片贸易有损美国利益以及林则徐区别不同对待外国人策略的影响等等 ,是美国人遵式具结的主要原因。美国人虽然遵式具结进口贸易 ,但是这并不等于美国人完全拥护林则徐的具结政策 ,不等于美国人不再染指鸦片走私 ,也并不能排除美国人在中英之间做居间贸易。尽管如此 ,美国人遵式具结对当时及以后的中美关系史仍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晚清以来,鸦片烟毒问题成为近代社会的主要弊病之一。20世纪20年代后,日本取代英国,成为向华贩毒的主要国家,并且越演越烈。沦陷时辽宁地区的鸦片专卖政策是日伪毒化东北人民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地区特色。我们再现历史原貌,能够警示民众,坚决抵制毒品的侵害。  相似文献   

20.
日据台湾时期总督府的鸦片政策,是日本殖民榨取台湾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而台湾人民自鸦片政策实施开始,就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对运动。随着台湾民族民主运动性质的转变,出现了以民众党为中心,台湾各界的反对鸦片新吸食特许运动。此运动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并寻求国际联盟的支持,因此,对总督府鸦片政策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