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问子 《老年人》2008,(9):36-3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包含了从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我国北方的民间歌谣、士大夫作品,以及祭祀的颂辞。根据《史记》,孔子收集整理《古诗》,选取“可施于礼仪”的三百零五篇。《诗经》最初称作《诗》或《诗三百》,在战国晚期始称为“经”,并当作最权威的典籍被引用。所谓“子曰诗云”的“诗”指的就是《诗经》。  相似文献   

2.
《诗经》对于人们认识中国的古代社会文明,应该说仍然是珍贵的经书。它所展示的2500年前的种种生活画面,是《春秋》、《礼记》以及后来的《史记》无法比拟的。从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当时社会制度、礼仪、风习之下的人们的种种生活状态,尤其是公关与交际的一些趣事。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本刊将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在本栏举办由北京市礼仪学校校长李拧女士主持的“个人礼仪”系列讲座。本讲座全面、系统、规范、实用,相信对朋友们会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中国是礼仪之邦,在很久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对人们在进食时,应注意的礼节礼貌作了详尽的规定:《曲礼》同篇中就有这样的列述,“毋搏饭,毋放饭,毋流饮,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著,毋变白,毋絮羹,毋刺齿,母饮酿。客絮羹,主人辞不能享。客饮酿,主人辞以宴。德肉齿决,于肉不齿决。毋唱灸。卒食,客自前跪,彻饭…  相似文献   

4.
尊老、颐老和老有所为……──读史杂摭张瑞洁我国古代就有尊老、颐老的退休制度和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优良传统。史籍上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礼记·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仕。”致仕(退休)以后,仍食卿禄,安享晚年。南齐虞玩在请迟表上说:“四十仕进,七十悬车,...  相似文献   

5.
黄俏琳 《职业》2011,(23):132-132
一、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历代的统治者、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礼仪教育,将其作为安邦立国之本。中国礼仪教育的开山鼻祖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人安身立命、经世治民的重要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6.
文中所探讨的《二三子》中“孔子曰”问题,其实就是《二三子》中释《易》者是否为真孔子问题。“孔子曰”不见于今本《易传》(今本《系辞》中只有“子曰”),帛书《易传》五篇也只有此篇通篇全用“孔子曰”,文中论证了此篇中的孔子确为真孔子。解决“孔子曰”问题不仅对研究此篇帛书十分重要.更对我们研究孔子与《周易》关系及其易学思想有极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馈赠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那时只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简单的交好行为,经过了漫长的奴隶社会,到了封建社会,馈赠活动被统治者加以规范化,赋予和注入了礼仪的内容,使它带上了强烈的人伦道德意义和色彩,成为中国传统文明殿堂的重要“构件”之一。在人们所进行的大量馈赠礼仪活动中,共同遵循的伦理准则和信奉的行为文化信条有三点: 一是“投桃报李”。它来源于《诗经》中的著名诗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倡导的是一种“礼尚往来” 的行为准则,“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要求人们共同遵奉:真诚相助、…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如今所说的政治学,但在政治方面的思想却是十分丰富的。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仁爱的价值观体系,而德政思想是仁爱价值观在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德政思想也反映了孔子在政治方面的主张与政治理想。在《为政篇》的第一章,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以孔子的视角来看,"为政以德"不仅是孔子在政治方面的实现途径,还是孔子在政治方面追求的最终的效果。德政文化对于我们现代的社会主义社会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霞 《老年世界》2011,(7):44-45
什么是“三从四德” “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儒家礼教对妇女提出的规范要求。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周代父权制婚姻家庭建立、男女尊卑界限明确之后,于是有了要求妇女“从父”、“从夫”、“从子”,服从男性的“三从”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0.
1998年 8月 9日,朱基总理亲临抗洪前线湖北九江段长江大堤决口的现场。临离去时,朱总理双手抱拳,高高举起,凝重地对正在奋勇拼搏、堵截决口的广大军民说:“拜托大家了。”一个充满信任的手势,这维系千钧的嘱托,不但极大地鼓舞了抢险现场的军民,而且不知感动了电视荧屏前多少颗焦虑的心。   朱总理双手抱拳的手势,就是交际礼仪中的拱手礼。   拱手,亦称“拱”,是我国传统的见面礼节。古代先民见面或答谢致敬时,通常就使用这种礼节。如《礼记·曲礼上》载:“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又如《论语·微子》载:“子…  相似文献   

11.
连日来,位于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草张庄村的一座孔子语录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其园主人张济民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我建孔子语录园就是要传承孔子思想,宣传孔子文化,倡导‘仁“礼’,为构建和谐社会尽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诗由怨生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意思是说,大凡优秀传世之作,都是作者在困顿潦倒时所为。“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不也正是受宫刑之辱而遗《史记》,留下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彪炳千秋吗?“诗由怨生”这一具有深刻美学价值的命题,在我国很早就被提出来了。孔子在《论语》中讲:“诗可以兴,…  相似文献   

13.
人与人之间你看我,我看你,是再普通、再普遍不过的事了。然而怎样看则是大有讲究的,至少从礼仪上说,就有礼貌与不礼貌之分。生活中许多矛盾和冲突,往往就与看人时礼仪失当大有干系。怎样看人的问题,属于情态礼仪的范畴。在中国古代,看叫做视,有不少礼仪方面的规定和说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论语·颜渊篇》中孔老夫子所谓“非礼勿视”的教诲了。那么,关于视的礼仪,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视线的角度所谓视线的角度,指的是被看者处在看人者视线的什么角度,亦即看人者从什么方向去看对方。主要有两种情况:正面看人和侧面看人…  相似文献   

14.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被称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社会救助制度 ,由民政部于 1 999年 9月宣布 ,已在全国 6 6 8个城市和 1 6 38个县治所在的镇普遍建立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又于当年 1 0月 1日开始在全国实行 ,自此 ,这张“最后的安全网”已经成为中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和反贫困战略中的一道重要防线。然而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传统的惯性 ,这项制度虽然确立 ,思想却远未统一 ,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长远基本制度 ,还是临时应急措施  放眼世界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  相似文献   

15.
随着乐的早期演化和礼的形成,对西周形成一种相较而言比较全面、繁杂的制度打下了基础。可以说本源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原始仪礼活动的西周的礼乐制度中无事不包含其中,衣、食、住、行皆有礼制予以规范。这是对前代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就像是李泽厚先生曾经说过:"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通知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作为早期奴隶制的隐轴体制,仍然包裹在世祖许愿的层层衣装之中,他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直接从原始文化延续而来。"这种说法便于更加深刻的认识周代等级森严的乐文化,也符合古代文明持续发展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常征 《现代交际》2014,(4):84-84
《论语》是收录孔子和其言行的一本书,共有一万两千多字,分为二十篇。虽然《论语》字数并不多,但是通过短短的一万两千多字,将孔子的思想完整地表达了出来。对于我们来说,孔子的智慧深度是我们无法探及的。作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孔子的思想是留给我们的巨大智慧宝库,通过研究孔子言论和思想,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多的积极影响。本文将就孔子智慧对现今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北大教授语出惊人孔子还是章子怡,究竟谁有资格代表中国文化?这是近来从网络到媒体成为热炒焦点的一个问题。事情的发端是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接受广州《新周刊》记者采访时的谈话,其中有两句话颇为要害,一是“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二是“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据此,《华西都市报》发表了题为《孔子不如章子怡?!》的文章,说北大教授竟认为“孔子不如章子怡”,表示了大大的质疑。随后张颐武设在新浪网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礼仪教育逐渐得到重视,礼仪教育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和周公的"制礼作乐"都对"礼"做出了说明。中国传统礼仪教育中蕴藏着广泛而丰富的内容。本文结合礼仪的起源和礼仪教育的现状,分析了礼仪教育的传统意蕴,并对其现代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婚俗主要指的是从恋爱、嫁娶、生育到婚后生活等各个阶段中所形成的婚嫁行为方式和婚姻家庭社会关系,反映的是与婚姻相关的形态、观念和礼仪。“律令”与“礼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婚嫁制度的两大要素,而法律与礼仪又是由政府与社会势力来指导和规范的。从俗到礼,从礼到律,从礼到法,是一个教化与法令并存的进程。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经济与文化不平衡的社会伦理观念,从而使现代婚俗文化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孔子这个名字凡中国人几乎都知道。孔子是谁?这个问题却不是人人都拿得准的。一个被历史、传说、学术著作和闲言碎语层层包裹起来的圣人,每个时代每个人都塑造着自己的孔子,很遗憾电影《孔子》却和我们和孔子都没太大关系。在这部以“孔子”为名的影片中,孔子没有站立起来。有趣的是,更早些上映的西班牙电影《城市广场》(Agora)虽然选用了人群消失在其中的广场作为名字,但它却让我认识了希帕提娅(Hypatia),并为这相遇而内心起波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