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苏联《社会学研究》杂志1981年第2期报道,苏联社会学协会农村社会学分会于今年初举行总结和改选会议.分会主席历史学博士?阿鲁丘尼扬教授对1976-1980年的工作做了总结.他在总结中指出,参加第四届(1976年在波兰)和第五届(1980年在墨西哥)国际农村社会学大会的准备工作促进了农村社会学家的大力协作井活跃了分会的工作.在这段期间出版了三本大会报告汇编和两本大会报告提纲汇编,在《社会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两期专辑.会议总结指出,1976-1980年农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深入探讨农村社会发展的一般理  相似文献   

2.
经过几年的酝酿,阿拉伯社会学家协会于1985年1月在突尼斯宣告成立。会议通过了协会章程,选举了由15人组成的理事会。45位阿拉伯社会学家聚集在一起,召开了名为展望“阿拉伯社会学”的会议。他们分别来自埃及、突尼斯、黎巴嫩、巴勒斯坦、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苏丹、约旦和阿拉伯联合酉长国。突尼斯促进文化发展学院院长、社会学家阿·塔西尔·拉比布主持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阿拉伯国家的社会学研究目前处于开创时期,  相似文献   

3.
据联邦德国出版的第18期《经验社会调查中心档案馆情报》报道,1986年9月29日至10月2日将在汉堡召开联邦德国第23届社会学家代表大会.主办单位是德国社会学协会.德国社会学协会于1909年1月3日在柏林成立.第1届社会学家代表大会于1910年l0月  相似文献   

4.
1983年2月,苏联社会学协会第五届总结、选举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共有271个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其中有12名科学院院士、188名高等学校的教授和副教授、56名工厂社会学家和党政部门的实际工作人员。会议历时二天。苏联社会学协会自1958年成立以来,每五年左右举行一次这样的大会。每次会议不仅聚集了苏联的著名社会学家、全国各地的社会学工作者,而且回顾总结这段期间全国社会学研究工作进展的情况,商讨决定今后工作的方向和任务。所以,每次会议都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苏联对这次会议报道,苏联社会学在近年来的发展特点,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六日,美国社会学学会年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期间,一些北美华裔社会学家进行了会晤,会议决定成立北美华裔社会学家协会。(NACSA) 协会主要目的是:(1)促进美国、加拿大的华裔社会学家交流与北美、东南亚、中国(包括台湾)的华人有关的调查、教学和服务活动。(2)促进他们同中国、东南亚的社会学家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博特莫尔(Thomas Burton Bottomore,1920——)是当代著名的英国社会学家兼马克思主义史专家。四十年代末,他在伦敦获得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之后,转入了社会学研究。五十年代开始曾先后在伦敦经济学院、温哥华的西门·费雷塞大学和布赖顿的萨赛克斯大学的社会学系任教;1967年至1971年任英国社会学协会主席;1974年8月在第八届世界社会学大会上被选为国际社会学协会主席。早在五十年代初,博特莫尔就开始从事对马克思社会学思想的研究。1956年发表了池的初步研究成果——《卡尔·马克思关于社会学和社会哲学的论述》。这本书出版后影响极大,1961年和1963年两次再版1965年至1978年十三年内十次重印其后(?)十多年里  相似文献   

7.
据苏联《社会学研究》杂志1985年第1期报道,1984年秋,英国、匈矛利、意大利、波兰、苏联、美国、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八个国家的社会学家参加了国际社会学协会第21届研究委员会的工作,苏联科学院苏联建筑师协会和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和工业生产组织研究所负责上述国家座谈会的筹备工作。讨论会的议题为:“城市与城市住宅结构形式的发展:理论、实践经验、前景”。围绕这一中心议题,与会代表与研究委员会的来宾们还讨论了“城市的发展和社会调整的理论模型与结构”、“城市与邻区的社会经济关系”等题目。代表们通过了联合公报,规定了下列课题为目前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向:1)地区共同体、城市和国家:现状与前途,2)经济、社会和生态过程在地区发展中的相互关系,3)新技术对都市化和迁移过程的影响,4)城市改革与居民参加这一改革,5)人造(城市)环境的社会意义,6)城市和地区的规划及管理。  相似文献   

8.
1824年,法国作家奥古斯特·孔德在近代史上首次使用"社会学"这个术语,他的《实证哲学教程》于1838年出版."社会学"一词取代了在此之前广为使用的"社会物理学"这个旧概念.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埃米尔·迪尔凯姆在波尔多大学讲授社会学课程.后来他在巴黎大学神学院任职时,联合一批有才华的社会学家在1898年创办了《社会学年鉴》.德国社会学的最初兴起是由社会政治协会倡导的.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该协会的会  相似文献   

9.
王宁 《社会》2022,(6):46-56
<正>一、社会学的中国化:从1.0版到2.0版中国社会学家从民国时期起就呼吁社会学的本土化或中国化,吴文藻、潘光旦、孙本文、费孝通等一批社会学家还身体力行,积极参与社会学本土化建设。以吴文藻和费孝通为代表的社区研究学派的本土化研究成果还得到马林诺夫斯基的赞誉。1中国社会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呼吁社会学的本土化,是基于大学的社会学专业教育面临缺乏本土教材、本土案例和资料以及基于本土田野调查的本土化理论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苏联社会学协会总结工作和改选代表会议1983年2月1—2日在莫斯科举行。271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他们代表着7,863名个人会员和976名集体会员。在这些代表中有12名科学院院士、高等教育机关的188名教授、副教授、56名工厂社会学工作者和一大批党务工作者。苏联科学院副院长、科学院院士П.Н.费多谢耶夫致开幕词,他特别强调了在研究共产主义建设现阶段最迫切的问题时苏联社会学家所负的责任。Х.Н.莫姆江代表苏联社会学协会理事会作了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11.
苏联《真理报》(1983年9月23日)刊载苏联社会学协会主席团成员A.兹德拉沃梅斯洛夫教授撰写的《社会学:问题和前景》一文,摘译如下: 今天,不经常注意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解决经济实践、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改善思想教育工作的具体问题是不可想象的。换句话说,苏联社会科学家,包括社会学家必须积极地参加解决生活提出的各种任务。近年来,社会学的一些部门(劳动社会  相似文献   

12.
《费孝通和革命中国的社会学》一书既是今日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的传记,又是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记录。该书从费孝通年轻时在苏州的经历起,一直写到他在1957年由于倡导社会学的重新制度化而被剥夺了其颇有影响的地位。书中追溯了这一“热情奔放的”人物的思想变化:他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是一位不问政治但颇有进取心的学者,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日本侵华和中国国内战争时期),也被卷入中国的政治。五十年代,费孝通成为一名献身于社会科学的斗士,并使自己成了不受政府宠爱的人。通过分析费孝通在上述不同时期的作品,阿库什评述了费的社会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据苏联《社会学研究》1990年笫12期报道,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博士、教授Ф.P.菲利波夫于1990年9月7日病逝,享年66岁。弗里德里希·拉斐洛维奇·菲利波夫从1974年起在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担任社会结构研究室的领导工作。他不仅在科研工作中做出了贡献,还为《社会学研究》杂志的创办尽了一  相似文献   

14.
此文的作者乔治·锐查(George Ritrer)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社会学教授。1975年在《美国社会学家》刊物上发表了这篇文章。当时这篇文章曾在美国社会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回响。锐查本人也因此名声鹊起。这篇文章虽然发表于十多年前,但他运用范式的概念对杂乱无章的社会学理论起了归类作用,不能不说是匠心独运。这篇文章的意义还在于告诫社会学家不要死抱自己的理论,要善于研究他人理论的长处来共同建设这门学科。他同时还澄清了对各种社会学方法滥用于社会学理论的现象。本文原长20,000字,现节为7,000字  相似文献   

15.
旧中国的社会学团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2年,由社会学家余天休发起组织的“中国社会学会”在华北成立。这是自十九世纪末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以后,在我国出现的第一个社会学团体。学会出版了《社会学杂志》(双月刊)。由于当时国内社会学者甚少,参加者寥寥无几,成立不久就无形消散。这是中国社会学家致力于组织专业性学会的第一次努力,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尚未具备,因而半途夭折了。事隔数年以后,随着一批留学欧美国家的中国社会学者陆续学成归来,社会学著作在国内的出版逐年增加,社会学也逐渐由少数大学的科目,推广到一般大学课程,由大学选教科目进而为专设学系,在大学里取得了一定的地位。这样,组织社会学团体的想法在南方一批社会学教授中间开始酝酿起来。直到1928年,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个想法才得以实现。是年9月6日,社会学家吴景超博士访美回国来到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孙本文为吴洗尘,遍邀上海各大学及在沪的社会学教授聚会,借此机会共同商议有无组织社会学学术团体的可能。席间,有孙本文、吴景超、吴泽霖、应成一和钱振亚等人提议组织一个地区性的社会学协会,结果获得全体赞成,决定成立“东南社会学会”,并创办《社  相似文献   

16.
苏联从六十年代中期起基本上形成了社会学领域的现行科研机构体系.苏联科学院和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内有68个社会学方面的部、组和实验室.在国内高等院校中,社会学实验网扩大了;在许多多科大学和经济院校中,都为未来的哲学家、新闻工作者、法学家、经济学家开设了应用社会学的专门课程.应该承认,苏联社会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水平和研究水平很不适应当代的要求.一些社会学家小组在地方上进行的应用性的研究往往计划不周,犯经验主义的毛病,没有提高到进行深刻的原则性总结的高度.在社会学家的工作中,迄今仍未充分有效地运用计量方法、数学方法和现代计算技术.  相似文献   

17.
公共的张力:从拯救社会学到公共社会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西方社会学的一次重新定向,公共社会学由美国社会学家布洛维于2004年提出。本文以社会学现代的危机和拯救为视角,探讨社会学不同时期对公共的追求,以及社会学家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的张力。  相似文献   

18.
经济社会学是在经济学和社会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 ,依循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双方共同关注题材的研究轨迹 ,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学和社会学在经济社会学发展过程中所打下的深刻烙印。可以说 ,经济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罗伯特·埃兹拉·派克(Robert Ezra,Park 1864—1944),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曾任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自从斯莫尔(Small.A.W)创芝加哥学派起,即由派克、步济时(Burgess)等人共同合作,建立了美国中部社会学研究的学术中心,使芝加哥学派在本世纪初声誉斐然。1932年9月,派克受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聘请来华讲学。在此期间,他举办  相似文献   

20.
20年前,即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出一声响亮的号召:中国的社会学要赶快补课。尽管伟人离开我们已经两年了,但社会学工作者们不会忘记他对中国社会学所作的历史贡献。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中国社会学的今天。新中国建立后,各方面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然而,太阳上还有黑子。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一个不如人意之处就是很快就把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社会学取消了。先是解放初的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后经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终将社会学一棍子打入了冷宫,几乎所有的社会学家被打成右派。20年前小平同志的号召,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