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析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与儒家音乐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音乐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乐论的正统,他强调"乐教"的作用,认为音乐可以感化影响人们的心灵,可以易风俗、善民心.文章试图从儒家的"以乐育人、以乐树仁"的美学思想论述入手,分析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与儒家美学思想的关系,阐述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对目前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儒道两家的哲学美学观对中国音乐审美观念和风格的形式发展有重大影响,儒家音乐思想是入世的,道家音乐思想是出世又入世的,儒家主张"乐以载道"、"乐与政通",道家所长"大音希声"、"通神养生";儒家追求"中和、善美",道家追求"自然、希声",儒道互补的音乐美学思想构成了中国绵延不绝的民族和谐之音。  相似文献   

3.
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对我国古代音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形成于孔子,发展于孟子,成熟于荀子,至汉代《乐记》而集大成,并定型。儒家充分肯定音乐的社会功能,视音乐为道德教育的手段,主张礼、乐配合治人治国,提倡礼、乐和谐观,崇雅斥郑,反对变革。由此形成了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的审美原则和美善统一的音乐美学观,这对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冯振琦 《南都学坛》2001,21(5):13-14
汉代是封建社会的兴盛发展时期 ,而汉代的乐舞技艺已达到出神入化、引人入胜的境界。反映在音乐美学方面主要有 :一是总结先秦融汇各家 ,既有以道家音乐美学思想为基础 ,糅合儒家、阴阳家的《淮南子》 ,又有以儒家音乐美学为基础 ,糅合各家思想的《乐记》 ;二是明显地阴阳五行化 ,既出现了《乐记》中的成熟形态的“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又出现了乐纬、《白虎通》的神秘繁琐的谶纬神学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黑格尔音乐思想哲学内涵及美学特质两方面的分析阐释,试图通过美学作为其哲学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一理论前提,挖掘在他的音乐思想中两者的辩证同一关系。探讨"理念"(精神性)与音乐艺术之间的内在性。  相似文献   

6.
儒家音乐观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核心。中国传统音乐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形成了重和合、追求中和之美、重人格修养而不重表演、重情感而轻技巧的特点 ,这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儒家音乐观的局限 ,使得中国传统音乐相对地较不重视对音乐本体规律的研究 ,使中国音乐不可避免地带有非独立性和发展不充分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魏晋时期,在玄学兴盛的两百余年中,作为一种主流的社会思潮席卷当时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样对魏晋音乐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玄学思潮浸润下,魏晋音乐以道家思想为旨归,强调音乐"和"的本质特征,造就了一代音乐作曲、演奏名家群体,凸显充满玄学风格的经典音乐作品的独特艺术个性,同时也反映出魏晋玄学思辨对构建和发展中国古代美学理论作出的弥足珍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音乐美育思想及其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美育思想十分丰富。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备受中国儒家的重视,他们视音乐为道德教化的理想手段,甚至认为音乐美育还有淳化社会风气、和谐社会的作用。但由于过多地强调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也使音乐美育带有一定的缺陷。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也影响到我国音乐文化的变革,在实践的摸索中,中国近代的音乐美育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向,中国的有识之士顺应时代的要求,引进了西方的美育思想,并将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1978年以来的二十多年里 ,我国的古代音乐美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有资料的整理和史的研究 ;有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探讨。重点阐发了儒、道两大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还进行了中、西比较。这些研究 ,从内容和体系两方面为建构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音乐社会身份的厘定,是学术界较为缺少研究热度的一个问题.以传统音乐观念及理论为考察对象,从中抽取传统音乐本身社会角色演变的痕迹,在描画这一流变轨迹的同时挖掘深层次的哲学、美学支撑,是切入的主要思路.中国传统音乐社会身份的变革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神灵音乐"向"人伦音乐"的转变,即上古神灵崇拜意识下的神性音乐到先秦、两汉儒家"礼乐"观;其二,魏晋六朝以"声无哀乐"论为代表的音乐理性的建构,以及由此对原始儒家"人伦音乐"的革新.  相似文献   

11.
嵇康玄学落实了“自然”一语的生命内涵 ,在此基础上 ,他论证音声之和来自生生之气的和谐 ,也表征着生生之气的和谐 ,音乐境界是和心与和气交相映发的体验之境 ,在和气为天和 ,在和心为至乐。嵇康关于音乐之体和音乐境界的辨析提供了一套崭新的论乐模式 ,这是对传统儒家乐论的反拨 ,反映出魏晋玄学思辩对于发展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是中国音乐美学的终极目标。加强对中国传统音乐"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明晰中国哲学思想与音乐的关系。本文从"典籍"和"思想家"两个方向出发,回顾了中国传统音乐思想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音乐中"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天人合一"将主体与客体整合,是音乐与审美的合一...  相似文献   

13.
“和”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 ,无论是道家 ,还是儒家 ,对“和”都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在哲学上的剖析 ,并且 ,都有着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纵观先秦各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不难看出 ,先秦时产生与定位的“和”的音乐美学思想 ,已为秦后来的音乐美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影音乐美学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历史梳理,论述了中国电影音乐的美学功能:人类的情感是表现音乐的源泉,音乐能给人们心灵以最深刻的情绪与情感变化体验;人类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也是其获得自我确证的一种方式;电影音乐是通过影视艺术音画结合的途径使人们可以更直观地感知和体验内心情绪及情感变化,在实现自我确证的同时,也实现了画面与音乐所表达情感的相互确证。因此,这也使电影音乐的审美情感活动更易于为广大观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有着传统的文艺思想和美学理论."意境"是我国古典艺术美学思想中很重要的审美范畴.中国音乐讲究"传神"、"气韵"和"情意",情意中的"意"就是指"意境".在中国钢琴音乐中,最能体现中国文化传统和美学思想的就是"意境"的塑造与表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和充满音乐灵境的作品.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钢琴音乐创作呈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同时也体现了新一代作曲家们的美学追求,达到了诗境、情境、画境、意境与钢琴音乐语汇及技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嵇康音乐美学的本体论思想。指出嵇康的音乐本体论的核心是“和”。嵇康在批判儒家的音乐美学本体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声无哀乐论”。  相似文献   

17.
儒家音乐思想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审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音乐观和儒家集大成之作《乐 记》,并由此顺流而下,全面观览,去伪存真,我们就可以正确地把握儒家音乐思想对后世音乐文化的影响和正确地继 承传统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8.
孔子认为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善和美。老子的“大音希声”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一个著名论点,墨子的非乐观,对音乐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是不够全面的。上古“取和去同”的音乐美学思想,正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美学思想。作为现代人,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时代的变革、发展、开拓出新的美学思路。  相似文献   

19.
《诗经》是中国美学精神的源头之一,不仅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一部配乐歌词之集,为人们感受、理解中国音乐架起了沟通桥梁,彰显着中国音乐的中国气派、中国精神、中国风格,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等美育价值。《诗经》作为礼乐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蕴藏着丰富的乐器、歌词等传统文化资源,跟今天的时代发展所需高度契合,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主题。因此,挖掘《诗经》中的音乐美育价值,不仅对于促进音乐领域的文化自信意义非凡,而且有利于促进中国人的精神强大起来、心灵美起来、创造活力激发起来及大力加强美育工作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传统音乐千百年来的演变过程中,从中国传统音乐存在的整体状况来看,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 的音乐关学思想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始终起着某种潜在的主导作用。中国音乐审美中对简淡、自然、内涵等的追求, 无不与道家学派所提倡的“有与无”,“大音希声”,“无为与自然”等音乐美学思想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