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记     
<正> 这帧照片,是《文史哲》杂志社初期工作人员的一次合影,它是越三十一载而今仅仅幸存的一张,它的幸存又是大大有赖于热爱《文史哲》的一位有心者的。《文史哲》杂志社是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植根萌芽茁壮成长的。老社长、主编华岗同志倾注他的  相似文献   

2.
《文史哲》1984,(4)
<正> 山东大学已故校长、党委书记华岗同志是一位著名学者,也是党内一位卓越的理论宣传工作者。他担任过团中央宣传部长、党中央组织局宣传部长、《新华日报》总编辑等职务,由于长期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五十年代的《文史哲》在华岗同志的领导下,对繁荣新中国的学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曾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文史哲》1993,(6)
<正> 1993年12月26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领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更好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杜会主义,我们在这期《文史哲》上开辟“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专栏,发表了樊瑞平、何中华等先生的7篇文章。今年6月9日,是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史学家、山东大学前校长、《文史哲》的主要创办人之一华岗同志诞生9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对山东大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华岗校长,本期发表了林默涵同志为《华岗传》写的序言。  相似文献   

4.
<正> 《文史哲》创刊于1951年5月,今年是创刊三十五周年。三十五年来,《文史哲》在推动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走过一些弯路。回顾《文史哲》走过的道路,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后办好《文史哲》,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是很有意义的。《文史哲》创刊的时侯,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当时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正在蓬勃兴起,解放后的新山大也是一片生机,教师们以极高的政治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并力图用马列主义指导教学和科学研究,为繁荣国家的文化教育事业服务。为了推动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华岗同志的倡导和支持下,创办了《文史哲》。  相似文献   

5.
《文史哲》2021,(3):2+257-258
<正>—1951年5月1日,《文史哲》杂志创刊。新成立的《文史哲》杂志为同人刊物,由华岗任社长,杨向奎任主编,山东大学文史两系著名学者陆侃如、冯沅君、高亨、萧涤非、杨向奎、童书业、王仲荦、张维华、黄云眉、郑鹤声、赵俪生等构成了最初的编辑班底。1950年代的山东大学"以不守旧、趋时而著名",这一特征也鲜明地体现在《文史哲》杂志上。—童书业在《文史哲》1951年第2期发表《中国封建制的开端及其特征》,提出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西周的观点,在学术界拉开了旷日持久、影响深远的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大幕。  相似文献   

6.
解放初期任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文史哲》杂志社第一任社长的华岗同志 ,是一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坚贞不渝的共产党员 ,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理论家 ,卓越的教育家。值此华岗同志百年诞辰之际 ,为了深切缅怀其一生的光辉业绩 ,本刊编发这组文章  相似文献   

7.
史若平 《文史哲》2003,(3):11-14
解放初期任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文史哲》杂志社第一任社长的华岗同志 ,是一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坚贞不渝的共产党员 ,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理论家 ,卓越的教育家。值此华岗同志百年诞辰之际 ,为了深切缅怀其一生的光辉业绩 ,本刊编发这组文章  相似文献   

8.
解放初期任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文史哲》杂志社第一任社长的华岗同志 ,是一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坚贞不渝的共产党员 ,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理论家 ,卓越的教育家。值此华岗同志百年诞辰之际 ,为了深切缅怀其一生的光辉业绩 ,本刊编发这组文章  相似文献   

9.
《文史哲》1956,(3)
(一)引言华岗这个“学者”是冒牌的,最近国内报刊已有人开始对他进行揭露了。华岗在山东大学这几年的活动中,他的确把自己装扮成个“学者”,尤其自命为是个近代史的“学者”。他所以这样,是由於他印行过三两本近代史方面的著作的缘故,而其中成为华岗最大资本的是“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下简称“华书”)这本书了。华岗这本书,我们应该承认它对读者的影响是不小的;因为从其印刷  相似文献   

10.
乔幼梅 《文史哲》2003,5(3):8-11
解放初期任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文史哲》杂志社第一任社长的华岗同志 ,是一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坚贞不渝的共产党员 ,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理论家 ,卓越的教育家。值此华岗同志百年诞辰之际 ,为了深切缅怀其一生的光辉业绩 ,本刊编发这组文章  相似文献   

11.
<正> 我跟华岗可以说是同时代的人,但在年龄上他比我大十来岁。我和他接触较多是解放战争中在香港那一段时期。当时我在香港担任党办的《群众周刊》的编辑工作。华岗是《群众周刊》的创办人之一,我们要他写稿,记得他用林石父笔名发表了不少文章。同时他又参加中共香港工委的工作。香港工委是直接受党中央领导的,他除担任工委的工作之外,还进行研究工作,写了好几本书。那时在香港出版书并不容易,特别是革命的书。香港有个“海燕书店”是我的一个朋友开的,他要我给他出些主意,我给他订了个出书计划。“海燕书店”本是专出文艺书籍的,我建议也可以出些广大青年需要的社会科学书籍,这样我就介绍“海燕”的经理去认识华岗。我告诉他,华岗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著作很多。后来华岗的好几本书都是在“海燕”出版的。解放后我只在北京见到华岗一次,是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的时候。我们相见甚欢。但自那以后就再也没  相似文献   

12.
葛懋春先生1951年从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并留校任教后,协助著名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华岗,以《文史哲》为阵地,大力促进学术繁荣。"文革"后,葛先生全身心投入史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积极推动对史学理论学科对象、任务和体系的讨论,所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一书以思想性见胜。他最重要的一个思想,是把史学概论的对象限定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他还非常重视对中国近现代史学理论史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在他的领导下,20世纪80年代的山东大学历史系成为学界瞩目的史学理论研究重要基地。此外,葛先生又是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思想史的一般理论方法、先秦诸子、五四时期思想思潮,是他集中研究的三个领域。  相似文献   

13.
改版寄语     
《文史哲》2002,(1)
2001年,《文史哲》走过了她历史上的第一个五十年,在这一年里,她在北京庆祝了自己的 50岁生日,回顾了自己既年轻又漫长的历史。    《文史哲》创办于 1951年 5月,创办之初,是以同仁刊物的身份出现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山东大学文学院和历史研究所的一部分教师,热情很高,认为要发展和繁荣学术,必须有一块发表学术论文和交流心得的园地。于是决定创办《文史哲》杂志,成立了杂志社,推举山东大学校长华岗任社长,陆侃如、吴富恒任副社长,杨向奎任主编,童书业、王仲牵、赵俪生、吴大琨、殷焕先、卢振华、孙思白、…  相似文献   

14.
<正> 关于五四时期历史人物研究的研究概况,以及重要人物的个案研究,我已在《十年来五四时期历史人物研究述评》(载《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6期)和《五四时期历史人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文史哲》1991年第2期)两文中作了评述。现再就五四时期历史人物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评述。这里所说的理论问题,并非一般人物评价中的理论问题,而是五四时期历史人物研究中带有理论色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孙基林 《文史哲》2005,(5):27-30
2005年10月8日,是中国现代杰出诗人、山东大学校友臧克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文史哲》创刊半个世纪以来,得到了臧克家先生深切的关怀和鼓励,他长期担任《文史哲》编委、顾问,经常为《文史哲》审读稿件、推荐青年作者,每次回母校他总是要到《文史哲》坐坐,在《文史哲》庆祝创刊50周年的时候,他欣然命笔题词“高枝独秀”,高度评价《文史哲》在学术界的地位、鼓励《文史哲》同人再接再厉……。为了缅怀和纪念臧克家先生,我们特以“传统、时代与诗歌创作”为题组织了这次学者笔谈。诗人臧克家从传统中走来,又沐浴了五四新文化的风雨,他的艺术创作生涯历经几个不同时期,始终保持着与时代的紧密联系。丁尔纲先生的文章纵论古今,肯定了臧克家的创造,确立了臧克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认为臧克家承前启后,是中国特色新诗的新起点的奠基者和开路人;孙基林教授的文章,则从诗人经验与记忆的创作论角度,采用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说了诗人臧克家的乡村情结和诗作的乡村意象;蒋登科教授的文章从创作动力的角度,指出了诗人两种鲜明的表现姿态,即批判与顺应;李掖平教授的文章,则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实语境与臧克家诗歌的本质联系及其艺术的写实价值……视角不同,观点各异,读来给人许多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丁尔纲 《文史哲》2005,(5):22-27
2005年10月8日,是中国现代杰出诗人、山东大学校友臧克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文史哲》创刊半个世纪以来,得到了臧克家先生深切的关怀和鼓励,他长期担任《文史哲》编委、顾问,经常为《文史哲》审读稿件、推荐青年作者,每次回母校他总是要到《文史哲》坐坐,在《文史哲》庆祝创刊50周年的时候,他欣然命笔题词“高枝独秀”,高度评价《文史哲》在学术界的地位、鼓励《文史哲》同人再接再厉……。为了缅怀和纪念臧克家先生,我们特以“传统、时代与诗歌创作”为题组织了这次学者笔谈。诗人臧克家从传统中走来,又沐浴了五四新文化的风雨,他的艺术创作生涯历经几个不同时期,始终保持着与时代的紧密联系。丁尔纲先生的文章纵论古今,肯定了臧克家的创造,确立了臧克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认为臧克家承前启后,是中国特色新诗的新起点的奠基者和开路人;孙基林教授的文章,则从诗人经验与记忆的创作论角度,采用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说了诗人臧克家的乡村情结和诗作的乡村意象;蒋登科教授的文章从创作动力的角度,指出了诗人两种鲜明的表现姿态,即批判与顺应;李掖平教授的文章,则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实语境与臧克家诗歌的本质联系及其艺术的写实价值……视角不同,观点各异,读来给人许多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蒋登科 《文史哲》2005,(5):30-31
2005年10月8日,是中国现代杰出诗人、山东大学校友臧克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文史哲》创刊半个世纪以来,得到了臧克家先生深切的关怀和鼓励,他长期担任《文史哲》编委、顾问,经常为《文史哲》审读稿件、推荐青年作者,每次回母校他总是要到《文史哲》坐坐,在《文史哲》庆祝创刊50周年的时候,他欣然命笔题词“高枝独秀”,高度评价《文史哲》在学术界的地位、鼓励《文史哲》同人再接再厉……。为了缅怀和纪念臧克家先生,我们特以“传统、时代与诗歌创作”为题组织了这次学者笔谈。诗人臧克家从传统中走来,又沐浴了五四新文化的风雨,他的艺术创作生涯历经几个不同时期,始终保持着与时代的紧密联系。丁尔纲先生的文章纵论古今,肯定了臧克家的创造,确立了臧克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认为臧克家承前启后,是中国特色新诗的新起点的奠基者和开路人;孙基林教授的文章,则从诗人经验与记忆的创作论角度,采用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说了诗人臧克家的乡村情结和诗作的乡村意象;蒋登科教授的文章从创作动力的角度,指出了诗人两种鲜明的表现姿态,即批判与顺应;李掖平教授的文章,则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实语境与臧克家诗歌的本质联系及其艺术的写实价值……视角不同,观点各异,读来给人许多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李掖平 《文史哲》2005,(5):31-34
2005年10月8日,是中国现代杰出诗人、山东大学校友臧克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文史哲》创刊半个世纪以来,得到了臧克家先生深切的关怀和鼓励,他长期担任《文史哲》编委、顾问,经常为《文史哲》审读稿件、推荐青年作者,每次回母校他总是要到《文史哲》坐坐,在《文史哲》庆祝创刊50周年的时候,他欣然命笔题词“高枝独秀”,高度评价《文史哲》在学术界的地位、鼓励《文史哲》同人再接再厉……。为了缅怀和纪念臧克家先生,我们特以“传统、时代与诗歌创作”为题组织了这次学者笔谈。诗人臧克家从传统中走来,又沐浴了五四新文化的风雨,他的艺术创作生涯历经几个不同时期,始终保持着与时代的紧密联系。丁尔纲先生的文章纵论古今,肯定了臧克家的创造,确立了臧克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认为臧克家承前启后,是中国特色新诗的新起点的奠基者和开路人;孙基林教授的文章,则从诗人经验与记忆的创作论角度,采用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说了诗人臧克家的乡村情结和诗作的乡村意象;蒋登科教授的文章从创作动力的角度,指出了诗人两种鲜明的表现姿态,即批判与顺应;李掖平教授的文章,则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实语境与臧克家诗歌的本质联系及其艺术的写实价值……视角不同,观点各异,读来给人许多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 《文史哲》1983年第5期刊登了陈乃圣同志的文章《论Ⅰ(v+m)与Ⅱac、Ⅱbc的交换问题》。文章评论了国内几种有关的论著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提出了作者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陈乃圣同志对别人的评论大部分是正确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他本人也未能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3年第5期刊登了陈书生同志的文章《关于Ⅰ部类和Ⅱ部类的交换图式问题》,内容与陈乃圣同志的相似,并对别人的有关论著也提出了不同意见。但陈书生同志把第Ⅰ部类区分为两个分部类,并以此作为他立论的根据,却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20.
《文史哲》2017,(5)
<正>《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专刊》是2003年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开始编辑出版的同仁学术著述丛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迄今已推出七辑34种46册,从一个角度展示了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厚重深沉的传统特色,是继往开来的重要标志。现将新出版的第七辑8种介绍给读者,以资参考。《宋辽夏金经济史研究》(增订本)乔幼梅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