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儿子与情人》的女性悲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尝试回避对《儿子与情人》的常规性文学评论,从女性视角出发,对英国现代作家劳伦斯的自传小说《儿子与情人》进行全新分析。  相似文献   

2.
自我的崛起:论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在其小说中成功塑造了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共通之处在于都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追求自我的独立和完善.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女性的日渐独立和自我崛起,既是英国女权运动的激励,也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的时代必然性.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描绘,劳伦斯表达了他对时代女性的关注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王琼 《江淮论坛》2007,(3):171-175
致力于以修复、重建两性关系以拯救世界的英国作家、“预言家”劳伦斯,无论其创作动机、动力、源泉都与女性息息相关,女性观在其创作中尤其是小说创作地位非常重要。在其早期创作中,从迷恋、同情、理解、批判、支持她们走新生之路,到贬抑、控制、征服、要求她们做无条件的服从者,退变过程还是非常清晰的。对此加以分析并批判,有助于理解劳伦斯小说的深层次内涵,并给予其创作以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4.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研究生态的伦理价值和人类对待生态的行为规范的学科.从生态伦理现的核心概念入手,具体探讨劳伦斯作品《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展现了劳伦斯超前的生态伦理价值现.劳伦斯深刻意识到现代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性的扭曲,造成了社会无爱的精神荒原,并希望通过男性与女性以及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精神需求,达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理想平衡,以便走出社会荒芜的精神现状,从而凸显劳伦斯生态伦理现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人的价值不仅是哲学家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是文学家笔下的永恒主题.劳伦斯的小说中蕴含着他的"存在"理论.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在努力实践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探讨<虹>中的女性人物,认为劳伦斯无论在作品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在经历一场情感历险,都在寻求人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叙事文体的角度,通过对劳伦斯小说文本的分析,尝试以一种新的视角和准确性,阐明劳伦斯小说叙事文本中存在的变异,即劳伦斯叙事文体中的圣诗。论文也表明,由于圣诗所发挥的隐喻性作用,人们才得以理解劳伦斯作品中那难以言述的可称之为未知世界的原始之境,而这些恰好构成了劳伦斯作品的核心意蕴。  相似文献   

7.
劳伦斯在小说《狐》中,塑造了一个性意识觉醒的雌丈夫形象——玛奇。在男性魅力的感召下,摆脱了女同性恋性质的畸形人际关系的玛奇,尚未来得及细细品尝正常的异性爱带来的欢悦,就陷入了更大的生存困境——受制于父权社会,被迫成为失语症患者。这富有反讽意蕴的形象,反观出女性从叛逆到回归的悲剧性生存状态以及女性抗争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8.
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诗歌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劳伦斯撰写的第一本诗集《爱情诗及其他》,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年所著,由后人遍选的《更多的三色堇》和《最后的诗篇》两部诗集,死亡一直是劳伦斯挥之不去的主题之一。然而,越是读到最后人们越会发现劳伦斯笔下的死亡从无限哀怨的怅惘,逐渐转变成视死如归的坦然和坚定,以至于到最后期待死亡带来生命的重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劳伦斯不同时期的死亡诗歌,从而把握其对死亡的哲思。  相似文献   

9.
李皎 《阴山学刊》2011,(2):47-51
劳伦斯的巨作《儿子与情人》是以半自传体的形式来描述劳伦斯的早期生活经历以及他和父母之间微妙的关系。从叙事聚焦角度看,《儿子与情人》采用了聚焦转换的手段,也就是说,劳伦斯主要采用零聚焦并适当采用了内聚焦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D·H·劳伦斯的名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一部颇受争议的书,然而其主题却是严肃而深刻的。本文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挖掘书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在自然领域,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社会领域,反对阶级歧视,并声援处于边缘的弱势群体——女性。  相似文献   

11.
颜绍梅 《学术探索》2004,(12):116-119
作者主要对云南女子职业教育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勾划,并对其办学中的得失进行了总结,同时针对云南实际,提出发展云南女子职业教育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妇女参政权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妇女参政权的获得预示着男女基本权利的平等,目前,我国妇女参政权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有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参政权的重要性,在社会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妇女就业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水平以及就业政策结构是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妇女就业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相继颁行一系列的妇女就业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在描述我国妇女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政策加以归纳和整理。同时,立足国情,选择性地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为我国现有的政策体系的扩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D.H.劳伦斯在小说《儿子与情人》中,通过批判现实主义手法描述了主人公保罗的爱情悲剧和家庭悲剧,揭示了英国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及人类和谐生存状态的破坏。同时,作为一个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探索了人的潜意识及如何在现代文明中构建和谐生存之道。劳伦斯认为,人类只有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的关系、重建两性之间和谐、自然的关系,才能克服现代文明社会带来的弊端,实现生存状态的和谐。劳伦斯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探索不仅为同时代人提供了获得救赎的全新思路,在当今呼唤和谐社会的时代,仍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自产生以来,政治伊斯兰对中东国家妇女地位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人认为,政治伊斯兰对中东国家妇女地位主要起消极影响。但从大的历史跨度来看,中东国家妇女地位总体呈上升趋势,并没有因为政治伊斯兰的兴起而明显下降。事实上,政治伊斯兰与中东国家妇女地位的关系是复杂的,其中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和不确定性影响,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6.
王晓丹 《学术探索》2011,(4):99-102
191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创刊的《妇女杂志》,坚持致力女性自身发展的办刊宗旨,以丰富的内容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社会风采,成为中国历史上发行时间最久、影响力最大的女性杂志之一。它所塑造的中国近代都市新女性形象,使我们看到近代都市女性的身体意向、生活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建构与变化。研究《妇女杂志》既是对妇女发展历史的回应,又是对妇女发展未来的一种关切。  相似文献   

17.
苏青将女性生理层面上应该获得的权利置于文化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之上,标志着女性解放由五四的"女儿世界"进入了纯粹的"女人世界"。研究苏青,一方面是找回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失踪者",一方面是给当下女性文学创作和研究提供一个凝视肉体的写作参照。  相似文献   

18.
清代闺秀的诗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一个盲点。而女性诗论和论女性诗,是清代文学批评富有特色的新内容。此期女性在明清思潮的影响下,采用重释儒家文化的策略,突破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的束缚,确证闺秀诗歌的合法性,张扬女子创作的积极意义。而我们也应看到,清代女性诗论的一个独特现象,是依然羁縻于四德之下,以德正才,敛才以合德;论诗高标合乎风人之旨、温柔敦厚等原则,尊奉儒家诗教,体现出比男性论者更为严格的道德自律性。尽管一些女性论者参与了清代主流诗学关于性灵和学问等核心问题的讨论,但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对脂粉气的有意规避,体现出在主流诗学中,女性的身份特征是遭否定的,女性论者的意识中也存在自我身份否定的现象。在晚近时期,这一现象出现转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意义的妇女解放运动 ,始于戊戌变法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形成高潮。这一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先驱批判妇女问题上的封建专制思想 ,倡导妇女解放的新观念 ,提倡并兴办女学 ,组织女子军参军参战 ,进而以政党和妇女社团为依托 ,谋求妇女参政 ,把妇女解放运动与社会革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使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明清云南妇女生活研究》一书进行了客观评价。认为《明清云南妇女生活史》是部具有多学科研究视野和背景、资料翔实、严谨求实的著作 ,填补了云南妇女史研究的空白 ,是云南妇女史研究中的创造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