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世纪的美国作家凯瑟、福克纳和海明威在创作中用原始主义来对比和批判现代文明带来的痼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现代人破坏自然的痛惜之情.作家们面对工业化与城市化带来的种种弊端,向往工业大潮冲击之前那种简单纯朴的传统的田园生活.作为现代环境疏离状态的回应,他们在作品中将时间和地域上向远逝的历史和偏僻的荒野转移,避开现代物质特征的生活和工业化的都市,体现委身于自然与环境的原始先民的高尚.当然,现代文明人渴望土著印第安人或化外之民那样委身于自然和环境的生活方式,退回到一种简单、干净的状态,只是一种理想,不可能成为现实,因为社会不可能倒转. 相似文献
2.
李奇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78-81
人类传统的道德思考对象通常局限于同世代的人类,这反映出人类道德关怀的生态缺失。为了在生态关注与道德关怀之间建立稳固的联系,需要对道德共同体的边界进行生态延伸。这种延伸表现在两个维度上:一个是时间维度,即道德考虑向人类未来世代的延伸,强调道德责任下的权利观。另一个是空间维度,即道德思考向动物的初步延伸,以及道德考量向整个自然的进一步伸展。对动物的道德思考打破了物种界限,是对动物权利的辩护;对自然整体利益的道德考量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的凸显,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3.
郭茂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
狩猎文化是以狩猎活动为中心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及其相关思想观念组成的文化系统。由于自然生态系统中野生动物资源的日益枯竭,有数千年历史的狩猎文化逐渐走向式微。狩猎文化在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均有表现。在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狩猎文学在新世纪出现了勃兴的局面,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朱有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
经济道德分为经济发展道德、经济运行道德和经济交往道德三层次。与此分别对应的利群、互利、利他三原则和效益结合速度、效率兼顾公平、局部协从全局、目前虑及长远、勤劳俭仆、公平竞争、循章协作、诚实守信、克己奉人、扶贫济弱、解困助危、敬老爱幼12准则即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5.
赵立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卢梭 ,在我国向来以政治学著称 ,其实他的政治学则出于伦理动机。因此 ,卢梭的道德学说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深入挖掘这个领域 ,我们发现剔除政治污垢的卢梭的道德关怀 ,更显出深刻的人文底蕴。卢梭以人性 (良知 )为根本 ,以自然 (平等 )为生命 ,以多数 (契约 )为原则 ,以至善 (非功利 )为品格的世俗化道德学说 ,不啻是身处功利汪洋包围中的现代社会的解毒剂 ,从而在现代化对人类对象化的强力解构面前 ,保守人类自身的表征和本真。 相似文献
6.
应当与是——从道德命令到道德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云驰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
现代伦理学特别是境遇伦理学实现了伦理思维由作为道德命令的应当到作为道德关怀的是之转变,这一转变的意义在于肯定道德领域的意志自由和拓展道德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7.
沈晓阳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6):26-29
生态关怀是指对自然生态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关爱之情。它是人类在与自然界长期共存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超越于狭隘功利主义的博爱之情,是一种非道德的道德情感,非宗教的宗教情感,非审美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8.
何历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
道德的基本特性是主观性。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道德与自我意识分不开,另一方面,道德与主体的实践经验及情感意志分不开。而道德理想主义是道德的越位,也是道德的"不在场"。道德理想主义的实践之所以都遭失败,就在于它把道德理想与政治实践直接挂钩,通过道德理想的意识形态化(或宗教化)从而既从形式上背离了道德,也最终在内容上发生了道德的异化。当然,道德理想主义由于它怀着对道德或道德理想的始终关注,因而也有它强盛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戴蕾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李斯特流传度较广的帕格尼尼练习曲第五首《狩猎》,其中很多的钢琴演奏技巧不乏“炫技”的嫌疑。根据音乐分析对实际演绎进行解读,可以论证出其虽具有“炫技”标志的演奏技巧,如手臂的飞舞、指尖的快速跑动、刮奏、双手交叉弹奏等,但实际都是为了音乐服务的,而并非人们想象中的“为了炫技”。 相似文献
10.
修文强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25-26
熊崇拜在史前时代普遍存在于东北亚、北美、欧洲等北半球北部地区,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学者关注。作为一种在史前狩猎社会普遍存在的图腾崇拜,必然与当时的环境和经济产生密切联系。作为萨满文化里重要的部分,有必要从萨满角度揭示熊成为部落图腾的关系。完整保留史前狩猎时期的经济模式和文化习俗的鄂伦春民族,是我们研究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刍议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元福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75-77
生态补偿机制是对生态环境的恶化的必然反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对生态补偿法理的分析,探讨了我国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战略思路以及在具体的补偿方式方法中应当着力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李智信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4):136-140
网格纹是新石器时代彩陶上非常流行的一种图案,反映的内容大致与远古时期网猎经济有关。中国甲骨文和汉族史料中有大量关于网猎和网崇拜的记载,藏族苯教中有崇拜“垛”的习俗,这些都是远古网猎文化的延续。 相似文献
13.
王紫零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6):103-108
伦理与法律是保护环境的两种主导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来说,道德伦理建设与法制建设同等重要,后者是制度层面的,是强制性的,前者是内心自觉的,是基础性的。如果单纯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量并不一定带来人们心理上对保护环境的认同,而只有得到人们普遍心理认同,只有这两种外在与内在性因素的同构与融合,才能切实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所以生态建设,要坚持依法治理和以德治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潘祥辉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1):91-95
与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生态法则一样,政治传播生态中也有一些生态法则在起作用。政治传播生态中的参与主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用生态学的理论来观照这种互动关系,可以总结为三个规律:相互依赖律、相互竞争律和相互适应律。只有对政治传播的这些法则有了充分了解,才可能理解政治传播的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重建政治传播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的道德与法律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紫零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03-108
伦理与法律是保护环境的两种主导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来说,道德伦理建设与法制建设同等重要,后者是制度层面的,是强制性的,前者是内心自觉的,是基础性的。如果单纯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量并不一定带来人们心理上对保护环境的认同,而只有得到人们普遍心理认同,只有这两种外在与内在性因素的同构与融合,才能切实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所以生态建设,要坚持依法治理和以德治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韩玉斌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2):9-12
狩猎文化是整个少数民族文化体系的灵魂所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首先应当从复兴少数民族的狩猎文化做起,其关键就是建立少数民族狩猎文化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少数民族居民是主体,积极参与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并可以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狩猎。 相似文献
17.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搜索体验,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社会的深刻变迁、相关法律与道德的不完善、网络的隐蔽性及网民自身的问题等因素是促使“人肉搜索”走向异端的深层次原因。应在法律与道德规范的完善、网民自律意识的培养、网络的有效管理、网络参与机制的健全、良好社会文化氛围的建设等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生态法基本原则体系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文轩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5):62-69
生态法的基本原则影响一国生态法的体系、内容和发展趋向,是衔接生态法的价值理念与法律制度的根本准则。生态法的基本原则体系应由生态优先原则、风险预防原则、受益者补偿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构成。在这一体系中,生态优先原则是目标性原则,风险预防原则和受益者补偿原则是构成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是程序性原则。这四项原则构成完整而自洽的体系,为生态法律制度的建构和完善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唯物史观和实践观为基石,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关系体系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要求人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把握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实践观强调人的主体作用,人的发展有利于对自然的保护,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反过来又有助于人类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要求在遵循客观规律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的同时,又要体现注重实践的原则,更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屈振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3):164-168
已敲响于虚实之间的生态文明警钟,预示着生态文明对人类幸福的重要意义。道德与法律是人类幸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支撑生态文明的两大支柱。而作为道德与法律在生态文明中的暗合,环境伦理与环境法在保障当代生态文明中具有重要作用,必须给予特别的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