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义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
《訄书》,是章太炎的代表作之一.这部理论著作初刻于维新变法之后,修订于他倡导反满革命之时.章太炎这一时期的宇宙观、社会观、历史观以及他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观点,在这部著作中得到了集中而系统的阐述.它的出版,曾经"轰震海内"、"风行一时",被当时报刊誉为"空前杰作".《訄书》凝炼精审,条理缜密.篇幅虽不算大,容量却异乎寻常.它文辞渊古,又时常夹杂一些由日文转译过来的西学名词,因此现代读者要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全书的精神实 相似文献
2.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任公《读陆放翁集》梁启超诗中所指当是《剑南诗稿》.其实不仅诗作,在陆游的所有著作中,无一不贯注其爱国思想.毛晋读《老学庵笔记》载“秦桧之杀岳飞于临安狱中,都人皆涕泣”一节,以 相似文献
3.
《两地书》所收书信中使用的称呼与署名有着微妙的变化 ,本文根据这些变化对鲁迅与许广平由师生、战友发展为恋人、伴侣的情感变化历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两地书》中,我们可以找到鲁迅和许广平爱情婚姻生活的脉络,倾听到他们对真爱的呼唤与回应,寻见那洋溢着他们在“携手共艰危”的战斗生活中产生的“以沫相濡”的诚挚爱情,以及“革命的爱在大众”的爱情理念时刻显示着博大的人的关怀。 相似文献
5.
王嘉良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4)
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严峻、坚毅、沉静的一面已为人们所熟知了;然而,作为一个并非超凡脱俗的有着复杂思想情感的普普通通的人,鲁迅的面貌又是怎样的呢?具体地说,表现在家庭、婚姻、爱情、日常生活中体现人的性格特征较为敏感的某些方面,鲁迅是持怎样态度的呢?我以为,沿着鲁迅和景宋的通信集《两地书》所提供的线索,去追踪鲁迅在爱情和家庭生活中的足迹,探索研究他作为普通人的生活和思想,可以敞开其性格中另一个重要的侧面。自然,《两地书》涉及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其中有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对改造旧中 相似文献
6.
王清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5(1):88-90
虞洽卿是中国近代史上很出名而又值得研究的人物,其研究状况长期不尽如人意。《虞洽卿简论》一文发表后,研究状况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与该文所具有的批判性、影响性、导引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杨经建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4):15-17
《白吟浪》由八百里洞庭的“水”文化浸润而成,这种带有对天(水)人关系的哲思,是作家的一种彻悟,表现的是对洞庭湖乃至大自然的敬畏。《白吟浪》在艺术美质上传承并修复了楚辞遗韵,一方面显示出在奇特迷离的浪漫境界所张扬的放旷高蹈的精神,另一方面它又是一曲关于生命的诗意歌谣,其中关于生命的隐喻和象征印证了楚骚艺术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 相似文献
8.
张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4)
王统照是“五四”时期一位多产的作家和诗人。在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我认为短篇小说《沉船》是富有特色的一篇。因此,探讨这篇作品,不仅对进一步认识作家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特色是必要的,而且对更好地继承发扬“五四”以来优秀的文学传统,也是会有裨益的。王统照的《沉船》不是作家随便涂抹的一篇文字,而是代表衷作家创作思想上的一个重大 相似文献
9.
刘宏起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1)
《三字经》简论刘宏起《三字经》是一本十分有影响的书。1990年10月,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英译《三字经》,当月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展出,同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三字经》选入儿童道德丛书之中,把它作为道德教育教材之一。又据1994年5月13日《... 相似文献
10.
韦元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2)
《克雷亨厄》简论韦元《克雷亨厄》(Clayhanger,1910)同它的两个姊妹篇《希尔达·莱斯韦斯》(Hldalessways,1911)和《这一对》(TheseTwain,1916)构成了《克雷亨厄》三部曲。这部小说无疑应被看作贝内特最重要的五镇... 相似文献
11.
欧阳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中国正处于鸦片战争的前夜。作为产生于这一特定时代的长篇小说《镜花缘》,对妇女才华的褒扬和独立人格的肯定、对封建末世社会弊端和浇薄世风的揭露和鞭挞,以及时由于社会生活中商业活动的日趋活跃而带来的观念的转变、知识分子价值选择的多元化趋势等诸方面的描写,无不反映出这一时代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2.
刘军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10-13
《晏子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历史小说集,其成书过程相当复杂,并非一人一时之作,是小说家者流汇编而成,其成书不会晚于秦统一六国。《晏子春秋》的素材既有历史实录,也有传闻轶事,甚至是夸饰虚构,但从总的方面来看,是以虚构为主而非实录。该书中的晏子是一个文学形象而非历史人物。《晏子春秋》作为我国最早的短篇历史小说集,具有故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突出、语言表现力强的特点,给后世文言小说以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杜宝元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1,(3)
汉代董仲舒,是著名的公羊学派经学大师,武帝初年“天人三策”的作者,他的思想和学说,历来受到封建儒学者的推崇,对后世影响很大。但是,在学术上对董仲舒的评价还是有歧异的。本文仅就他现存的著作集《春秋繁露》一书,拟作一点粗略的检视,以求有助于研究这个古代思想人物。 关于《春秋繁露》一书 的流传和编定 相似文献
14.
林润宣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3):38-40
《聊斋志异》是清初社会的形象史。它从吏治、科举等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出清初社会广阔的生活面貌,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形象历史。 相似文献
15.
唐逸毓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世界文学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曾多次被摄制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但由于对产生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缺乏了解和认识 ,不少读者和观众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未能正确的把握。本文根据马列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对作品的历史背景及其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以图对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及人物形象的丰富内涵作出较为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王庚年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
《白夜》是俄国著名作家费多尔·米哈依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早期创作阶段十分值得重视的作品。其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以及艺术风格,颇多新意,对于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期创作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朱维权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3)
近年来有的同志在评价诸葛亮时,对《隆中对》谈了许多好的意见,读后深受启发。本文拟专对《隆中对》作一简要评述,提出一些不同意见,冀在对诸葛亮的评价和蜀汉某些历史事件的理解上稍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刘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2)
晋常璩的《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志。它记载了公元四世纪中叶以前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以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的历史、地理,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一部重要的史籍。 (一) 《华阳国志》在中国方志编纂史上的地位常璩,字道将,出生于蜀郡江原县(治今四川崇庆县)的一个世家大族。灌县旧志谓常道将废宅在治南三十里,即今灌县太平公社一带,或有所本。其生卒年代无可考,生平事迹史书记载也很少。只知他少好学,后在成汉李势时曾任散骑常侍,掌著作,孙盛称之为“蜀史”。这个职务给了他接触大量文献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的方便,为完成《华阳国志》等著 相似文献
19.
卢永茂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6)
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民间文学遗产,总是以它瑰丽多姿的故事、流畅生动的语言、奇妙的想象和幻想、对事物的鲜明爱憎和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千百万读者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正是这样一部民间文学的优秀遗产。 《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我国有几种节译本,最早是文言译本,出版于1906年。这部故事集在我国流传很广,是广大读者喜爱的一种外国文学读物。但是,人们在阅读这部文学名著时,也常会碰到一些困难,妨碍正确认识它的思想艺术价值。本文想就有关这部作品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苏仲翔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中国史家,习称前后两司马。司马迁网罗文献,继承家学,是非当世得失之林,批判地总结古史,写成《史记》一书,自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为历代正史创立了“纪传表志”的体例,成为中国第一部通史。一千年之后,司马光出,直承《左传》,效法《汉纪》,把起自战国、下讫五代的千三百六十二年(公元前403——公元959)间事,按年记载。总为《通鉴》一书,自说:“因丘明(左传作者)编年之体,仿荀悦(汉纪作者)简要之文”。编年而兼通史,消纳《十七史》于一编,比之司马迁又开拓了史学的新局面。所以两司马在史学方面的建树,都是宏伟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