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产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国内外学界有一种流行观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无产阶级”不是由马克思“发现的”而是由他“发明的”哲学概念,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及其历史使命的论证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关于无产阶级的思想“不成熟”“不科学”。事实上,这种观点带有明显的主观臆断色彩与武断性,是不合理、不宜采纳的。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文本考察和对学界流行观点的批判性分析,可以发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对无产阶级的形成过程、精神品格以及历史使命作了全面论述,这一思想具有延续性、经验性、超越性和人本性。正确认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无产阶级理论对科学评价该著作的历史地位以及青年马克思未来社会学说的理论性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与西方人权理论发展史上形成的自然权利论、历史权利论、法定权利论、道德权利论等其他四种人权范式不同,马克思主要是从人类解放的角度来阐发人权思想的,因而可称之为人类解放论的人权理论范式。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原则和实践论的观点出发,通过批判西方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虚伪性、欺骗性,科学揭示了人权只有通过共产主义运动,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得以充分实现的思想。马克思人类解放论的人权范式思想启示我们应以实践的、辩证的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的人权发展问题,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权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人权梦想。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将对法的批判纳入到"普遍的人的解放"的发展路径的起点,对法的批判是政治批判的重要表现形式,研究马克思对法的批判需放入法学发展史的脉络中审视.历史法学与黑格尔法哲学关于如何编纂民法典的形式对立是二者对于法律本质分歧的实质对立的表现.马克思通过批判历史法学派得出应从历史回到现实;基于哲学与现实的关系批判黑格尔法哲学.人权的核心即"私有财产"是马克思从政治批判转向市民社会批判的关键纽带,最终升华至"普遍的人的解放",自由优先于法学领域的最高价值正义,由此形成了马克思对法的批判的独特分析范式.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的两篇文章《论犹太人问题》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的观点并转向唯物史观的建构。在改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国家学说基础上,马克思将“普遍性”从国家下降至市民社会,进而得出市民社会不仅决定国家还能够决定宗教的命题。马克思异化批判的双重路径呈现了市民社会中“政治异化”与“经济异化”的双重维度,在此过程中马克思逐渐摆脱黑格尔与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藩篱,并孕育了唯物史观萌芽,同时也为重新审视唯物史观的原初形态提供了新视域。  相似文献   

5.
一八四三年,以“揭露旧世界,并为建立一个新世界而积极工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4页)为己任的马克思,写下了他的一部巨著《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无情地揭露了黑格尔的思辩神秘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国  相似文献   

6.
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1844年),处于世界观根本转变时期的马克思,就把他的目光投向了人类的解放和人的价值的实现上,并力图以人类的解放来实现人的存在价值。在这一《导言》中,马克思提出了这样几个著名的论断:“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相似文献   

7.
范晓丽 《齐鲁学刊》2007,1(4):124-126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它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了理论的彻底性即实践能力的思想。马克思的哲学(理性)是一种关注人的现存实践行动的理论,有着深切的生存指向。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具有深刻的批判纬度:首先它是一种政治经济学批判,其次,它以有生命的人的个体性存在为前提和基础,是对人本身的批判和反思;再次,它是一种历史批判和对整个现存生活世界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林锋 《东岳论丛》2011,32(4):54-60
在以往苏联与我国学界的主流观点中,《论犹太人问题》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被定性为马克思早期的"不成熟著作"。长期以来,由于上述"不成熟论"的影响,这两部著作及其人类解放理论的哲学价值被严重低估,其深刻内涵远未得到充分发掘和透彻研究。事实上,《问题》、《导言》不仅不是马克思早期的"不成熟著作",而且是他一生中关于人类解放问题的基本著作、主要著作之一。它们是马克思本人探索人类解放问题的思想历程中的第一座里程碑,代表了他早期人类解放研究的最高成就,具有重大哲学价值和强烈的启发意义。本文依据马克思这两部著作的文本,对其人类解放理论的基本思想做了重新开掘和阐释,并对前苏联和我国学界中长期以来流行的所谓"《问题》、《导言》不成熟论"进行了质疑和驳斥。  相似文献   

9.
1843—1846年是马克思比较集中地探讨过人的本质问题的时期,也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初步形成和初成体系的时期。研究这一时期马克思有关的本质的一系列提法及其相互联系,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真谛,不是没有意义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提法1844年2月刊登在《德法年鉴》上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通常被人们看作是马克思的世界观发生根本转变,即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的标志。在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0.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马克思写于1843年秋天并公开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以下简称《论》文)都是他写于同年夏天的未曾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下简称《批判》)的思想的发展,《批判》中很多未能系统表达的精辟见解,在《论》文中得到了系统明确的表述。如果说,在《批判》中,在基本确立的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立场上,马克思探讨了社会生活分离为对立的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由此导致了人的本质的二重化,并且探讨了以扩大普选权的民主制来消除这种对立的可能形式,那么,在《论》文中,在深入探讨由社会的二重化和人的本质的二重化所导致的人的权利的二重化的基础上,分析了人的政治解放的局限性,指出了只有人类解放才是解决社会的、人的本质的以及人的权利的二重化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是马克思1844年2月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一篇重要文章。该文是马克思在世界观上实现两个转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发展史上一块崭新的里程碑。它科学评价和总结了德国宗教批判运动的优秀成果,深刻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把宗教批判同共产主义革命联系起来,第一次全面阐发了马克思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导言》作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奠基之作,它的基本思想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针对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德国的思想理论状况,马克思在《导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就  相似文献   

12.
(一)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说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页)对于这一句名言,近年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1984年,在北京举行的一个有2000多人参加的全国性的会议上,有位同志提出了一篇有关宗教问题的书面发言。内中有这样一段话:“再就这一句话本身(按即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来讲,把它作为马克思的首创和发明,作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精髓,这在理论工作者首先是一个不幸的常识性错误。因为在此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神话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重要组成部份。马克思的经济学经典文献《〈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下均简称“导言”)和毛泽东同志的著名哲学著作《矛盾论》第五节,应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神话理论的代表作。在这两篇著作中,马克思和毛泽东分别就古代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早年为总结他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而写的一篇重要经典文献。该文思想内容丰富,文风雄辩优美,实乃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的佳作。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对宗教有原则高度的批判、对哲学迫切任务的阐明以及理论同实践相统一的论述,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与方法指向。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辩证法对马克思的影响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该文的整体批判逻辑彰显出辩证法的内在张力及其否定性特征。基于具体文本研究马克思在何种程度上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法、又怎样运用辩证法进行理论创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答学界关于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争论,进而深层解读马克思辩证法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毕生专心致志从事伟大事业的任何思想家必定都有一个根本的问题意识,或者要追求的根本目标,马克思也不例外。研究马克思的法律思想,慎重的做法就是不能把法律问题与他的更广阔的问题意识分裂开来。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对了解马克思的问题意识最为关键。通过对该文本的仔细阅读,提出马克思的问题意识是:批判现实的苦难世界,摆脱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自我异化,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  相似文献   

17.
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进在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中得以展开: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阐发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理论原则,实现了其市民社会理论的哲学奠基和初步发展;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把无产阶级作为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物质力量,实现了其市民社会理论的哲学批判功能与社会批判功能的对接,预示了作为"历史科学"的唯物史观之创建。  相似文献   

18.
(一) 如何认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关系到正确地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的早期的著作,如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  相似文献   

19.
试论佛教中国化的世俗基础屈小强一、《维摩诘经》和居士佛教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对于人与宗教的关系有一段极为精彩的论述: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人并...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公开发表的著作中,只是到恩格斯逝世前不久才开始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术语,借以阐述他们所发现的唯物史观。1890年9月21日恩格斯在给约·布洛赫的信中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7页)这封信中还说道,《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这两部书“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最为详尽的阐述”(同上书,第479页)。1892年恩格斯为他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所写的英文版导言中,又一次使用“历史唯物主义”一词。同年作者将导言后半部分译成德文,改题为《论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代》杂志上发表。恩格斯指出:“本书所捍卫的是我们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39页)并阐述了历史唯物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