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一个农商并重、善于经商的民族。本文从历史上回族重商传统的形成、成因两个方面做了主要分析,从而指出回族重商文化不仅深受伊斯兰教商业伦理精神的影响,反过来更提升了回族群体自身的社会地位,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内聚力。  相似文献   

2.
回族重商传统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文化背景的层面上探讨了回族重商传统的特征,并在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的 同时,指出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 说明文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回族先民自唐代进入中国以来,便面临着如何与儒家文化相互调适的问题。面对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回族毅然选择了经商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支撑点。在历史变迁中,商业活动伴随着他们的生产、生活,并发展成为回族社会的传统和优势,从回族重商传统的形成和原因来看,"重商"促进了回族对汉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对回族民族性格的影响是深刻的。遍布华夏大地的回族人,他们在职业选择上都热衷于从事一种商业性的活动,富有商业精神。这是因为回族人相信真主在后世赏善罚恶的公平审判,他们为了求得后世的幸福,在今世尽力去完成真主赋于穆斯林"代治大地"的责任。可以说,伊斯兰教的宗教伦理对回族人世俗经商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回族人这种重视商业活动的精神及其实践,对我国的商业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平衡等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与回族文化观念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族文化观念是指以伊斯兰为核心所形成的反映回民族特征的一种意识形态,是随回族的发展而形成的,它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继承性。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回民家庭教育通过语言、宗教信仰、民族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几个方面,对回族文化观念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民族-宗教"(ethnie-religious)的统一性和地域差异构成回族婚俗的显著特征.回族婚俗的"民族-宗教"特色是伊斯兰婚姻制度和中国传统文化共同影响下的结果,回族婚俗的地域差异是回族人口分布分散性的结果.在围绕婚姻缔结而发生的一系列民俗事象的背后,所表达和体现的是伊斯兰信仰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从民居建筑看西北回族的审美文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回族的民居建筑,既体现了一般的建筑文化特征,又反映了回族文化独特的审美风格,蕴涵着西北回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是回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形象体现。  相似文献   

8.
试论明清时期回族文化特质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文化是由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体系。始于明清时期的经堂教育、汉文译著活动以及门宦的兴起,使回族伊斯兰文化特征得以保持,并对回族日后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进程中,为了适应中国已有的文化格局,也为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回族对佛教文化中的某些“非典型性因素”进行了吸收和改造。回族对佛教文化的吸收,是在不违背伊斯兰教基本信仰的前提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适应,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0.
城市文化是城市品牌的精神根基。银川市的回族文化源远流长,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深入挖掘回族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是当前银川城市品牌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山寨文化是依靠戏仿、复制等手段,以电子、数字媒介为传播途径,来满足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的文化形态.山寨文化产品可分为山寨人物、山寨实物、山寨虚物三类.日益发展的经济、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山寨文化兴起的经济缘由;文化多元论、狂欢化诗学理论、文化人民性理论为山寨文化的风行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大众猎奇、泄愤、聊以慰藉的心理成为山寨文化繁荣的动因.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韩文化交流的深入,其独特的服饰文化,特别是大众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服饰,成为中国时尚的一股潮流。韩国服饰风格兼具东西方服饰的优点,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相比之下,中国服装企业的品牌开发和推广还处在刚起步的阶段。两国具有相似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习俗,但在服装文化与产业发展上形成巨大的差异。本文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方面探讨了两国服装文化形成的成因,分析了韩国服装产业成功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决定一个民族的经济观念,影响本民族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回族民俗入手,论述了影响回族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如何发挥回族自身优势,促进宁夏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卫慧的早期作品中,自我言说过多地将笔触放在了自我的感觉上,缺少一个作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叙事模式的设置具有浓厚的消费文化气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消费符号和异国情爱叙事特点有浓郁的后殖民文化色彩.她的创作经历了从迷惘到皈依的发展过程,新作<狗爸爸>透露出卫慧对既有规范秩序和社会文化的认同,标示着卫慧另类、叛逆创作姿态的被改写.  相似文献   

15.
简论丁日昌学习西方文化之缘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日昌学习西方文化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列强侵略的逐渐加深是促发其学习西方文化的直接原因,西学东渐的日益深入、生活环境的陶冶以及师友的砥砺则为其学习西方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受所处时代、个人经历以及阶级地位的制约,丁日昌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尚存在缺憾和不足。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汉代谣谚文化异常兴盛,其兴盛原因除谣谚艺术本身的发展、完善与传承外,还有官方发掘其功能,利用相关政策加以运用的影响。当然,谣谚作为人类生活中的现实艺术,最主要的职能应是满足于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在汉代,有适宜于广大群众从谣谚艺术中获得精神需要的社会环境,这是谣谚文化在汉代比较兴盛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18.
从“孔颜乐处”思考儒家的伦理幸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 《东方论坛》2010,(6):19-22
"孔颜乐处"是宋代儒家提出的一个带有原则性的伦理学命题。它的核心内涵是儒家伦理取向的幸福论,论证形式是具有儒家人文特色的宇宙论、认识论和人生论的三论合一,是先秦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宋代顺应道家的宇宙论、佛教的认识论和人生论的挑战而产生的新的哲学形态,它的宗旨是"圣人之道",以具有宗教情怀的宇宙观和直觉意识的认识论表达儒家伦理观的超越性,其幸福论的真谛在于"超越苦乐",而不是"以苦为乐"或"苦中作乐"。  相似文献   

19.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与体制改革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学界对农村文化事业滞后原因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农民的文化消费、农村财政、基层政府、农村文化市场及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在我国理论界关于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中,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政府文化管理职能的转变、农村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农村文化事业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和统筹城乡文化事业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