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展望一:GDP增速是否会继续放缓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已成共识,稳增长因此也被中国决策层列为2015年经济首要任务,在稳增长和促改革的压力下,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究竟会呈现什么走势?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我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6.9%,25年来首次低于7%。经济增速下降导致各级财政收入增长放缓,进而会影响到民生投入增长和民生改善。与此同时,经济增速下降对城乡居民就业和收入的影响也在逐步显现。面对这一形势,201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以"经济下行背景下的民生关切"为主题,继续开展民生满意度电话调查、民生关切点入户调查、民生客观指数编制,及相关专题研究工作。综合来看,城乡居民对各领域的民生满意度基本稳定,对政府服务满意度继续提高,对  相似文献   

3.
资讯     
《决策与信息》2008,(11):76-80
国家工信部:中国工业增速下行压力加大11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召开2008年三季度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际金融动荡严重冲击全球经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对工业领域的影响尤为突出。工业增速下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宏观经济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展望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提振信心,宏观调控政策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我国宏观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5.
备受市场关注的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48009亿元,同比增长7.6%.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用了三句话来概括中国经济上半年的形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稳中提质,完成今年的发展目标应该没有问题. 主动减速:向中速增长区间平稳过渡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二季度GDP增速较一季度也有所回落.对此,盛来运表示,经济的潜在生产率下降、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都对二季度的经济增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他特别强调,经济增速的适度下滑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调控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正10月29日,世界银行发布《中国经济简报》称,尽管中国呈现短期经济下滑,但这表明诸如控制信贷增长、降低过剩产能、强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等各项可持续发展政策初具成效。随着政府加大力度推进经济可持续增长,预计2015-2016年平均经济增速将放缓至略高  相似文献   

7.
尽管有灾难的影响,而且今年的经济会在外需下滑下靠内需继续支撑,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不会低于10%,物价升幅可能会在6.5%上下。中国经济不仅已经告别通货紧缩时期,也已经告别高增长、低通胀时期。中国的资产价格特别是房价会因整体物价的上扬从而出现上涨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推荐度指数★★★★今年既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启动之年。近期,国家发改委启动"十二五"中期评估和"十三五"规划调研。"十三五"开局正好是人口增长,也就是劳动力增长停滞的时间,所以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表示,未来中长期增长速度是趋势性的放缓。经济下滑的拐点很可能是在"十三五"的开局。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不成问题,难就难在结构是否优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央行此次降准势在必行,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随着上周一季度主要宏观数据的出炉,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迹象愈发明显. 在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的新常态下,2015年一季度GDP增长7%的开局令人略感不安.这种不安来自对经济增速放缓背后所呈现的风险. 受实体产业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一些地方的经济活动已经开始出现收缩.可以看到,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渠道受限、房地产市场衰退、资源类产业萎缩、制造业表现不佳等,成为地方政府最担忧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如何实现稳增长?对地方政府而言,招商引资被冠以稳增长"火车头"之名,引资压力层层加码给各部门,寄望通过这一抓手盘活项目、解决财政难题。于是,有地方政府给企业"画饼":让企业代替地方政府承担前期土地征收等职能,并许诺这块土地最终会属于该企业。但招  相似文献   

11.
隆国强  董鹏宇 《决策》2001,(7):26-27
今年3月12日,美国新经济具有指标意义的NASDAQ指数从一年前的5048点跌破2000点大关,一年内跌去62%,比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60%的跌幅还大.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增长也显疲态.人们不禁要问:美国经济持续十年的高速增长是否就此终结?美国经济走软会对中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已经到来,在新的一年里,虽然中国经济仍将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增速放缓的内部制约,但是,我们也同样对今年的经济抱有希望,  相似文献   

13.
《领导文萃》2012,(22):133-134
万宝盛华公司对4000多家中国企业的调查显示,中国制造业就业增速减缓。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以及出口比重高的深圳,雇用意图尤其疲软。就业增长的放缓反映了出口和建筑业的减速,而这两个部门是中国经济的两大支柱。(美国《华尔街日报》)再平衡战略避免硬着陆中国经济放缓了。但这种放缓已经被消化了,中国经济会软着陆。对出口导向型经济来说,减速并不令人震惊。但中国比世  相似文献   

14.
消费发动机还没有完全启动,投资和出口的发动机却正欲熄火,"换档期"尽显了宏观经济短期增长的压力。为避免经济大幅下滑,中央下放审批权,减少政府权力对经济的干预,引入民间资本的活水,成为提振经济的长远之策。专家指出,经济增速放缓是周期性的,而不是结构性的,可以继续通过加大投资解决。比如城市内部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日前出现的经济增速下滑源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当时所暴露出来的经济结构缺陷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此时,一味强调“稳增长”,忽略“调结构”的重要性,只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6.
<正>经济学家安托万·范阿格特梅尔在1981年提出了"新兴市场"这一充满希望的词汇。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相继高速增长,不仅自身实力不断增强,而且为牵动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几年来,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普遍放慢。2015年伊始,多数国家遭遇经济寒流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20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15年和2016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率分别调至4.3%和4.7%,比2014年10月预测分别下调了0.6个和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国际形势继续调整、变化,发展趋势的阶段性特征凸显,"南升北降"势头减弱;各国新政府调整内外政策,大国互动加强;美遭受多重挫折,但未动摇其全球主导地位;中国周边形势趋稳,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一、世界经济复苏放缓,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世界经济增速下滑。2013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9%,比2012年下降0.3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增速为1.2%,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美增长率为1.6%,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增速为4.5%,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胡敏 《决策探索》2015,(2):40-41
李克强总理在2015达沃斯论坛上信心十足地表示:中国经济减速绝对不是失速,中国经济也不会"硬着陆"。在2015世界经济年会(达沃斯论坛)上,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再次成为与会者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应达沃斯论坛主席施瓦布、瑞士联邦政府之邀出席论坛的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两次公开演讲中均表示,虽然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但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他还向与会者传达这样的信心:经过结构性改革后的中国经济一定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机遇。与此同时,一向对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9.
苏培科 《决策探索》2010,(13):35-35
对于今年下半年的中国经济增速,笔者认为数据应该不会出现大问题,但有可能会出现回落之势。目前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比较严峻,亟待改善,依靠政府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需要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充分启动,需要“还富于民”,需要强身健体,不能再继续“国进民退”和简单的保增速。  相似文献   

20.
"稳增长"不仅是今年全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而且是当前经济工作的紧迫任务。稳增长,是为了遏制经济继续下滑,为了让经济尽快走出疲软状态,让社会各方面不对经济前景失去信心。需要理解和把握的是",稳增长"不等于"保增长"。"稳增长"的前提是"稳",在"稳"的基础上再考虑"快"。也就是说,"稳增长"并不需要过多考虑速度问题。即便强调速度,也是为了不让经济增长跌"破"经济发展以及公众心理可承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