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石市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具有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工业化城市化良性互动等重要意义;虽然黄石市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有些不利因素,但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人才和科技优势却是十分明显的。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积极主劫的开放姿态去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要加强园区载体建设,以优质的产业发展平台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以产业引资为着力点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优化发展投资环境,以完善的产业服务体系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2.
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中部六省在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首先应该分析自身本土产业与产业结构的现状与特点,根据产业梯度系数确立各自的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各省区相对东南沿海不同地区(主要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的产业梯度和相对产业梯度,确定各省区对应不同发达地区所需要重点承接的产业。同时,针对当前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与建议,以更好地承接东南沿海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产业优势明显,中部地区已成为产业转移优势承接地。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是广大中西部地区的重大发展机遇。立足我国经济梯度,运用TOPSIS评价模型和产业梯度系数,根据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在全国的位置、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时空格局及演化情况、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梯度系数可知,河南省近年来经济接近度位列中西部首位,但面临激烈竞争,应把有色、食品、纺织、轻工、建材、装备、汽车等行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把电子信息行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突破性行业,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优势行业的选择是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已有文献中关于承接地行业选择的研究较少.文章以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现状和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转移的十大行业为基础,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优势行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的层次结构模型,分析十大承接优势行业的重要性排序以及行业布局在中部各省的权重.最后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确定出中部各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行业,并为中部地区更好地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危机使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遭受重创,但也催生了从沿海到内地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文章从后危机时代产业转移的主体、对象、范围、方式、动因和结果等方面阐述了其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以安徽的承接实践为例,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中西部地区应抓住这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清除障碍,采取灵活的承接策略,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努力从低端的加工组装向高端制造乃至"创造"攀升,实现产业升级,摆脱落后地位。  相似文献   

6.
一个新兴经济发展区域如能抓住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的机遇并做出相应的承接对策,结合区位及产业基础优势,做好区域主导产业规划和选择,将会极大加速该区域产业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选择产生的影响理论为主线,结合对新兴工业国韩国对华产业转移的产业要求和产业优势分析,详细总结了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承接韩国产业转移的已经具备的产业基础条件,并从"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及韩国产业对华转移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建设两大背景下,处于低产业梯度的河南省由于基础设施良好,从而以较强的优势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以产业集聚为基础的产业转移对河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目前,河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能力明显不足,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竞争激烈,来源地过于集中且承接地多为省内发达地区,承接新兴产业项目较少。河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产业基础雄厚,市场体系较为完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但产业发展软环境尚待改善,产业配套能力不足,高等人才供不应求,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轻自主创新和技术学习。因此河南省在促进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改善和创造产业集聚条件,走集群创新之路,并注意利用产业集聚的规律促进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8.
项目研究架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紧紧围绕产业转移的供求规模、基本规律、结构与效用,以及中部地区如何有效吸纳或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两大基本问题展开.试图探索以发挥中部地区的外生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培育中部地区的内生比较优势为重点,全面提升中部地区综合比较优势、实施外源性发展与内源性发展有机统一的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战略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承接产业转移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举措,而产业承接能力是产业转移的实施条件之一。以陕南产业转移承接力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目前陕南三市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现状不尽人意,与三市产业承接力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陕南三市必须从提升产业吸引力、产业选择力、产业支撑力和产业发展力四方面采取措施培育其产业承接力。  相似文献   

10.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安徽靠近江、浙、沪等国内最发达的地区,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地理优势.江、浙、沪、皖四省市经济发展和产业演进的差距是基础,产业竞争力、区域产业相似度、相对产业转移等指标是条件,安徽对接江、浙、沪产业转移应该选择优势产业是方向,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安徽要抓住国外产业引进和国内产业转移加快的历史机遇,用好用足国家首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促进承接江、浙、沪三省市产业转移有序进行,地方政府要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依照国内外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轨迹,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集中-集聚-集群。连云港市目前工业园区发展的总体状况处于由集中向集聚发展的过渡阶段,如何在工业园区内形成产业集聚,并由集聚形成集群,向工业园区的高级形态迈进,更好地发挥地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是园区建设发展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生态工业园: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工业园是工业园发展的高级形式,文章论证了二者的关系及生态工业园产生的历史原因,全面地介绍了中外生态工业园建设现状,并从宏观、微观层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工业领域对工业设计的模糊认识 ,阐述了工业设计的产生、内涵。在此基础上 ,指出工业设计的本质是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应遵循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其次 ,论述了工业设计的作用。最后 ,结合进行工业设计专业建设的实际 ,分析了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过程、教育特征、教育模式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4.
我国根据WTO/TRIPS协议要求已经修改了知识产权法,但对于WTO/TRIPS协议规定的纺织品外观设计保护这一问题还没有明确规定。在权衡欧洲及美国对纺织品等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模式的基础上,建议确立一种区别于现有工业产权和著作权的权利——工业版权制度对其进行法律保护,并制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工业版权法。  相似文献   

15.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竞争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从产业结构水平、产业高级化、产业结构效益及分工优势等方面建立了区域产业结构竞争力评价体系.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2005年产业结构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显示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各产业规模较小、素质较低,但产业结构效益较好,承担分工职能的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在发展中,东北老工业基地仍存在体制改革滞后、专业化合作水平低、资源浪费及技术落后等问题,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装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区域合作,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才能使东北老工业基地承担起其在全国的分工职能,从而实现重新振兴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着区域分工的不断深化,产业转移、产业集群与产业升级关系的日益密切,产业集群转移这一新趋势是产业集群与产业转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只有将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产业集群转移的研究提供较为全面可靠的理论基础及研究动向。基于此,对产业集群转移的内涵、动因、路径以及区域效应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产业集群的动漫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动漫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利好形势。各地在动漫产业园区建设中存在"圈地化"和"运动化"倾向。以动漫产业特征及产业运行规律为出发点,借助于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成果,探索动漫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恰当地定位政府角色,有助于实现通过园区建设打造动漫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我国在产业和技术上已形成了结构性缺陷,即产业上陷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不能上移、技术上也处于核心元件技术和关键制造技术缺失的空心化状态。需要打破产业和技术上路径依赖的结构性缺陷,在构建起完整产业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产业技术链。本文在产业技术链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技术链及其升级的发展模式,并以我国电视机产业发展作为佐证。  相似文献   

19.
认为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的发展带动工业化,其本质是通过产业融合来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产业融合是在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提下产业边界收缩的动态化过程。由于产业融合的发展使传统工业化的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新的工业化效应:扩展了竞争的范围,促进了多元新兴部门的兴起,由纵向一体化转为横向一体化,形成了工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新途径。指出要采取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转变工业化发展的政策等措施,通过产业融合来推进中国的新型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工业元素”再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建筑改扩建是当前建筑界的一个热点,而如何在改造中保留工业建筑鲜明的特点是这个热点中的核心问题。不难发现,工业建筑的特点主要由一系列与原有工业生产紧密相关的元素——即工业元素表现出来,因此,在工业建筑改造中通过对工业元素的恰当再利用,有利于保持工业建筑的个性。通过对工业元素概念以及范围的提出,强调了工业建筑改扩建中其再利用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工业元素在建筑空间,形态以及环境中的应用手法以及相关案例,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工业建筑改造设计中保留其工业特性的独特视角,留住工业建筑的“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