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模糊理论在很多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应用价值。报刊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有意或无意地充满着许多模糊的表达。运用模糊理论指导报刊英语的翻译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在具体的语境下进行合理的隐显转换是报刊英语翻译的主要手段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道一般由标题、导语和正文三个部分组成,而标题则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眼睛”,其形式之醒目,文字之精炼有别于其它文体的标题。英美报刊的新闻标题独特新颖,本文将就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模糊限制语的定义以及从语用角度的分类方法,然后结合新闻报道中的实例分析了它们在报刊英语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英语新闻主要是用以报道事实和传递信息要求新闻语言必须准确、简洁、生动、平实,然而,模糊语言作为英语新闻语言的一种存在形式和表达方式发挥着精确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弄清模糊语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China Daily为语料分别从模糊语言在英语新闻报道中标题、导语以及主体三方面探索英语新闻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去挖掘英语新闻模糊语言存在的原因。结果表明模糊词在英语报刊中频繁出现而且标题的模糊性最强,导语次之,新闻主体最后,而且只要模糊语言运用得当,非但不会影响报道的准确性,还会与精确语言相互补充、共同作用,获得绝佳效果。建议将模糊语言正确得体地运用在英语新闻写作中,使其在新闻报道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报刊英语新闻报道是一种独立的文体,量使用委婉语、用词新颖等三个方面做了详细论述,提高阅读效率。具有其自身特点。运用大量实例,从精练简洁、大掌握这些特点,有助于学习者充分理解英语新闻,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的眼睛”——新闻英语标题语辞之简约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刊语言是一种实用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它是语言变化和发展的重要表现途径。新闻英语正是现代英语最直接的代表,因此阅读英文报刊对广大英语学习者大有裨益。然而标题作为新闻报道的开门点睛之笔,是理解新闻文本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标题入手,通过对新闻英语标题的实例分析,从其文体特点以及中英文标题的差异特征两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培养读者对英文报刊阅读兴趣,以了解中外大事,知晓中西文化与交流。  相似文献   

7.
杨扬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3):142-143,156
与其他文体相比,新闻报道在各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色。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语言中被大量地应用。分析其客观存在的原因,我们可以引入Halliday的功能语法理论来解释。本文旨在依据这一理论基础,对新闻报道模糊语言的文体功能更好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英文报刊标题提纲挈领,是新闻报道的灵魂。从词汇、句法和修辞的角度概括分析其文体特点对于有效进行英文报刊阅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新闻报道英语与社论英语的功能语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图对新闻英语的报纸新闻报道和报纸社论两个次语体的文体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旨在加深对新闻英语文体特征的总体认识和对其次语体文体特征的差异性的进一步了解。研究应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功能语篇分析”模式,从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语言使用几个方面对在英国发表的有关2003年上半年发生在中国及其它地区的SARS疫情的三篇新闻报道和三篇社论进行量化分析,深入讨论和分析了新闻报道英语和社论英语文体特征的异同情况。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的要求以及标题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决定了英语新闻标题写作要有自己的语言和特色。本文从标点、措辞、语法、修辞等方面介绍了英语新闻标题的写作特点,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阅读英美报刊。  相似文献   

11.
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既紧密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尽管两者均研究语言意义的模糊性,语义范畴模糊是语用模糊的基础,但是前者侧重于自然语言意义模糊性的静态研究,而后者主要关注语言交际中的模糊性。该文在回顾分析国内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研究的基础上,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两者的研究范围是不同的,并通过实例进一步澄清了两者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语言模糊现象是《道德经》的特征之一,它主要包括语音模糊、词义模糊和句法模糊三个方面,具体体现在通假字的使用、一词多义和句法模糊上。本文拟从语音模糊、词义模糊和句法模糊三个角度分析不同译者翻译《道德经》的模糊语言时采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词义的模糊性在不同语言中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开展语言模糊性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不同语言之间模糊性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本文运用汉英对比的方法,从词汇义的模糊性这一方面探讨了不同语言之间词义的模糊性之异同。  相似文献   

14.
语言具有模糊性,文学作品在语篇层上往往具有模糊美。这种美是读者对语篇层中某些内容的逻辑关系及形象有几种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模糊朦胧的审美感受。语言的共性决定这种模糊美是可译的。译者针对这种模糊美的翻译策略应以直译为首选,从而把原作的这种模糊性所承载的美学价值传递给译语读者。英汉文学翻译涉及的典型的语篇层模糊美包括意合模糊美、比喻模糊美和意识流模糊美。这些模糊美可以用直译的方法在译作中最大程度的再现。  相似文献   

15.
从模糊理论的全新视角探讨了幽默的模糊根源、模糊机制、常用的模糊手段和所起的语用功能,旨在阐明模糊性是幽默话语的本质和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诗歌的模糊美给读者留下了无限解读的空间。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模糊美主要表现在语义模糊、意象模糊和主题模糊三个方面。从语义模糊方面来看,该诗选择“lovely, temperate, short, hot”等形容词和“I”,“thee”,“this”等指示代词,使其蕴含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呈现出开放的审美意境;从意象模糊方面来看,该诗将夏天、花朵、太阳、死亡等孤立、单一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虚实相生,召唤读者能动地参与填补与构建该诗的意境,充分挖掘并体验其模糊美;语义模糊和意象模糊又决定了该诗题旨的不确定性和流变性,赋予其主题以多元模糊之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语言的模糊性研究越来越受学术界的重视。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尝试运用海德格尔的语言观深入剖析文学模糊存在的原因,指出模糊性是文学语言的基本属性,模糊性语言是人类认知局限和思维模糊的必然,也是艺术的需要,进而运用接受美学理论阐释文学模糊的审美机制和艺术。  相似文献   

18.
语言模糊性的特点及其共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但是,对语言模糊性的确定历来却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本文分析了语言模糊性的特点,认为从共时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模糊性更能揭示模糊语言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根本属性,它源于客观世界、人类认知和社会交际等因素的模糊性。回顾语用学的诞生和发展历程,语言模糊性与语用学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语言模糊性为语用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为语用学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和起了推动作用,而语用学研究的实质是对语言模糊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翻译中的模糊语言——《道德经》第一章的英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客观属性,这一特性赋予有限的语言表达式以无限的意义,增添了语言的魅力.然而,模糊性也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挑战.文中以中国经典著作<道德经>第一章的英译为例,分析语言模糊性的产生,模糊语言的处理,如何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