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段时期以来,学者对中国教育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考察教育学有没有必要中国化的认识状况;分析以往中国教育学探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教育学的若干问题———中国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独立性依据、实现的途径或方法、诞生或成熟的标志———进行具体考察,不仅有利于理出中国教育学清晰的发展"线",而且更有益于中国教育学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防教育学是教育学与军事学的交叉学科,还处于创生阶段,其学科归属问题亟待学界深入研究探讨.国防教育学宏观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是"教育"活动,国防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从属于教育学研究范畴,国防教育功能实现的途径是"育人",因此,国防教育学归属于教育学更加合理.国防教育学归属教育学也有利于学科发展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教育学尊严的缺失,源于教育学学科自身患了"自卑症"。这就导致中国今天的教育学离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预言"教育学:研究人的全面生长与发展、形成和塑造的科学,可能成为未来社会最主要的学科"[1]494的理想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目前应建立健全基于基础理论研究的"体系教育学",从而建立起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尊严。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因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而产生深刻变革的信息技术时代,基于生命立场、学科立场和中国立场的中国教育学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中国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体系建构、研究方法等呈现出一种面向未来的应然状态。信息技术时代中国教育学的建设,需要处理好信息技术时代产生的虚拟与现实的关系、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和中外关系,在此基础上把握信息技术时代特征,适应信息技术时代要求,关注“人-机”教育实践,推动中国教育学的研究建制革新、理论成果更新和人才培养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教育学在西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最初是以文化事务专家的形象出现在西方世界的。以文化为中心的毛泽东教育学 ,在西方走过了漫长道路。几十年来 ,论者赋予毛泽东教育学互不兼容、矛盾丛生的属性。这一方面直接与了解和认识言论文本和文化行动的程度有关 ,另一方面与世界教育的关联互动和国际关系的复杂演化有关。世界教育的关联互动推动着西方研究者形成中国视角。国际关系的复杂演化拓宽了深切观察中国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模式的广阔背景。在中国视角与广阔背景的整合中 ,研究者一方面提出并探讨了毛泽东教育学的多变论题 ,另一方面又有恒定论题占居研究领域的中心  相似文献   

6.
略论公共课“教育学”定位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公共课"教育学"性质与任务的认识有失偏颇,使得这门课程在定位上存在误区,虽然现行教育学课程改革名目繁多,但实际上仍是将教育学定位于"三栖学科"设想的延伸。教育学教材的改革应以教师-学生间直接教学-教育过程为重点,以现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问题和广义德育基本问题为核心,建构起能够提供有关中国现行教育结构与教师工作的起码的理性知识,使学生对教育结构和教师工作有比较系统的认识的教育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调整《教育学》学科目标定位的基本构想(一 )理论目标定位是前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 ,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通过对这门课程内容的讲授 ,必须使学生清楚掌握《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和基本规律及最基本的知识框架体系 ;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分析解决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的能力 ,并有意识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这门科学理论。(二 )方法目标定位是基础。《教育学》不仅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 ,更是一门重应用重实践的方法论学科 ,所以学习《教育学》就更应该突出它的方法及方法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以依赖于主体的价值选择、实践方式和认知方式为特征的当代建构论的哲学对象观,当代学科发展的非确定性、准公共性、整体性、复杂性和建构性等新特点和教育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性质与逻辑,提出教育学研究对象是能够被研究主体建构为有价值的教育一般问题的社会现象,这是教育学研究对象的一种可能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本土化是目前中国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学科来源、历史发展、对外来教育理论的应用等方面,中国教育学都表现出明显的本土化缺失;在中国传统经验和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教育学服务于中国教育实践,这是教育学本土化的中心内涵;实现中国教育学本土化,可从建构中国式话语体系、转变传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构建逻辑体系、创建中国教育学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对于"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科学"的追问,自从赫尔巴特19世纪初创立科学教育学开始,教育家们从未中断过对这一问题的思索。有的人认为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也有好多人否认或不承认教育学是一门科学。陈元晖认为,教育学是一门科学,并在1990年秋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所做的报告中谈了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的五个前提:把编教科书放慢一些,先搞专题研究;大胆冲破凯洛夫《教育学》的限制;重视教育学史;重视教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要多读书。以下文章是根据报告现场录像做的整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学史研究经历了兴起、独立研究领域和深化发展三个阶段。在这期间,研究者集中对何谓中国教育学史、中国教育学史的研究对象、中国教育学史的研究地位、中国教育学史的研究内容、中国教育学史的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回顾中国教育学史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虽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主要借鉴了外国教育学史的研究范式,这影响了中国教育学史研究的自生性和原创性。中国教育学史研究者需在解决中国教育学史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明晰和把握中国教育学史研究的基本方向,深耕和拓宽中国教育学史研究的问题领域,明确和规范中国教育学史研究的书写逻辑。  相似文献   

12.
比较教学论研究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比较教学论学科地位确立、研究主体扩充和研究阵地拓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话语体系不统一,缺乏明确的研究目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学术背景单一,研究客体界定模糊,缺乏与相关研究领域的有机融合;研究成果分散,缺乏统一的学术研究体系等。基于上述问题,文章认为:比较教学论研究在未来应强化话语体系建设,寻求比较教学论研究的一般理论逻辑;突破单一研究主体现状,促进教学论学者与比较教育学者之间的协调与融合;界定研究对象和范围,改变比较教学论研究的模糊地位;广泛关注研究成果,重视高校比较教学论相关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科属性。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存在概念混用的“失语”现象,此两者虽有联系但更有差别,前者是人类活动的范畴,后者则属于学科范畴。高等教育研究往往反映的是高等教育过程中表面的、局部的、带有偶然性的现象,而高等教育学研究则应当反映高等教育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规律。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从功能分类来说,具有基础性和理论性;从理论来源来说,具有多科性和开放性;从研究内容来说,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从研究目的来说,具有普适性和践行性。高等教育学的上述特征反映其学科性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掀起了一股女性主义研究的热潮,并因其独特的视角与主张而不断向其他领域渗透。女性主义教育学主张用女性的视角来审视、分析教育问题,包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女性对教育的要求、理解、女性教育的途径等。女性主义教育学无论是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还是在方法论方面都有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学原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学的原创话语是对现时弘扬创新的语境与教育学自身的困顿的回应.论文通过反思教育学的困境,揭示了中国教育学百年发展中教育理论思维的缺位,阐释了教育理论思维的建构对中国教育学原创性研究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学:学科还是领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教育学史上,人们为了使教育学变成一门标准科学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无论是采用实证化路线还是定量化方法,或是采取价值中立态度都没有取得明显的成功.我国教育学者曾制定了"三独立"标准,但这些标准也被实践所否证了.在多学科方法渗透到教育领域的过程中,教育学产生了一种变为多学科的"殖民地"的危机感.经过反思后教育学认识到,多学科加入正是其发展的优势所在.于是教育学开始从"殖民地"向"帝国"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教育学需要努力突破传统的学科局限,变成一个多学科交流的领域,从而成为一门汇纳百川的智慧学问.  相似文献   

17.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联合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学者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水乳交融、互相关联的两个系统。大致有如下四种不同的观点:(1)相互独立模式;(2)相互交叉模式;(3)相互包含模式;(4)循环联系模式。我国“教学”一词的出现先于“课程”一词。历史上人们重教学研究而轻课程研究。上世纪末,在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对课程与教学关系进一步深化研究。作为学科,从《教学论》发展到《教学论》与《课程论》并存,进而发展到两“论”整合:《课程与教学论》。主编《课程与教学新理论丛书》当考虑上述研究基础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教育理论原创是当前我国教育学术界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人们希望教育学通过诞生原创性的成果来摆脱困境.文章认为区域教育研究有可能成为真正具有原创性的教育研究,并为教育理论原创提供一条坚定而明确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社会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两个领域讨论了学术职业的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脉络,指出学术职业研究跨越学科专业的边界,在教育学领域兴起、发展迅速.其原因在于科技创新的要求以及学术职业重要地位的显现.但今后还需进一步去学科边界,融合两个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团队,推动学术职业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