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先秦道家生态哲学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古典生态哲学。先秦道家生态哲学的核心思想包括生态自然观、生态实践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格局观四方面的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道家生态哲学智慧,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实现了对道家生态哲学的超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建意义重大,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为我国生态文明话语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鲜明地体现了“第二个结合”,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先秦道家生态哲学的扬弃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该思想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的理解,助力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观生动地体现了我国古代先贤哲人的智慧,这种和谐生态观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积极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新型生态观,应当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原则,以适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生态意识,使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3.
2014年是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分会成立20周年。本次年会与第八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联袂围绕"生态文明与和合天下"主题,关涉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性重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的自觉性建构以及生态文明相关问题的前提性廓清等生态文明的前沿问题与基础理论;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路径选择,规避独断理性主义的现代性物质主义价值导向的根本错误,实现美丽中国和中国梦应该包含的生态维度和生态内涵等生态文明的现实问题与应用方略;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传统环境保护理念、经典生态建设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和合文化思想资源与和谐生存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中国林业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三生态”林业战略指导思想,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该成果对我国林业发展进行了准确定位,体现了现代林业发展中生态优先、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全新发展理念。21世纪中国林业发展的生态文明观,是对古今中外生态文明观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产物,必将对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的生态环境危机对传统环境规制的治理思维、制度设立和规制效果提出挑战。完善生态法治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但现有的理论研究较少。本文基于生态法治建设的哲学经济学基础理论进行探析,指出生态环境制度的建立缘于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要想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必须综合考量其哲学经济学基础和价值目标取向,以实现生态环境制度的有效供给,进而指导服务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6.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新时期农民安居乐业的“精神家园”。新时期我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应着重从四个方面入手,即要做好新时期农村敬畏文化建设、农村传统“善”文化建设、农村集体主义文化建设和摒弃农村落后腐朽的不良文化。从而在精神层面打造一个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与新面貌。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和解决我国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依据的科学理念,根植于广大群众开展实践活动的人民立场,以及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等文化意蕴,对推动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和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哲学》是施韦泽生前发表的一部最重要的哲学-伦理学著作,是中国读者了解施韦泽提出和论证敬畏生命伦理学的方法和过程,并且探讨其思想与当代生态文明关系的最好资料。《文化哲学》的文化批判是其文化哲学的起点,敬畏生命伦理学则是其文化哲学的结论。而施韦泽所体现的向东方思想的转向和跨越,使其原本还没有直接针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成为当代“生态伦理学革命“的先声,并由此成为当代生态文明的思想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论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与文化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文明的得以行世都有其存在的深层的精神与思想底蕴,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有深层基础与精神支撑,只有确立了与这种新的文明形态相适应的世界观与文化精神,才能建设好生态文明。对生态文明的深层思想基础和精神追求的探寻,首先应对工业文明的哲学基础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进而在此基础上倡导一种新的生态文明的世界观,并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范式,从而完成对生态文明深层文化结构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在给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文明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工业文明的缺陷和人的伦理道德的丧失。生态学是一座巨大的文化资源和理论宝库,基于生态系统的生态哲学无疑为当代哲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哲学的研究对象、主客关系、认识路径等方面与当代流行的哲学观点存在差异,显出当代哲学的生态转向。这种转向有利于开阔思路、活跃思维、创新方法,促使人们从哲学层面关注生态、保护环境、护持家园的稳定和宁静。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基础。从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发展的历程表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思想资源,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合理因素,形成时代需要的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将世界性和民族性相统一,构筑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哲学基础与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2.
正主持人语:中共中央十八大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时代要求我们需要从学理层面上开展关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更细腻、更透彻、更绵密的学术研讨与逻辑评析,从而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理论理念和实践理念的支持。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的研究,离不开对于反映生态文明时代精神精华的生态哲学的探讨,进而离不开作为生态哲学思想资源的人类生态思想史的研讨。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作为一种境况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是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的事情。然而人与自然矛盾关系却是自古以来就程度不等地存在着的。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注重对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科学融合西方生态文化的积极成果,把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逻辑相统一,形成了对生态文化的科学认识。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和准则的文化形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有机统一,是我国生态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我们党对生态文化的科学认识,为生态文化的本质规定、价值引领、功能指向、时代把握和全球治理等方面作出了新时代的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化是一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文化,是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价值和目标的体现,是生态文化发展的最高成果和最高表现形式。在生态文化指引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加强生态文化教育,提高人的生态文化素质,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经济、法律和文化制度。  相似文献   

15.
从哲学角度探讨3个问题:一是什么是生态文明,二是生态文明的作用,三是生态文明在中国的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关系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正确认识和反映,其本质反映了人们的哲学观、历史观、自然观和价值观,主要作用在于促进生态文明理念、思维、制度的形成和实践.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中国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化自觉是结合生态学和文化学的新范畴,是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新尝试;文化自觉论提倡建立和谐的世界、一个多元文化共同体,维护世界文化的生态平衡,这与当今所倡导的生态文明观在人文旨趣上不谋而合,文化自觉论适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要对生态文化有"自知之明",要了解生态文化的由来、现状和发展趋向,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主性,一句话,生态文明之路始于生态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叶以来,频频爆发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反思工业革命以来对待自然的方式,重新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选择和建设文化体系。生态文化是以整体论思想为基础,以生态价值观为取向,以非线性思维为方法,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宗旨的文化。相对于传统工业文化观,它是一种新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是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文化支撑,它将开启人类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文化在中国逐渐兴起并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生态文化是一种以生态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的意识形态,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我国生态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具有历史传承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特征,既继承了优秀历史传统,反映了社会现实,又代表着未来文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有逐步走向深入、走向独立发展的趋势。运用与把握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研究生态哲学,是深化当前生态文化理论的重要方面。大陆学术界对于道家道教、儒家的生态哲学思想研究比较重视,但对佛教生态哲学思想研究则较为薄弱,远不如国外及台湾。佛教生态思想研究是  相似文献   

20.
[摘要]生态文明是生态的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模式),更是文明的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改善生态环境。处理好生态环境问题,既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又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之一,同时还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实现过程。建设生态文明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研究建设生态文明的生态基础,对建设好生态文明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