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青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
从生态学的概念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出发,首先提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解决的问题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做出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锦波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3):16-22
朱熹以"天地之性"言"性",其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一是以"理""物"为坐标,"天地之性"是"专指理言",却仍然是"性",使"性"的考察提升到"理"的高度,进而可整体地、形上地论"性",同时也使"性"始终就着"物"来说,界定了"性"的理学内涵,明确朱熹理学视域下人性问题思考的基本范式,即以"性"而论人性;二是以"气质之性"为坐标,与"气质之性"相对,以"天地之性"言"性",既使"性"的考察从"性"的实然层面抽离出来,又在理学视域下重新厘定"天地之性"("性"的本然状态)与"气质之性"("性"的实然状态)二者间关系,进而给予传统儒家"性善"论理学解释,同时也为理学工夫论奠定了哲学基础,指明了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丽丽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85-88
生态文明建设自被重视以来,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理论阐述。归根结底,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需要理论指导。本文试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学基础,及其实践路径等几个方面论述一下生态文明建设的何以可能,希望能为人类破解当今世界性生态危机提供理论基础,更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61-65
中国生态文明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应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同于西方的生态中心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始终以实践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旨归,不同于西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空想色彩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偏离倾向。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做到了把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中国的生态文明战略区别于西方的生态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特点是:指导思想先进性带来的深刻性,制度优越性带来的实践性,政党组织广泛性带来的全民性,从国情出发切合中国实际的有效性。执政党的领导、先进思想的指引、广大党员的带头作用、全民的积极参与、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综合使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与众不同之处。当然,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战略思想还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张义修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1):12-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这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进行深度挖掘与当代阐释.马克思、恩格斯从现代生产实践出发,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生态问题,并主张通过生产方式变革加以解决,形成了深刻的生态思想.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当代阐释的一种有益尝试,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和当代生态问题提供了启示与参考.应当构建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新型生态文明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倡导绿色的新型消费和生活观念,从而贡献于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作用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如何在全国范围传播,形成内化的生态价值观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7.
生态伦理思想的觉醒与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的关系及中西方对天人关系的不同阐述;指出当前生态伦理思想的觉醒意味着某种革命性的变化,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反映了生态环境问题从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关键性因素跃升为决定性因素,并依然面临各种复杂的问题;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从整体上讲应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态化,而价值理想、循环经济、自主创新、绿色消费、生态文化是理解生态化生产力的理论要点。 相似文献
8.
“大德”是一个兼具历史性与现代性的范畴。“大德”的当代建构,是在尊重其历史意蕴基础上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大德”内涵的当代建构,抽象地继承了儒家“大德”的阐释思维,将“大德”视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居首要地位的、具有决定性作用与纲领性意义的道德。同时,亦重构了“大德”的内容结构与具体要求。“大德”养成逻辑的当代建构,实现了从“大德”与“小德”之辨到“大德”与“公德”“私德”之辨的转换。此种转换,既在总体思路上体现了对传统“大德”之养成逻辑的借鉴,又在价值依据与具体路径两个方面实现了对传统逻辑的超越。当代“大德”的主体建构体现了以“公民”身份为中心的、从重点人群向全民辐射的思路。此种思路彻底修正了传统思想的历史局限性,使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参与,彰显了道德主体的平等性。准确把握“大德”的内在意蕴,对于理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价值逻辑具有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9.
闫霞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2-66
刘勰首先将"本色"一词用于文学批评,初步探讨文学自身的规定性。刘勰的"本色说"在宋代得到回应,在明代七子派手里得到充分发展。七子派的"本色论"在批评实践中表现为十分重视体制之辨,他们维护各种文体体制的纯粹性,维护不同体式诗歌体制的纯粹性,对不同体式诗歌的体制坚决加以区分,其目的是为明人的各体诗歌创作提供典范。 相似文献
10.
赵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4)
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这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现在当代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而且还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内在地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最终理想,体现着时代精神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以及体现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伦理道德基础和扩展着“八荣八耻”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基础。从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发展的历程表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思想资源,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合理因素,形成时代需要的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将世界性和民族性相统一,构筑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哲学基础与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2.
余谋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4):5-11
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首次载入中央文件,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的方向。它将包括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转变,政治体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生态文明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重要的战略机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抓住和运用好这个战略机遇,走中国人自己的道路,加快生态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用生态文明点燃人类新文明之光,以生态文明引领世界的未来。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使命,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新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曹美菊 《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7-1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内在要求一致,生态文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燕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14,(2):65-6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遵循相应的社会视角、自然视角、科学视角和价值视角,并以此为根本指针来认清我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此,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依靠人民群众主体力量,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不断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继而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深刻揭示了生态世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充分反映了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真、善、美的有机统一,是建设"两型社会"的行动指南。同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相比较,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人本性、科学性、开放性、实践性等基本特点,这四个特点是辩证统一的,其中,实践性是基础,人本性是核心,科学性是本质,开放性是风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其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特殊的生态自然环境、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结构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当前,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实行绿色设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加强立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建立绿色GDP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陈国富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36-40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理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发展,它还提出了实践的人化自然、“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思想,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协调处理好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破除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走循环化发展道路,构建生态生产和生活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晓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5-99
在文化哲学的视域下,文化模式的成功转型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力是深刻而持久的。面对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社会转型的复杂态势,通过对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文化模式和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文化批判,以及对文化模式的历史变迁分析发现,生态文明文化模式是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文化模式之后出现的新型的文化模式。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构建以"生态和谐""以人为本"和"和而不同"为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文化模式,真正实现对现代工业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转型与超越,对于全面推进两型社会的建设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阐明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应有内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走"绿色广东"之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傅畅梅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77-8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主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观的宣传与践行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因此,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观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可行性进行探析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