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韦泽作为"最能代表西方文化的知识和道德传统的最高成就的人"之一,其"敬畏生命"思想的基本内涵为:人生观的道德个人主义、文化观的文化伦理主义、世界观的生命自然哲学、对中国思想伟大功绩的明确定位。在"敬畏生命"思想已经在我国发生广泛影响之后,深入阐发和把握其基本内涵,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敬畏生命”是施韦泽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当代世界和平运动、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施韦泽认为,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任何生命都有平等的存在价值。通过与佛教的“不杀生”戒相比较,可以显现出施韦泽理论的普遍人性基础及佛教戒律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阿尔贝特.施韦泽提出生物伦理学的“敬畏生命”的观点。认为:人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这种生物伦理学是面向实践的伦理学,也是情境伦理学;通过不必要的杀戮和事实上必需的宰杀的区分,可以解决伦理实践中存在的诸多冲突和矛盾状况。有人认为在施韦泽伦理学的方法论中有“自然主义”的谬误,但是施韦泽的伦理学事实上并不是关于伦理规范的真正的逻辑演绎系统。尽管施韦泽没有真正找到富有意义的、始终如一地面向实践的、更温和的伦理学基础,但他是20世纪罕见的真正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之一。  相似文献   

4.
《文化哲学》是施韦泽生前发表的一部最重要的哲学-伦理学著作,是中国读者了解施韦泽提出和论证敬畏生命伦理学的方法和过程,并且探讨其思想与当代生态文明关系的最好资料。《文化哲学》的文化批判是其文化哲学的起点,敬畏生命伦理学则是其文化哲学的结论。而施韦泽所体现的向东方思想的转向和跨越,使其原本还没有直接针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成为当代“生态伦理学革命“的先声,并由此成为当代生态文明的思想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5.
受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工业化运动的冲击,人们的生存、生活、生命日益受到经济的裹挟和技术的逼迫;对于日益远离自然、被物质化、技术化的现代人来说,其生命意识将由"前现代"自发的个体生命感悟,转化为一种"后现代"的自觉的生命价值原则。20世纪法国人道主义者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标志着一种后现代生命意识的理性自觉。  相似文献   

6.
7.
8.
庄子美学包含着古典主义的敬畏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思想以及反讽人类中心主义的意识,庄子主张生命形式的平等,认为生命的和谐自由和平等是最高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9.
《纸皇冠》是王守义在小说创作领域中取得的杰出成就。在这部中短篇小说集当中,作家在构筑不同的故事背景的基础上,真实而犀利地描写了一系列人生实践者的生存状态,并通过对他们纷繁复杂的人生样态描述,不仅深刻揭露出人在不同生存境遇所展现出来的多重人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人性的揭露所彰显的作家敬畏生命思想。这一思想在作品中的注入,一方面使得作品主题极富人道主义色彩,另一方面向读者张扬了生命至上观,对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文艺思想无疑是极大的丰富和补白。  相似文献   

10.
生命观教育的核心:强化敬畏生命的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关注生命价值和生存质量的社会大环境中,生命观教育被明确地纳入了高等教育体系.高校生命观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生命观,最终实现生命价值,因此把握生命观教育的核心非常重要.敬畏生命是生命观教育的核心,引导并促进大学生强化敬畏生命意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思想学说史>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国哲学的历史.该书继承了侯外庐对中国哲学内涵的基本定位,在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之外增加了心性论、境界论的内容,拓展了哲学史研究的内涵;从哲学与文化的互动揭示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对中国哲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些新的判断;继承侯外庐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社会史、学术史研究视野,提出文化史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2.
特纳之边疆学说自诞生后,曾主导美国史坛达三四十年之久,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西部史学派。边疆学说最具创新之处是将自然视为美国特色的社会文化形成与演进的重要基础,并吸收了进化论思想。在研究方法上,特纳吸收了哈德逊河派画家的创作意象,很好地论证了其观点。从环境史角度来看,边疆学说存在历史主角的缺失、无视西进运动的负面影响等缺欠,它多被指责有地理环境决定论倾向。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优雅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内涵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理念的基础上,"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为我们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使人类以另一种思维方式去逐步学会善待和敬畏包括人、动物、植物在内的一切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领悟生命的神圣,尊重生命的平等生存权。"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内涵全面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为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优雅的社会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阶级思想,应从其理论来源、根本旨趣与学说史意义三个维度切入。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法国复辟时期历史编纂学家关于阶级问题的论述是马克思恩格斯阶级思想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对阶级问题的理论探索,根本旨趣在于探索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构建的有效路径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及全人类解放的现实途径。马克思恩格斯阶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使阶级、阶级斗争理论与资本主义批判从历史唯心主义与抽象道德批判的迷雾中摆脱出来,为人们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阶级与阶级斗争现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敬畏生命"是史怀泽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敬畏生命"中的生命,不是仅指人类,更强调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生物.史怀泽认为,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任何生命都有平等的存在价值,但只有人才能承担起"敬畏生命"的道德责任.以史怀泽"敬畏生命"理念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在当今仍然不断发展,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对生命的关怀是跨越种族、国籍、语言的文化"大我"情怀,对边缘群体生存境遇的体察是文化"小我"情思,当文化"大我"情怀面对文化"小我"的种种跨文化相逢与跨语言表现,族裔文学就成为文化观照的一面镜子。本文以《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为切入点,发掘汤亭亭创作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丰富了当代华裔经典作家的批评话语。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学说史更经常地被人们称作"中国社会思想史",但这种称谓是不准确的。研究中国社会学说史不能用机械的唯物主义或阶级标签法,科学的方法应是全面、客观、公正地解读中国思想家的社会学说,去除一切非历史的东西,通过符合历史真实以及逻辑推论的系统分析,来建构中国社会学说史体系。  相似文献   

18.
莫难 《社区》2012,(17):35-35
在斯里兰卡的热带森林里.一群野象穿过一条铁路。其中一头小象好奇地停在铁轨上不肯离去。此时一列客车开来。小象被撞到了路基下。其他的象便发火了,一起朝火车冲去。它们用长长的牙去撬铁轨和枕木,一会儿工夫,铁轨和枕木就乱七八糟地躺在了那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生命的观察与思考,基于时生命的敬畏之情,先秦儒家先哲逐步形成了其生命敬畏的思想体系,其中包含着珍爱自然生命、关怀社会生命、升华精神生命的生命智慧,浸润着对生命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文章解读中华儒家元典文本,对先秦儒家的生命敬畏观进行分析,通过中国与古希腊的比较,概括先秦儒家生命敬畏观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最为响亮、最激动人心也最具有凝聚力的口号,大概就是“人的生命重于一切”。这里,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生命至上”的理念,强调的是人的生命价值的至高性与普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