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曾经有个格言:"一滴蜜汁比一加仑的胆汁更能吸引苍蝇."如果你想说服一个学生,首先要让他认为你是他的挚友,然后在逐渐达到说服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苑辉 《经理人》2005,(2):90-91
在一个非正常的营销手段下,消费者往往会买下自己不需要的理财产品只要你已经坐下来和一个出色的理财营销人员对话,他应该有七成的把握说服你购买他的产品。这听起来似乎耸人听闻,可实际上,在一个非正常的营销手段下,消费者往往会买下自己  相似文献   

3.
葛史密斯 《领导文萃》2009,(11):113-117
企业主管想要落实自己的想法。必须学会“向上影响”。说服上司,就像卖东西给顾客一样,“销售”这个构想是你的责任。上司没有责任“购买”你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正> 记得有一次,我随工会主席下连队,主席一路上和农工打招呼,叫着一个农工的名字并向他们问好,农工也向主席问好,显得十分亲切。下午,在召开座谈会时,有一个小青年吵吵嚷嚷走进来,说是要告连长的状。工会主席一下叫出他的名字,问他什么事?这个青年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工会主席告诉他:“我不但知道你的名字,还知道你爸爸妈妈的名字。你坐下,有什么事给我说吧。”  相似文献   

5.
几年以前一个世界探险队准备攀登马特峰的北峰,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到达过那里。记者对这些来自世界各地探险者进行了采访。一位记者问其中的一名探险者:“你打算登上马特峰的北峰吗?”他回答说:“我将尽力而为。”另一位记者问一名探险者:“你打算登上马特峰的北峰吗?”这句探险者答道:“会全力以赴。”记者问了第  相似文献   

6.
亲近客户的8种沟通方式 有一次我去买家具,看了一个又一个的家具摊子,都不是很喜欢他们的款式,就想要离开.当走出家具城时,有一个人拉住我说:“先生,我看你刚刚都在看茶几对不对?” 我:“对呀.” 他:“你看看我的茶几.” 我:“看了,都没有兴趣.” 他:“先生,等一下,我保证你看了会有兴趣.” 我:“什么兴趣?” 他拿出一个榔头,直接就往那个玻璃面上敲下去.当时我吓了一跳,生怕他把那个玻璃敲碎了伤到我.结果他敲完之后,玻璃却完好无损. 他跟我说:“先生看到没有,这是钢化玻璃,你买一般玻璃的茶几就算800块钱一个,看似便宜,实际上小孩一碰就破了,你又要换一个.现在我这个茶几1800块钱,看似比别人家的贵,但它再怎么敲都破不了.先生,你要不要来试试看?”  相似文献   

7.
“驴亲戚”     
一天,王老汉骑驴去赶集。到了街上,王老汉似乎听到有人在打招呼,他看到有位穿花褂留长发的年轻人冲他这边“喂喂喂”地跑了过来。到了跟前,王老汉左看右瞧也认不出他是谁,就不好意思地轻声问道:“小伙子,你该不是认错人了吧,我又不认识你,你干嘛跟我打招呼呀?” 谁知那个年轻人却不怀好意地笑着说道:“你这个糟老头,谁跟你打招呼了?我跟驴打招呼呢!”说完他还特意拍了拍驴的  相似文献   

8.
“他(联合国秘书长)的角色有点像教皇。他没有军队,但他确能从道义上说服别人。”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这样评价自己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企业的一名销售人公司决定奖励他独叫到办公室,对绩突出,公司决定奖励你10过总经理后,拉门要走,总你件事。今年你有几天在公务员回答说:“今年我在家余,拿出1万元递到业务员妻子的,感谢她对你工作无理又问:“你儿子多大,你今回答说:“儿子不到6岁,今年  相似文献   

10.
美国有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他的学生分成三组,结果发现被经常鼓励的小组进步最快,总是挨批评的小组进步较小,有的甚至倒退。分析其原因,发现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关系,儿童对社会、对自身的了解还很肤浅,他们常常是通过大人的眼睛来认识社会、发现自我。你说他行,他就要处处表现出“神童”的样子让你看;你说他不行,他就以为他真的不行。可是我们的许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张口闭口“你怎么这么笨”、“你真笨”、“大笨蛋一个”、“长大了扫垃圾都没人要”。渐渐地,学生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对所学的东西失去了兴趣,以为自己真的很…  相似文献   

11.
英国是一个很讲究阶级地位、等级的国度,但你在伦敦贫民区中遇见一个普通的英国老汉,而他就是英国前首相卡拉汉,你却不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工党首相卡拉汉是被保守党领袖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取而代之的。是非功过,自有历史评说。而今的卡拉汉恐怕还未归于平淡,他说:“我的一生只能从政”。  相似文献   

12.
<正> 芬克斯酒吧地处中东,是一位叫罗斯恰尔斯的犹太人开的。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我和10个随从将前往你酒吧,你能谢绝其他顾客吗?”罗斯恰尔斯答:“你们可以来,但要谢绝其他顾客不可能。”第二天对方又打来电话:“我是出访中东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罗斯恰尔斯仍礼貌地回答:“您能来本店我深感荣幸,但因您的缘故而将其他人拒之门外,我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基辛格最终未能如愿。罗斯恰尔斯就因为坚守“不得例外”这一原则,生意越来越红火,使之成为全球15个最佳酒吧之一。  相似文献   

13.
领导者怎样才可以担负起生命、工作和资产数亿的公司的责任?如果人们袖手旁观的话,领导者怎样才可以担负起国家命运的责任?领导者怎样才可以领导成千上万的男人和女人完成一件壮举?他们可能眼睛眨都没眨就做了这些事情。他们从哪里来的如此巨大的自信? 自信来自于你知道你会成功 一本老的空军领导训练手册上写着:“没有人会有自信心,除非他先在脑子里说服自己,他能够胜任分派下来的工作。” 这确是事实。如果你知道你能成功地做某件事,那么你才有自  相似文献   

14.
正某企业曾经出过这么一道面试题: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你开着一辆车经过一个车站,看到有三个人正在焦急地等公车。这三人中有一个是濒临死亡的老人,需要马上去医院;一个是曾救过你性命的医生,你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报答他;还有一个女人,她是你做梦都想娶的人。但此时你的车只允许再坐下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有人说先救老人,因为医生和心上人还会再  相似文献   

15.
能力与人品     
正有次看《非你莫属》,这一期的嘉宾是位连续三年的销售冠军。主持人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在你的经历中,最能说明你销售能力的是哪件事?他想了想,说自己曾在一家情商培训机构做销售,成功说服了一位月薪两千元的环卫工为自己的儿子报了价值五千多元的课程。说完之后颇有点沾沾自喜。他展现的推销能力并不差,可在座的12位老板却不约而同在第一轮时就灭了灯。有一位老板用这样一句话结尾:我们不怀疑你的能力,但不看好你的人品。  相似文献   

16.
1925年,苏共决定成立孙逸仙大学(即莫斯科中山大学),专收中国学生。国共两党各自推荐了一批学生,蒋经国说服父亲蒋介石以及吴推晖、陈果夫等人,让他到莫斯科学  相似文献   

17.
杜生梅 《决策》2012,(6):88-89
“职场定律”告诉我们,跟对人很重要,因为上司将是你未来职场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因此,只要你不是要尽快找份工作糊口,不妨事先“面试”一下你的上司。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当你决定去一家新单位或新公司工作,上司作为你最重要的“拍档”,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你、考验你:他的能力如何,我们能够合作得好吗,什么样的工作方式最容易打动他……当这些问题在上司的脑袋里如霓虹灯闪烁不停时,你是被动地被他挑选与揣测,还是同样地、主动地去了解他、挑选他?  相似文献   

18.
何孟霞 《科学咨询》2009,(24):32-32
师爱是细节。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讥笑中有爱迪生。”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美国孩子童年时极端害羞,怯懦而又自卑。上中学时,有一次英语教师向全班同学布置了给课文《杀死模仿鸟》小说最后一章续写一段。当时,这个学生已不记得他的作文有什么特别之处,也忘了老师给他打几分。  相似文献   

19.
一个中年律师利用休假去乡下打猎,他打中了一只鸟,但它掉到了一个农夫用栅栏围起来的土地上。当律师爬栅栏时,农夫问他在做什么。律师回答道:"我打中了一只鸟,它掉在栅栏里面了,我准备去取回它。"老农夫回答道:"这是我的土地,这里都是我的财产,你没有权利。"律师愤怒地说道:"我是全美国最好的律师之一,如果你不让我取走那只鸟,我会起诉你,并拿走你这里的每样东西。"老农夫微笑道:"很显然,你不知道在我们卡罗莱纳州如何处理矛盾。我们对于类似的小矛盾一般用‘踢三  相似文献   

20.
<正> 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服务客户的秘诀之一是该公司的“十英尺的态度”,这是其总裁沃尔顿首先提出来的。他多次到店里巡视,鼓励店员:“我希望你向我保证,无论什么时候,当客户与你的距离在十英尺之内时,你就会注视着他的眼睛,问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