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性问题,多年来是理论战线一大“禁区”。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所谓“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被打成“文艺黑线的理论基础”,不但大批文艺作品受到横扫,就连社会主义公民的人的尊严和价值也遭致粗暴的践踏,造成了生活与艺术中的大量虚伪。 早在一九六一年,周恩来同志就曾批评理论界、文艺界“把‘人性论’、‘人类之爱’、‘人道主义’、‘功利主义’都弄乱了”。可是,由于“左”的干扰,这些被弄乱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澄清。粉碎“四人帮”后,作家艺术家勇敢地冲破“禁区”,创作了一批具有深刻无  相似文献   

2.
列宁反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主张社会主义条件下伦理道德范围内的人道主义原则。探讨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深入发掘列宁丰富广博的哲学思想,而且也有助于正确了解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关系,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不能抽象的谈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形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把它作为一种世界观、历史观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宗教神学相抗衡。它在反封建斗争中曾经起过进步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激化,随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它就成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反动思想武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意识形态,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区别在哪里?马克思在致弗·阿·左尔格的信中清楚地作了回答。他指出,德国一些人“想使社会主义有一个‘更高的、理想的’转变,就是说,想用关于正义、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女神的现代神话来代替它的唯物主义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有些同志热衷于宣扬抽象的人的价值,抽象的人道主义,千方百计地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造成了理论上思想上的一些混乱。本文试从阶级性、实践性和社会观三个方面,谈谈抽象的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不同,以求教于理论界。 阶级性不同 抽象的人道主义实际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在西欧从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形成的。这一时期在欧洲的历史上通常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所谓文艺复兴时期,就是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复兴”,它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主义生产方式这一历史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阶级的一面主要思想旗帜。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极力歌颂人,赞扬人的价值,要求承认人的尊严,给人以自由和幸福,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主张关心人、重视人、一切为了人,总之,对人要有仁爱的思想。当时的人道主  相似文献   

4.
几百年来,“人性论”、“人道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鼓吹自已代表“全民”的遮羞布,理应受到必要的批判。但是,在“人性”和“人道”的问题上,并不是只有资产阶级的一家之言,更不是所谓马克思主义不讲人道,不谈人性。其实,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真正科学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只不过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罢了。从历史上看,关于探索人的本质是什么的人性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早已众说纷纭。我国先秦时期的孟子主张“人性善”。荀子主张“人性恶”。孟子的学生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告子》上)。汉代的董仲舒提出“性三品”,把人性分为三类,即不教而能善的“圣人之性”,虽教也难为善而只能为恶的“斗筲之性”,  相似文献   

5.
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文章,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的实际,深刻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对立,批评了宣传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所谓社会主义“异化”的错误理论,阐述了为什么要宣传、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澄清了多年来在这些问题上的思想混乱。胡乔木同志指出:“跟历史唯心主义相反,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以抽象的人、人性、人的本质等等的概念为出发点,而是以具体的社会生活条件为出发点来解释历史。”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理论,是人的本质观上的二次根本变革,为无产阶级解放学说奠定了思想基础。学习这一理论,对于批判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对于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解放道路是有益的。 一 马克思在继承人类优秀思想成果,在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学说,这一学说的创立是关于人的本质观上的一次根本变革。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在人的本质问题上,众说纷纭。在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们为了反对神权统治,曾为人的感性的存在和需要进行辩护。他们把意志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论述“异化”与“人道主义”的文章多把抽象的人当作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主张“异化理论是全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线索”,要用异化来“帮助我们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用它来说明现实的历史、社会问题”,有的同志甚至提出所谓“人——非人——人”(即人异化为非人,再克服异化复归于人)这样的历史公式。这就涉及到究竟什么是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人性和人的异化? 什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是一个被形形色色的封建神学家、资产阶级学者搅得混沌不清的问题。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才揭示出,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九年第五期《红旗》发表肖蔚云等同志的《马克思主义怎样看“人权”问题》一文,(以下简称肖文)其中有一部分观点是很好的,如强调要用阶级分析的观点来揭露资产阶级“人权”的虚伪性;批判了那种“公然要求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发善心,要求资产阶级政府的首脑来‘关注’所谓中国的‘人权’问题”的反动言论;还着重论述了“怎样看‘人权’问题是关系到正确认识和区分社会主义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一个原则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8.
<正> 探讨人的价值,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当前,探讨这个问题的迫切性,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必须作出明确回答的问题。近些年来,一些同志从抽象的人、人性、人的本质出发,脱离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大谈什么“人的价值”,要把实现“人的价值”、“人是目的”,作为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他们指责社会主义“不尊重人的价值”,宣扬“要努力为消除异化现象,提高人的价值而斗争”。因此,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对人的价值作出科学的阐明,不仅对于马克思主义伦理  相似文献   

9.
<正>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早年受费尔巴哈人道主义的影响,自称为“人道主义者”、“真正的人道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是在同人道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马克思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和历史唯物主义者,在总结人类知识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经验的基础上,他一方面彻底批判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抽象性、虚伪性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继承、改造、发展了人道主义思想中的民主性精华,成为马克思主义中的思想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有些人离开人在社会中的劳动,离开个人同他人、集体、阶级、社会的关系,抽象谈论“人的价值”,甚至模仿马克思揭露资本主义时使用的词句来批判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个人价值对立起来,说什么“人的世界不断贬值,物的世界(包括权力)不断增值”。这种观点混淆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人的价值观,是完全错误的。 一 “价值”这个概念,本来是一个经济学的范畴。随着近代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学说的兴起,西方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封建的等级制度,反对宗教神学的禁锢,宣扬人的高贵,人的尊严,从而也把人的价值纳入人道主义的命题之中,纳入伦理学,认识论以至美学的范畴。他们把人的价值这个概念作为人道主义的中心内容,一切以抽象的人作为出发点,极力鼓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平等等等。而在人的价值问题上又着重强调人的自我价值,即所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奋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按照他们的说法,以为人和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就在于人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  相似文献   

11.
<正>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反对人道主义的抽象宣传,反对人道主义的唯心史观,但是,我们并不笼统地反对任何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我们要求对人道主义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批评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又说,所谓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它立足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相适应,属于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这种意识形态;作为一项伦理原则,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为基础的.乔木同志的文章,为我们研究和认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问题提供了理论原则和方法论的指导.本文仅就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谈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2.
宣传抽象的人性、人道主义,是理论界,文艺界存在的精神污染的一个主要问题。有的同志把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广义的,普泛的范畴来看待,当成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历史时期。解决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原则。显然,这在方法论上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只是(α)历史地(β)只是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只是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列宁全集》第35卷,第238页)按照列宁的指示,马克思主义对任何社会的以及理论的问题,都要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去作具体分析,决不允许脱离具体历史条件去作概念的思辩游戏。这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一个概念、原理虽然具有理性的抽象品格,但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种精神的抽象符号,恰恰相反却都是现实社会关系的这样或那  相似文献   

13.
人、人性、人道主义的问题,是现代西方哲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在研究中,不少西方学者把这些问题同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考察。有的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等同起来,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反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则宣称马克思主义本来是“真正的人学”,马克思后来抛弃了对人的研究,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的空场”,因而要用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这些观点从不同方面歪曲了马克思主义,首先是歪曲了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学说。马克思在探索新世界观的过程中,同时展开  相似文献   

14.
论历史尺度的总体化——兼与一种“对立论”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的提出在历史尺度问题上,有这样一种对立论:把生产力与人对立起来,并依此把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对立起来。它认为“马克思主义以生产力作为衡量历史的科学尺度,而人道主义则以人为历史的尺度。”这种对立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怎样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怎样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尺度,怎样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与过去的人道主义在此问题上的同异及得失,等等.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首先就是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道主义是一种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尊重人的自由发展的思想。人道主义从文艺复兴时期形成,它的发展经历了种种形态。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发展的一个高峰,对马克思的思想产生了影响。马克思批判地改造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段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著名论断,到处笼统地引用。在引用时,还常常被理解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或者:“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由此而推出:阶级社会中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阶级关系,因此,没有人类共性,人的本质、人性等于阶级性。这,似乎成了我国学术界的一种传统看法。从过去发表的许多文章看来,如何正确地理解上述马克思的这段话,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关键。为此,本文试图探讨一下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王庆华 《云梦学刊》2008,29(3):74-76
马克思主义基于人的现实性提出,自然性是人性的基础,社会性是人的本质规定,主体性是人性中最有价值的属性.马克思人性理论扬弃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论,强调了人的社会本位,同时主张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指出,近几年来,有一些同志在谈论人性问题时,不是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出发来说明人、人性、人的本质",而是"从抽象的人、人性、人的本质等等出发来说明社会",错误地把"抽象的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笔者拟对"抽象人性论"这种非科学抽象的不正确之处,谈几点不成熟看法.  相似文献   

19.
科学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贯穿始终的价值之维。在马克思主义发生、发展史上,异化史观是从人的先验类本质出发的抽象的、不科学的人道主义;唯物史观则在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客观必然性基础上确立了人道主义的科学理论形态。通向人道主义目标的现实道路是改造世界的革命化实践。  相似文献   

20.
人道主义问题在我国被禁锢二十多年以后,目前正在全国的报刊上进行着热烈的讨论,这次讨论之所以特别重要,就在于“四人帮”所制造的十年浩劫的悲剧,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当人道主义一旦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对立起来,并从马克思主义中排除出去以后,将会出现怎样的兽性肆虐的残酷情景。因此,在当前的讨论中,弄清马克思主义关于异化和人道主义的理论,不仅对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划清真假马克思主义、真假社会主义的界限,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重视人、尊重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来完成“四化”建设的任务,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想就这一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以就教于我与之商榷的同志和关心这一问题的同志们。马克思关于人、人的本质、人的异化和人道主义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极为重要、极为光辉的部分。在马克思看来,人性就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等一系列著作中,在很多时候都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