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城有两个教子胡同,一个在宣武区,一个在东城区(钱满胡同并入).笔者自小出生在京城西南角宣武区教子胡同中的法源里,在教子胡同怀抱中长大.  相似文献   

2.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原有一条王驸马胡同。那是由 于这条胡同里曾经有驸马王宁的住宅。王宁于明代洪武十 五年(公元1382年)成为朱元璋女儿怀庆公主的驸马。明 成祖朱棣为夺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发动“靖难之役”,王 宁暗通朱棣,朱棣继皇帝位,封王宁为永春侯。随朱棣迁 都北京后,王宁建住宅于北京东城南小街路东的驸马胡同。 驸马是皇室女婿的泛称,始见于《汉书》,汉武帝设官  相似文献   

3.
粤北南华寺     
闲云 《华人时刊》2008,(2):89-89
南华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这里依山面水,峰峦奇秀。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是禅宗六祖慧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寺庙现存大量珍贵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4.
北京的胡同     
鲁忠民 《社区》2001,(1):50-51
胡同是构成北京风情、京味文化的基础。 什么是胡同?胡同就是老北京的街巷。过去所说的胡同,一般还包括街、巷、里、道、坊、市、口、条等不同的叫法。以后现代交通工具不断出现,不少道路在胡同的基础上越修越宽,胡同开始专指小街小巷了。为啥叫胡同,众说不一。其中40年代有本书叫《北京地名志》说:“在蒙古,比村大的部落就叫胡同”。有关专家指出,胡同确是蒙古语。也就是说,胡同是从元大都时叫出来的。 北京城到底有多少条胡同?老北京人会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无名的胡同似牛毛。”北京的胡同形成于元、明、清三个朝代。据明代人记载:明朝北京有街巷胡同629条,加上郊外的总数为1170条。1944年的统计,当时北京共有胡同3200条。到了1982年,北京旧城四区的胡同有1159条。到2000年  相似文献   

5.
何杲 《新天地》2017,(2):40-41
我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今年78岁,从呱呱坠地到两鬓斑白,我在菜市口住了大半辈子.我喜爱这里的风土人情,熟悉这里的一街一巷,更亲眼目睹了它几十年的沧桑变化. 最是难忘小黑猴儿 78年前,我降生在菜市口西边一个叫龙凤坑的小胡同里(现叫法源西里小区),胡同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玉器刘、爆肚宛、糨子杨这些京城有名气的手艺人,都是我的老街坊.胡同窄小破旧,但很安祥,只是偶尔会传来剃头挑子的“唤头”声和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声.  相似文献   

6.
宝刹为邻,胡同因寺得名与大乘巷关系最密切的邻居,首数宝产胡同.原因有二,其一,宝产胡同历史悠久,从元代就有了,是众多胡同的老大哥;其二,经过这里的公共汽车只有7路,附近居民如果想去护国寺吃小吃、去西单逛商场或倒无轨电车去更远的地方,这条胡同是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胡同情趣     
我是从小在北京东城区小细管胡同里长大的,这个胡同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南宽北窄、曲里拐弯的小胡同,胡同南接什锦花园,北通魏家胡同。我家住的9号院是胡同中间偏西的一个大杂院,  相似文献   

8.
龙门藏幢续跋两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门地区近年出土的两尊纪德石幢,是中古时期龙门山佛教文化图存在的生动写照。幢文显示:李元法和尚与禅宗北宗六祖法如禅师及盛唐文上陆去泰等社会名流有着密切的交往;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奉先寺纪德石幢,则证明盛唐以还,这一国家寺庙的周围曾形成过一个密宗教门的法脉聚落。  相似文献   

9.
法轮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原系元臣济拉玛之后裔、喀喇沁部落蒙古王公的旗庙。该寺为清代较著名的十大黄教寺庙之一,在辽代寺庙灵隆寺废墟上,修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至嘉庆八年(1803年),前后经历了五十八年之久,历经主持喇嘛24代,是宁城自清代以来最古老、最宏大的古建筑群中至今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座寺院。法轮寺在建筑艺术上集伽蓝  相似文献   

10.
库伦旗曾建造过35座寺庙,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天灾人祸之故,大部分寺庙已经被毁坏或倒塌.幸存剩下的只有兴源寺、象教寺、福缘寺、吉祥天女神庙、格尔林寿因寺等五座寺庙,这几年经过重修,已恢复了巍峨挺拔的古貌,依然容光焕发.这些金碧辉煌、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建筑群,给人一种难以忘怀的古老文明和佛的世界的神秘感.寺庙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历经各个时代的不断传承、发展、演变,多少年来一直影响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卢珉  傅洁 《社区》2005,(9):46-49
此处流动着过去的影子在北京鼓楼大街的东南侧,有一个后圆恩寺胡同。它默默地静立在那里,任凭历史风尘的洗礼。元朝时,在后圆恩寺胡同里曾建有圆恩寺。据记载:寺为元至元年(约1286年)间建,清光绪九年(1883年)曾重修。据上个世纪80年代调查,此寺已全部拆除。但这个胡同因为它位于过去的圆恩寺之后,故而得名。胡同的西部比较狭窄,而东部则比较宽阔,7号院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四合院,院内既有传统的中式建筑,也有西洋风格的亭楼,中西合璧,非常壮观。在这个院子的西边不远处,就是茅盾先生的故居。一进胡同东口,便看见了甲1号那座古色古香的宅院,这是…  相似文献   

12.
点滴悦读     
《山西老年》2020,(3):54-55
齐白石画麻雀齐白石刚从湖南来到北京时,赏识他的人并不多,买他画的人也很少。因为没钱,齐白石白天在街上卖画,晚上连旅店也住不起,只能住进了法源寺,这一住就是两年多,一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一个夏日的午后,天上下着雨,齐白石无法出去卖画,只能茫然地坐在寺里。  相似文献   

13.
《社区》2007,(3)
刘大响眼瞅着奔40岁了,在京城的这条胡同里也生活了快40年了。作为土生土长的原著民,刘大响的一切都与这片老社区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从来没有动过要搬走的念头,一是因为他没能力买房,二是他也舍不得这块地方。自从他在这条胡同里开了家小餐馆后,他的生计问题更是和这条胡同分不开了,所以刘大响更是想在这里踏踏实实地过日子。  相似文献   

14.
总布胡同:是3条胡同的总称坐落在北京东单北大街的总布胡同,是一条有600多年历史的老胡同,明朝属明时坊。之所以叫它“总布胡同”一说是因总捕衙署(相当于现在的市公安局)曾设在这条胡同,  相似文献   

15.
欧阳杏蓬 《社区》2008,(23):36-37
黄水寺在哪里,父亲跟我说过,可是黄水寺在一九五八年被毁了,连一根毛也没有留下。黄水寺在哪里,我从一开始就迷茫,父亲的话轻飘飘的,在油灯下扑闪了几下,就像焰里灯花,熄灯的时候被一口气吹走了。黑夜里,我想,黄水寺在阙家岭,在三江交汇点,在大河边,我不能确定,我亦不敢挪一下身子,父亲在身边已睡得沉实,而黄水寺却陪着我失眠。寺庙没有了,佛却立上了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16.
李白与南阳渊源颇深,今人收集李白在南阳留诗共13首。据考察,李白入翰林前,曾五次光临南阳。一为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入长安,取道南阳,时为初夏;二为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南返安陆,途经南阳,时在秋;三为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由安陆来游,时在春;四为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李白由安陆移家东鲁,路过南阳;李白五次访问南阳是在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秋,应方城县仙翁观道士元丹丘邀请到方城寺。留下《南都行》、《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送友人》和《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等诗篇。  相似文献   

17.
满目春色关不住,法源寺满园的丁香花又一次释放了那迷人的芬芳、热情肆意的春之气息。这春的气息仿佛有了普度众生的灵性,飘荡于周围的胡同中,沁入了百姓的心里。作为咱西城的根儿,小韩说打记事儿起就对这充满香气的胡同颇有感情,  相似文献   

18.
金县大黑山     
大黑山亦名大赫山、大和尚山,在辽宁省金县城东十五里,海拔664米,是金县第一高峰,山上有隋唐山城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胜水寺,响水观、朝阳寺等名胜。胜水寺(观音阁)位于东北山腰。远在明代以前,这里就有寺庙,后来倾倒了。明洪武初年在古刹的废墟上又重建庙宇,而后从明清各代到民国年间皆重修过。其上庙建筑在半山腰的巨大岩洞之下,由飞殿,禅房等组成,另有钟楼、碑刻等附属文物。下院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尼县,因寺院而得其名。座落于柳林镇北郊的卓尼寺是卓尼杨土司政教合一的宗教中心,同时也是文化中心。在八思巴(即卓贡·八思巴罗智坚参,于公元一二六九年应忽必烈之请,再次去京,途经卓尼、岷县、陇西)的倡导下,由其随行萨迦巴格西主持,于公元一二九五年(元贞元年)始在一座宁玛派小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又在该寺专职堪布(僧官)仁钦龙布任职期间,于公元一四九五年(明天顺三年)又将原  相似文献   

20.
正位于西城区的北长街南起西华门大街,北至景山前街,因地处紫禁城西华门外之北而得名。街内有福佑寺、万寿兴隆寺、昭显庙、静默庙等众多古迹。1965年将福祐寺、庆丰司、关家胡同并入,合称北长街。这里是皇城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北长街游玩,当你沉浸在众多寺庙古老街道的同时,会被一个不大的两侧挂满京剧脸谱的小门脸所吸引,抬头看到的"别古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