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社会学成为一门科学是社会学分化的结果。劳动社会学的内容就是确定劳动作为社会的和人的生活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各种规律和范畴,指出研究的方法和提出实际的建议。劳动社会学是马列主义社会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劳动社会学、工业社会学、农业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家庭社会学、青年社会学、教育社会学和医学社会学等作为社会学的部门学科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些学科的建立是因为它们既有科学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既有可供探讨的科学原理体系,这一体系又可有机地成为专  相似文献   

2.
军事社会学:经验和问题〔俄〕B.B.谢列布里亚尼科夫军事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在俄国从20年代末以来历经重重困难,一直未能形成独立的学科。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出版的《苏联军事百科词典》中,“军事社会学”未被列为独立条目。现在人们认识到军事社会...  相似文献   

3.
社会学理论体系新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我国要创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学,以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问题,笔者断断续续地探讨了十年。其间,较早地提出了要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学问题,认为社会学的学科体系由社会主义社会学、资本主义社会学、社会管理、分支社会学(不包括与其他母体学科交叉的分支,如教育社会学等)、社会学史等构成;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学是以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9月27日,挂靠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上海市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复旦大学、上海市体委、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等单位支持下正式成立了。委员会由上海市有关单位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新闻工作者数十人组成。复旦大学陈天仁教授任主任,刘豪兴、朱国宏教授分任副主任和秘书长。体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属于应用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它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体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作用,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体育运动的内部结构、功能及其运行规律,以及体育与人的社会行…  相似文献   

5.
医学人类学     
医学人类学王宁医学人类学认为,医学文化模式绝不是孤立的.而是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与复杂的信仰和价值观网络结合在一起。医学人类学作为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定分支学科,运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观点、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与人类健康和疾病有关的现象,主要研究的是人...  相似文献   

6.
人,无不是社会的人。即使是狼孩、猴孩,一旦重回人间,还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人,就应该懂点社会学知识,社会学同文、史、哲一样,同为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社会学在有些国家的大学里为公共谋,在有些国家的中学里是必修课,还有的象荷兰等国家在小学里也开社会学知识课。社会学理论是一个体系,是分层次的,母学科下有子学科,子学科下还有子学科。可是,不论是哪个层次的理论,理论总归是理论。理论就应当有自己的位五。理论高于具体规定有些人喜欢在社会学著作中,用这样的口气:根据什么部门的什么规定,我提出一个什么什么样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在英国,教育社会学可以说是在五十年代初从伦敦经济学院兴起的。1954年伦敦经济学院由戴维·克拉斯指导的有关英国社会变迁问题的研究,就已把社会学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到教育方面了,其后20年间出版了不少论著,如A.哈尔西和F.马丁的《社会阶级与教育机会》(1957),C.安德森等的《教育、经济与社会:教育社会学读物》(1961)等。这门学科的特点在于它关心教育制度与劳动分工、社会分层之间联系的方式。它受到美国理论观点的影响,这种观点是以适应发达技术社会需要而提供有读写能力、适应性强的劳动力的功能来看教育的。在英国,关于社会阶级不平等的分析又是与弗  相似文献   

8.
“新”教育社会学产生的归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教育社会学产生的归因分析杨昌勇社会学理论,从完整的意义上讲,既要研究作为结构和过程的社会,也要研究作为主体的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具有某种价值倾向性的行动理论或实践理论,教育社会学也应如此。“新”教育社会学作为现代西方教育社会学中的一...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学科建构亟需厘清的基本问题有三个: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需要完成学科合法性的论证;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基本功能;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质。厘清这些基础性问题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建构以及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社会学作为一门进行有组织的研究和教育的学科只有几代人的历史。但是人类探索和改善社会生活的活动已有好多世纪了,现代社会学是那些曾经致力于研究如何看待社会的工作和如何解决社会问题的哲学家和学者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成果在现时代的继续,简单讨论一下在社会学思想史中的一些主要论点有助于正确认识社会学。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劳动社会学的对象和任务〔南斯拉夫〕Д·马尔科维奇在科学知识系统中,劳动社会学具有双重地位——既是普通学科又是专业学科。普通社会学的范畴奠定了对劳动进行实际研究和理论思考的基础。普通社会学范畴首先是:认识社会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对...  相似文献   

12.
北美的教育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什么是教育社会学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曾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事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一些教育学家将教育社会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在研究中注重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以教育作为研究的焦点;社会学家则把教育社会学看成社会学研究的分支,在研究中主要着眼于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关于教育社会学的定义,F. J.布朗曾在其《教育社会学》(纽约普伦蒂斯-霍尔出版社,1947)中引用D. W.多德森的话说,“教育社会学的兴趣在于研究整个文化环境的影响……教育社会学对学校感兴趣,但认为学校只是整个社会的一小部分。教育社会学特别感兴趣的是找出操纵教育过程的方法(社会控制),以便更好地发展个性。”联合国教科  相似文献   

13.
体育社会学略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是社会科学中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生活的一门学科,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体育也被列为问题之一,因此,体育社会学也就必然成为社会学一门分支。体育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体育现象。这门学科,入世未久,在国内更加陌生,有待开拓。作为一门学科来说,它应该有一个集中而又系统的研究领域。体育社会学究竟研究些什么呢?它应包括:集团和体育;体育和社会关系;体育和社会史;体育和文化;社会问题和体育;其它如运动、娱乐的社会学研究等。其中体育集团这一问题应贯串  相似文献   

14.
从不久前开始,中国对教育社会学发生了兴趣,并出现了这样的议论:社会结构决定着教育制度的结构,而教育制度的结构通过培养干部而对社会结构发挥影响,反映与改变着社会结构。当代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认为,教育制度对社会结构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1.各阶级和各社会集团趋向接近(这一功能在普通教育制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2.社会结构的再生产(在这方面,首先是职业教育制度在发挥作用);3.青年的社会移动。  相似文献   

15.
杨敏 《创新》2009,3(11):5-1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其对于现代社会的问题现象有着根源性含义,故亦称之为"社会学的元问题"。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催生了"社会互构论",这一理论又促发了更多切近经验层面的社会现象研究,如社会行动的现代性变迁研究、中国扶贫研究、社区建设研究、城市发展与社会建设研究、农村民俗制度变迁研究等等。其中,"个体安全"研究既是理论扩展也是实际应用。也许,上述研究更重要的启示在于:社会学是一门不断生长的学科,正是对于现代社会世界之问题性的关切使这一学科获得了新的生长点。"个体安全"研究仅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社会学持续生长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6.
教育社会学是介于教育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年轻的边缘学科,它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基本关系,探讨如何促进个人健全发展和社会迅速进步的规律。教育社会学创始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但其学科胚胎阶段却是在法国孕育的。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了教育有一项个性解放的任务的观点。尔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提出了包括个人与社会的关  相似文献   

17.
杨建华 《浙江学刊》2007,(2):179-184
学科的精神品格是由学科的使命、学科的意识、学科的理想、学科的理论、学科的范式及学科的规范等构成,它是学科的灵魂,学科发展的支撑,也是学科走向成熟和繁荣的标志之一。社会学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这在今日中国迎来了社会学的春天的时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对中西方社会学的发展进行缜密研究和认真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学有着由社会批判与社会建构的学科意识、直面现实的理想主义情怀、富有想象力与严谨规范的科学气质所构成的学科精神品格。新的世纪,新的召唤,社会学者只要执着和弘扬社会学的精神品格,一定能推动社会学的长河在新的世纪卷起更加瑰丽澎湃的学术和思想大潮。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与控制论[俄]Г.Г.沃罗比约夫当前明确社会学与社会控制论这两门研究社会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已迫在眉睫。在我国这两门学科远来形成相互协作的关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人为地把知识划分为人文(“非精密”)科学领域和技术(“精密”)科学领域;对跨学...  相似文献   

19.
谭明方 《浙江学刊》2001,(3):107-111
社会学要回答"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这两个范畴,对把握"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的问题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就是"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的理论表述形态.考察西方社会学发展史上形形色色的具体理论,归纳起来可以看作,一是人文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社会行为"决定"制度文化"的研究范式;二是实证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制度文化"决定"社会行为"的研究范式.因此可以说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史,就是关于"社会行为和制度文化相互关系"的两种不同研究范式的学说史.另外,从范畴的学科属性看,"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是社会哲学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范畴在社会科学层次上的具体表达,它属于社会科学层次的范畴.将"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定义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学对象研究中一直困扰着研究者们的以下问题"社会学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同一性"问题,"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在研究角度上的关系"问题,"研究对象和范畴体系的内在联系"问题,"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的问题,以及"西方理论和本土理论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彦奭 《社会》2006,26(1):142
作为由上海社联牵头编撰的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系列丛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总结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学的发展路程,介绍中国社会学现状和当今发展水平的《社会学卷》,终于与读者见面了。该卷由卢汉龙研究员和彭希哲教授担任主编,各部分由在该领域有专门研究的学者执笔。《社会学卷》以社会学一级学科的内容为主,同时包括了各分支学科及相关学科,如人口学、人类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等的内容。全卷由四编二十二章及附录“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学发展大事记”等构成。涉及中国社会学百年来萌芽、成长、沉寂和重建的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