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公有资本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内在矛盾是指它的“公有制”内容与“资本”形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矛盾。其中,既有国有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矛盾,也有集体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矛盾。公有资本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必然是公有制对资本的否定。  相似文献   

2.
试论“公有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社会化大生产和发达商品经济赋予了现代资本的特定内涵,资本同样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固有范畴。“公有资本”是资本的一种特定形态,具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范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不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 ,而是资本主义的特有范畴 ,不能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一般的论述论证社会主义存在资本的必然性。公有资本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下借用或利用资本主义的经济范畴 ,它反映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4.
利润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一个重要范畴。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是否还存在利润这个范畴,长期以来,理论界有很多人是持否定态度的。而另一部分认为社会主义还有利润范畴的人,则是把利润作为从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经济范畴来使用的。因此,对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利润的研究,只限于说明它与资本主义利润的区别,认为只要说明了它与资本利润有本质区别,它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就可以存在了。因而没有阐明它在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的必然性,没有阐明它的经济本质和它与其经济范畴的关系。在国内外的一些辞书中,有的把社会主义的利润直接等同于“纯收入”,“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的价值形式”等等。还  相似文献   

5.
就其实质而言,社会主义的资本是造福资本。“造福资本”概念的出现,是从经济运行结果看问题的结果,也是经济理论系统内在逻辑发展的产物。作为用于造福劳动而带来造福价值的价值,以及自主劳动者联合劳动创造物质福利的生产关系的体现,造福资本是资本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着价值增殖性、造福性、主体公有性等性质,可以分为公有造福资本、私有公用造福资本、外有公用造福资本等类型。造福资本是幸福之本,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能够联系私有资本,发挥私有资本的积极性,能够为共产主义的到来提供物质保证——造福资本的这些作用,表明可以简称为“福本”的造福资本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基本的经济范畴之一。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的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报告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精辟论述,是改革理论上的一个突破,澄清了长期以来对公有制实现形式模糊不清的认识,实际上,股份制是现代企业一种很好的资本组织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作为公有制实现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7.
改革需要理论,理论本身需要改革。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至今尚未真正建立起来,这既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科学的发展,也不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伍柏麟同志题为《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的不是“剩余价值”而是“价值剩余”范畴》的文章(见《复旦学报》1984年第3期。以下简称伍文),旨在寻求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有范畴,这是很有意义的,给人以启迪。在此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想法,与伍伯麟同志商榷。经济范畴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特定发展阶段,自然有其本身特有的基本经济范畴。那末,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范畴呢?这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首先明确的问题。众所周知,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为对象的《资木论》,其基本范畴是资本和剩余价值,这是专门用来反映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特殊范畴。有人主张把这些范畴拿过来直接用于社会主义,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伍文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存在‘剩余价值’范畴,作为它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是‘价值剩余’范畴。”“它既能用价值形式直接表明社会主义劳动者为让会所做的剩余劳动的特点,又能与其他社会形态中剩余劳动形式相区别。”在此观点中,理所当然地否定了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着剩余价值的错误主张,井提出了社会主义特有经济范畴应具备的条件,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问题是:以“价值剩余”取代剩余价值,将其作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本世纪首先由西方学者提出的、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西方经济学著作中,“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一般有两种涵义。一种是把它们当作与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的范畴,即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联系起来,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起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一种哲学的探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研究在政治上是批判性的、在哲学上是“复杂”的,这是因为,他所关注的是把日常经验范畴与经济学中的“技术性”范畴联系起来的那种意义;而且他还从哲学的层面关注“经济学范畴”在经验话语中的象征维度,以及它们与各种层次上的权力不平等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很少使用资本主义,甚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概念,而是更多地使用市民社会的生产方式概念,他在其著作中对市民社会概念的使用导致了不少的混淆。马克思的资本概念是作为推动阶级斗争并进而促成社会生产及交换关系的革命的“主发条”而存在的,虽然这一概念具有一些缺陷,但其在方法论上和某些内容上依然是阶级社会分析理论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各种教材都把生产资料所有制看作是所有制的唯一内容,而把劳动力所有制拒之门外。但在经济理论界,劳动力所有制问题却是长期争论的热门话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展开,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空前热烈。改革的实践迫切需要深入研究这一课题。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劳动力所有制的看法大体有如下几种:一是“乌有”说,认为根本不存在劳动力所有制范畴;二是公有说,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同生产资料一样是公有制;三是部分公有说,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是部分公有部分归劳动者本人所有;四是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谈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明确地使用了“资本”这一范畴,从而打破了传统理论认为资本仅是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范畴的局限。但是,对于“社会主义资本”存在的依据问题,理论界还没有做出充分的说明。本文试图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本的论述为出发点,依据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资本产生和存在的方法,对“社会主义资本”存在的依据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公有资本分配受公有生产的决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取了双重分配模式,即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模式。公有资本生产、流通与分配的规律,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迂回发展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资本”作为当前经济社会的基本范畴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札记的方式概括了对这一范畴研究的情况;对“社会主义资本”的定义、作用、必然性、历史趋势以及存在的哲学基础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同时,对一些与“社会主义资本”相近却又不相同的范畴进行了辨析。这种基础性的研究和辨析对于我们坚持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资本和资金、资产是一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现实生活中人们却把它们混在一起,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人们就直接以“资金”概念取代“资本”概念。这是不妥的。考察马克思对这一组概念的用法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严格区别,将其混在一起会对理论和实践带来严重不良后果。根据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笔者认为应当提出“社会主义资本”概念。这对于激发企业活力,完善间接控制,进行治理整顿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资本范畴内涵的历史考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资本范畴内涵的重新认识和界定,并认为应建立社会主义资本范畴,用社会主义资本范畴取代资金范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资本,迫切地需要资本承担起历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和谐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以“和”这一范畴出现的,和即适合,即聚集不同事物而取得平衡。平衡即统一,所以,和亦即合“多”为“一”。和谐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和谐是相对的,不和谐是绝对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中的三句话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六个方面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关系、发展经济与安民富民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对资本文明的历史成果和资本文明在实现自身的历史普遍性过程中的不可遏制的力量 ,有着深刻和精湛的论述。“资本摧毁对它的一切限制 ,最后只有资本本身才是它的限制。”人们只能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 ,而且 ,只有利用发展到历史极限的资本才可能消灭资本本身。马克思资本的历史极限理论应当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理论。资本全部历史容量的实现将建立两个方面的关系体系 ,要创造出人类与自然界和人类与社会自身的全面的关系体系。资本发展最终所达到的历史极限就是“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在资本文明尚未完全完成的历史条件下 ,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就有了“新的”历史内容 ,即在发展资本文明的历史进程中 ,完成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可能提出消灭私有制的任务,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包括利用非公有制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此相应,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列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意味着将长期处于“制度外”多种非公有制成分列入了“制度内”。公有企业的非公有化不等于公有资产的非公有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支配力。今后我国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重要方面是发展社会主义成分和非社会主义成分融为一位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可以包容多个所有者的资产。就现阶段的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路径来说,私人资本可进入公有企业内部置换公有资本。对公有企业来说,资产结构重组的重要方面是置换企业中的资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资本范畴是资本一般和资本特殊的统一,其形成既有特定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也离不开马克思在方法论上的突破和创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增殖的价值、运动、权利和生产关系四个方面对资本范畴进行了系统阐释,分别指明了资本的基本规定、存在方式、典型特征和内在本质,体现了资本的增殖性、运动性、竞争性和社会性。其中,资本作为一种增殖的价值、运动和权利是资本一般,而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则是资本特殊,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资本范畴的四重内涵及其联系,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清醒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有效提升驾驭资本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区别在于,它是结合了社会制度与经济制度两方面优越性的制度,它比资本主义更加优越,要从物质财富创造的效率性和社会建设的更多公平正义性两方面体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为主体不能在政府偏袒下去实现,而要发挥公有资本的资本属性,使之在资本的逐利中壮大,并在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实现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私有经济要比资本主义制度下获得更大更快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效率做更多的贡献。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会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