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峡珍奇──菊花石菊花石,又名石菊花,乃石中珍品,堪称世界一绝。它蕴于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南岸以富硒闻名世界的鄂西深山石丛之中,其花纹生在石中,酷似菊花,故名菊花石。据有关专家考证:花纹成于2亿年前,世界独一无二,是长江三峡的瑰宝,比享誉“东方明珠”的...  相似文献   

2.
正湘西苗族挑花,俗称数纱,或曰十字数纱,主要流行于泸溪县境内。泸溪苗族挑花是湘西最为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之一。它思想内涵深邃,文化底蕴浓厚,作品图样浑厚饱满,构图严谨对称,造型抽象富于变化,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民族色彩。湘西苗族挑花虽然经过千百年承传衍化,却没有失去它原始质朴的风采;反以其顽强的生命活力,伴随着悠悠岁月,一代又一代地延续相传至今。  相似文献   

3.
“石板栽花无根底”,是说青石板上不可能开出长久之花。但在湖北省宣恩县岩石王国中,石板上却开出了“永不凋谢之花”。地质学家称之为“罕见的菊花石”。宣恩县地处武陵山区,非金属矿藏十分丰富。在该县长潭区的雁儿山,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的菊花石遍布羊肠小道。这里山高林茂,只见被“炸开”的新鲜青黑石面上,“盛开”着朵朵“菊花”。花瓣呈白色或灰白色,错落有致。俨如朵朵鲜活的菊花,洁白剔透,冷艳逼人。花  相似文献   

4.
田明 《民族论坛》2013,(7):28-29
正苗族花带,是湘西苗族人民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小巧精制的民间手工艺编织品,在保靖、花垣、吉首、古丈、泸溪、凤凰各地都有分布,并以花垣和凤凰为盛。花带的苗语方言称"腊繁",其图案纹样多样,色彩鲜艳,斑斓瑰丽,手工技艺灵巧多变、人文内涵丰富多彩,是湘西苗族工艺美术"百花园"里一朵柔媚多姿的奇葩。  相似文献   

5.
<正> 一、市场概况民国年间,湖南民族地区的商品市场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农村市集的崛起和城镇市场规模的扩大,行业增多。湘西的乾城(今吉首)、泸溪、凤凰、永绥(今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桑植、大庸等10县,总面积21646平方公里,系土家族、苗族主要聚居区,其集市贸易颇具典型性。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调  相似文献   

6.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自古以来便为湘川咽喉之地。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吉首市和龙山、永顺、保靖、花垣、古丈、凤凰、泸溪七县,总面积15486平方公里,人口264.58万人,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回族、瑶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数的72.9%。  相似文献   

7.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自古以来便为湘川咽喉之地。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吉首市和龙山、永顺、保靖、花垣、古丈、凤凰、泸溪七县,总面积15486平方公里,人口264.58万人,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回族、瑶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数的72.9%。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苗族青年谭永峰等30名(组)同志第十八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谭永峰是今年我省唯一获此荣誉的青年。今年32岁的谭永峰现为泸溪县红山柑橘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泸溪县政协委员、共青团泸溪县委员会青年志愿者。为发展壮大泸溪县椪柑产业,谭永峰先后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加强椪柑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椪柑气调催熟冷藏保鲜库、机耕道、工作道、蓄水池、排洪沟等设施,并引进了山地果园  相似文献   

9.
<正> “跳香”是桂北龙胜各族自治县、湘西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及湘西的吉首、泸溪、古文、沅陵等市县苗族人民庆祝丰收、酬谢神灵的祭祀活动。历代文献对“跳香”很少记载,笔者曾对龙胜、城步等县苗族“跳香”进行了系统调查。现结合有关民族学材料,试图就跳香概况、实质、跳香活动与苗族族源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0.
飞歌的泸溪     
《民族论坛》2007,(11):51-52
发源于贵州省都匀县(今都匀市)的云雾山鸡冠岭的沅水,来到湖南时,已有浩浩汤汤的气象,到了泸溪,有了峒河的会合,越发显得大气磅礴。沈从文先生《湘行散记》中的一篇《老伴》,故事就发生在泸溪。沅江干流从泸溪境内浦市镇小熟坪村上约1公里进入泸溪,流经浦市镇、白沙镇、武溪镇,下至大龙溪口再出泸溪,古老而又年轻的县城在沅水的滋养下,清秀雅致,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11.
<正>工业是泸溪县域经济的主导,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泸溪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过程中,工业理应担当重任。一、辨证思考,准确把握泸溪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当前泸溪工业发展态势较好,但我们也要辩证思考泸溪县工业发展的现状。泸溪工业目前呈现以下几大特  相似文献   

12.
《民族论坛》2011,(7):43-43
来源:网络搜集苗族情人节在湘西泸溪、古丈、吉首苗寨边界良家潭乡,三月三,天空明净无云,太阳柔和而温暖,鸟儿的欢叫声与小溪淙淙流淌声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支美妙的春的乐章,使人犹如走进梦幻一般。从公路上、田埂上、山腰上来了一群群穿着盛装的男男女  相似文献   

13.
踏虎凿花是湘西苗族人民用心灵和挫刀创造出来的具有湘西特色的艺术,它是以独特的工具和加工工艺在纸上凿刻出具有湘西民族特色纹样图案的民间手工艺,传承着苗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文章从踏虎凿花的背景分析切入,对踏虎凿花的传承谱系与发展加以深层探究,通过对踏虎凿花几代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介绍以及对其代表性作品题材、工艺特征进行描述和解析,展现踏虎凿花艺术在纹样、构图、内容、应用等方面的演变历史,探索其折射出来的人文内涵,为泸溪地区踏虎凿花的研究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4.
踏虎凿花是湘西苗族人民用心灵和挫刀创造出来的具有湘西特色的艺术,它是以独特的工具和加工工艺在纸上凿刻出具有湘西民族特色纹样图案的民间手工艺,传承着苗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文章从踏虎凿花的背景分析切入,对踏虎凿花的传承谱系与发展加以深层探究,通过对踏虎凿花几代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介绍以及对其代表性作品题材、工艺特征进行描述和解析,展现踏虎凿花艺术在纹样、构图、内容、应用等方面的演变历史,探索其折射出来的人文内涵,为泸溪地区踏虎凿花的研究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5.
苗族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苗族传统医学,是苗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期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 苗族医药源流久远。早在公元前206年,西汉时代史学家刘向在《世说新语》的《说范辨物》中说:“吾闻古之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营为席,以刍为枸,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近人医学家刘镜如《中医史话》里说:“苗父……是苗黎的巫师”(意即巫医)。  相似文献   

16.
对于湘西地区行政区划改革的问题,早在2000年,中南民族大学石宗仁就撰文从湘西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提出撤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区,把酉水以北的土家族聚居县(指龙山、永顺、保靖)划归张家界管辖,把酉水以南的苗族聚居县(古丈、花垣、吉首、凤凰、泸溪)划归怀化管辖;近年,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罗维庆则从大湘西自然地域及行政区划的历史考察角度,提出保留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名称,将湘西自治州并入张家界市,以张家界为首府,认为合并后两地的旅游资源就可重组整合,统一经营,形成以张家界为龙头,以凤凰为龙尾的旅游黄金线;同时以吉首为中心发展工业,也能解决张家界市经济单一、工业落后的状况。意见的孰是孰非有待各方考证与时间检验,但学者的探索精神无疑都值得尊重。今天我们摘编鲁明勇老师《基于旅游效应的湘西区划调整》文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湘鄂渝黔边区旅游合作的博弈"研究阶段性成果),希望能抛砖引玉,请更多的人为大湘西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7.
何谓苗族文学,文艺界有不同的界定,有的指反映苗族生活、表达苗族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有的则专指由苗族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本文论及的苗族文学是后者,而且仅限于广西当代的苗作者作品.(一)与前几年相比,广西苗族当代文学有了较大的进步,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创作队伍已初步形成.在广西苗族作者中,辈份最高,起步最早的是梁彬同志,他在繁忙的领导工作之余挤时间创作,从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有小说、诗歌、评论和民间传说故事.近年来,还编辑出版了《广西苗族民间故事选》和《苗族风俗趣谈》.南丹县的龙  相似文献   

18.
泰国的苗族     
苗族(又称Miao—tze,Mung,Che—hpik)是泰国最大的,政治上最重要的高地部族之一。整个亚洲的苗族总数估计约八百万人。目前多数苗族居住在中国南部(二百——四百万人)。其他苗族分散居住在老挝全境、北越和缅甸。居住在泰国北部的苗族有四万五千到五万人,其中青苗人数最多,白苗其次,公竹苗人数最少。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对湘西自治州苗族高中生的人格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与汉族高中生相比,苗族高中生具有自身独特的人格特征,表现为低Sy、Sa、Em、Fx ,高Re、Sc、Gi、Cm、Wb、To 、Ac、Ai、Ie、V.1、V.2和V.3;(2)苗族男高中生在Do、Sy、Sa、In水平上显著低于女高中生,但苗族男、女高中生人格特征的共同性大于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巴岱是湘西苗族(苗族东部方言区)对祭祀活动主持者的称呼,巴岱文化是指以巴岱作为承载者,包括所主持的仪式中的物质、制度、艺术、精神等方面的苗族文化总称。近年来学者们在巴岱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以学术史发展为线索,从巴岱文化的价值研究、仪式研究和艺术研究等方面对学术成果进行综述,并指出巴岱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