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规制俘获理论是刻画政府规制过程中各利益集团相互行为关系的理论,它将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及分析方法引入对政府规制目标和效果的研究,从而大大拓展了规制研究的视野。虽然经历了数十年的范式演进,规制俘获至今仍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规制俘获理论发展和演化加以述评,挖掘其演进的内在逻辑,对其理论缺陷作出评论,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的理论创新。要理解其创新之处,就必须回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事业中的理论探索,并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特征,呈现其理论意蕴。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事业长期探索的理论思考。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对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探索不断深入,最终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使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了鲜明的理论特征,进而体现出其在理论发展、理论批判、理论传播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而且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考察批判理论、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理论贡献。本文力求论证,这些理论在对于实证主义的缺陷方面,以及理论建构、当代社会研究的新路径方面,提出了相关的理论视角。文章讨论了这些理论视角在社会学经验研究和概念研究中的应用,其中有些应用包括了对偏差行为、性别、媒体和文化等诸方面的社会学研究工作。最后,文章讨论了这三种理论视角对社会学家在其学科线界和领地问题上的思考所产生的蕴涵。  相似文献   

4.
布尔迪厄以"习惯"为轴心建立了他的实践理论。习惯这一概念并非来自理论研究,而是通过实地考察而得出的,从而标明了布尔迪厄与其他种种理论流派的分野。在习惯这个支撑点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再生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文化现实展开了有力的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5.
中国模式源自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摸索和实践,中国模式的成功并以之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供借鉴的鲜活案例,不是偶然与突发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这些理论反过来又进一步地推动了改革发展的成功。在实践中形成的这些思想主要体现为: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推行渐进式改革;强调开放,促进包容性发展;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和保护民营、外资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就是对这三对辩证理论对当代发展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及理论贡献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核之一。其理论特色之一是对当令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基于此,他得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判断。其理论特色之二是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发展道路的理论,为中国社会制度跳越卡夫丁峡谷后在生产力上赶超发达国家找到了改革开放之路。其理论特色之三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创新,提出了开办经济特区、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精髓王国平毛泽东对他的大量调查研究活动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和理论概括,创立了调查研究的理论。这一理论内容十分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根本方法。毛泽东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  相似文献   

8.
西方对非洲发展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唐宇华非洲国家获得政治独立以后,西方学者增强了对非洲发展研究的兴趣,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不同的学派应运而生。这些理论与方法的产生促进了西方对非洲的研究,而且不同程度地影响到非洲国家对发展战略与模式的选择和制定。本文介绍西方...  相似文献   

9.
葛彬 《探求》2001,(4):14-17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1990年发表的《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讲话和1995年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欢迎仪式上讲话,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妇女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系统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妇女学理论的内涵,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现实意义,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并用世界眼光分析了妇女解放发展的趋势,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美学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其中后实践美学对实践论美学的超越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理论现象。本文认为,尽管实践论美学存在着一些理论上的失误,但在当代中国美学发展中,它还有旺盛的理论生命力。后实践美学批判了实践论美学理论中的失误,并努力克服之,这是难能可贵的。但就其理论本身而论,它一方面批判了实践论美学的理论失误,另一方面却又暴露出了自己的理论缺陷。笔者认为正确的思路应当是:承认实践是美学的哲学基础,并从审美关系入手,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建构当代中国美学体系即辩证和谐的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发展文艺学美学理论问题引起了普遍的关注,总的题目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理论。从研究情况来看,目前基本上还停留在对哲学基础、逻辑起点、构成成分和构成方法等原则的静态讨论,还没有突破性进展。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动态的理论发展的行程中去研究活的理论运动规律,打破传统的思维们性、研究的思路和格局。具体来说,我认为必须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理论概念作出新的理解,以现实理论为主导,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基础,在理论发展中把建构问题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才可望使当代文艺学美学理论发展能…  相似文献   

12.
徐全军 《社会工作》2008,(18):57-58
传统心理学激励理论给企业薪酬管理以重要启示,近年来,职业利益假说、心理契约理论、管家理论、组织支持感理论等学说,对企业薪酬管理有重要影响,但是,心理学理论对薪酬问题解释的存在着局限性,它与其它薪酬理论相结合,更能对薪酬分配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当今小学儿童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介绍该理论的提出背景的基础上、从支架理论方面分析了其对儿童二语习得的启示。建议教学应应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建立起互动的教学模式,真正促进儿童第二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青年马克思对卫生健康问题的关注是对资本主义病变的初步探察,其中折射出对劳动者的关切及为贫苦大众争取权利的理论初衷;呈现出反对设计论和神创论的自然观,主张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自然界的理论品质;蕴涵着从劳动人民身体状况出发思考疾病与健康关系本质的理论火花。凸显了青年马克思开启思想探索时的认知水平和理论高度,这种逐渐形成的科学认知具有连续性和一贯性,体现了通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思想发展脉络,联结着马克思后来科学理论的最初环节,也是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准备和理论特征的起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集合、模糊与所指周滨对于模糊理论,历来有很大的争议,而且是众说纷坛。扎德理论的出现,使人们看到了一线光明,也得到了大家的公认。但扎德的理论更适用于对数学的研究。在对自然语言的研究中,却有很大的欠缺。因为自然语言的现象十分复杂,不能用一个原则来解决。本...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市场理论的评述,在整体上肯定市场有效的同时,对这一理论提出怀疑,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对应的可能是萧条经济——在宏观上最无效率的经济,其意识形态的用意要大于经济理论的用意,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不能以此为理论指导。并对理论界广泛关注的建立宏微观一体化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新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一、史学理论与史学理论研究之区分史学理论的现状颇堪忧虑。颇堪忧虑的原因是人们对史学理论的含义缺乏深思,人们往往把“史学理论研究”当成是“史学理论”。其实,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史学理论”是一种思想体系,而“史学理论研究”则只是对“史学理论”本身所进行的“研究”,即对“史学理论”所作的各种解释、论证、说明等。、至于以“史学概论”冒充、代替史学理论,同样是对史学理论的误解,同时也是造成史学理论在中国当代极度匾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一门学科来说,理论的作用都是基础性的、结构性的、整体性的…  相似文献   

18.
所有权法理论是近现代私法法原理和法规范的基石。笔者曾在《近代所有权论及其法典化》一文中,对近代所有权论及其与近代大陆法系民法典法规范的关系作了一些探讨。但关于大陆法系所有权理论,在法本质论上未能给以形而上的认识,仅偏重论述近代所有权论成就了近代民法典的法规范。本文考察大陆法系国家所有权理论的渊源,探求大陆法系所有权理论法观念上的归宿。法国所有权理论以自然法作为其合理性的基础,在理论渊源上导源于罗马法,否定了封建所有制。德国所有权理论在认识论上归结于萨维尼的意思论,温德沙伊德以历史法学的认识论探求到了近代所有权理论。日本虽曾经历了吸收近代所有权理论的过程,但在法观念上并未达到自然法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19.
萨伊德的后殖民理论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出发,批判传统文化观念,揭示了传统殖民主义活动的新模式与新形式。《东方主义》和《文化与帝国主义》标志着萨伊德理论的两个阶段,本文通过这两部著作,对萨伊德的后殖民理论进行了概述和评析。  相似文献   

20.
李占文 《社科纵横》2011,(10):152-153
就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现状来看,加强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主要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之中,首先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所包括的具体内容,然后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阐述了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高职思政教学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