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战略思想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一些明显的新特征.在意识形态基础上,以新安全观与和谐世界理念为重要内容的新国际主义、逐渐减弱的民族主义和外交政策实践中的现实主义添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传统.在根本战略纲领上,致力于成为世界强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成为大战略指导,经济外交、周边安全以及战略上的"创新适应"愈益明显.在当前和今后挑战方面,中国必须在国家大战略框架下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培植软实力,处理好国际国内的诸多严峻两难.  相似文献   

2.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于近年兴起,为研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不同以往的理论范式和观察视角,认为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要义在于遵循要素禀赋确立的比较优势,不同国家或经济体的发展战略和现代化道路各不相同。政府职责在于因势利导,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软硬件基础设施,补偿可能出现的外部性成本,将经济增长潜力变为现实。如果以新结构经济学视角观察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现实,可以从产业结构、创新战略、市场体制、政府职能等四方面梳理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致脉络,并以此为指导确立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确立比较优势、重塑产业政策、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市场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形成了年均9%以上的经济增长态势,使得综合国力、居民生活水平和国家地位由弱到强,以“高成本、低收益、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越来越难以跟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此,急需构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策略指导思想,在国家创新体系这一层面来推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战略思路,使其具有历史的、时代的重要性和不可磨灭性。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以三明区域为例总结出其当下和未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战略思路,采用区域分类发展策略中的产业带动型、自然资源导向型相结合的战略思路,逐步扩大建设建成科研与高等教育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反哺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创新战略、能力建设与组织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我国经济加快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适应经济转型的重点是推行创新战略,在用人策略、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上做出相应的转变,并通过人力资本构建、社会资本联结和员工感情资本的塑造,建设起帮助企业实现创新战略所需要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需要与实施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实现有机衔接,重构黄河流域各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黄河流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制约因素表现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形势依然严峻,与东部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的发展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以水资源利用为核心的流域经济合作机制尚未形成。创新驱动战略的目标是将科技创新作为首要目标,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产品创新和产业创新作为主要任务,以提高全流域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的机制体制创新作为制度保障。黄河流域创新驱动战略的总体思路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解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力问题。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构筑积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创新高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战略实现路径在于在节水产业、新能源技术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长期布局,依靠企业技术创新实现新动能培育,推动黄河全流域合作发展和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版权保护作为我国鼓励和保护智力创新,促进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制度,其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调"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通过15年的努力,使我国进人创新型国家行列.制定和实施包括版权在内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认识、研究和制定我省版权战略,对于促进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时期我国地方经济增长质量分化严重,具有明显的沿海高内陆低的特征。为使我国经济在"十三五"时期呈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势头,必须实现从数量与速度的盲目赶超向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的转变。地方政府应明确本地经济增长质量的现状和制约瓶颈,结合自身经济特征和发展定位确定"十三五"时期的战略选择,通过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变、体制机制完善提高经济活力,实现质量效益型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当前 ,河西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怎样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 ,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 ,先形成一个统揽全局的总体开发思路 ;然后在这一总体思路指导下 ,结合当前区域经济实际 ,选择今后一定时期有重大发展前景的支柱产业 ;进而兼顾支柱产业近期发展与中长期更新要求 ,着手培育具有自主“造血”功能与发展后劲的区域经济“发动机”。基于这一现实考虑 ,我们提出了着眼“绿洲古道区域经济整体创新开发”的河西地区区域发展战略设想 ,其内容概括地说 ,就是“一个开发思路 ,两个产业支柱 ,三个创新发动机”。一个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9.
转型中的创新战略与我国教育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以来 ,中国创新系统比较平稳地从政府主导的强形式 (政府指令型 )向政府主导的弱形式 (政府引导型 )转化 ,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是“政府协调”型的创新系统。转型过程中的科技、经济、政治和教育体制之间缺乏协调性 ,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教育系统的整合要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整合相一致。我国转型中的创新战略是追赶战略 ,是以模仿创新为主并兼顾局部自主创新的追赶战略。作为创新主体之一的教育系统的整合 ,必须选择相适应的制度安排 :(一 )教育重点应放在普及初中等教育 ,延长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和主体应是本专科应用型教育 ,兼顾相当的基础研究教育 ;(二 )要建立一个多样化而又互相贯通的教育系统 ;(三 )人才培养要从学科为中心向学习者为中心转变 ;(四 )教育制度创新应以培养人才为核心  相似文献   

10.
如何继"世界工厂"之后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新阶段中国国家战略的核心取向。在2006年创新国家战略提出之后,经过十年的努力,中国正在形成以"双创"为导向的新经济。在成为一个创新国家的过程中,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不仅表现在科技创新领域,而且表现在制度和文化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