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文信息》2007,(12):47-47
“昂玛突”是哈尼族每年春耕开始前(一般在一月中旬)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一般举行3—5天,节日的头天,村中龙头就到村头的龙树林中央摆设祭桌,宰杀无杂色毛的龙猪,敬请龙来和大家共度佳节。请龙完毕,龙头就把龙猪肉分给各家各户吃。昂玛突节的第二天,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麂了干巴、肉松、花生米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家家户户桌连桌摆成一条700米多长的街心宴。  相似文献   

2.
《学术探索》2013,(5):F0003-F0003
《寨神——哈尼族文化实证研究》一书是作者对国内外哈尼族文化的研究成果,它以哈尼族最具特征的“昂玛吐”祭寨神活动为切入点,对哈尼族文化做了全面、深入、细致、系统的研究,是一部国内外哈尼族文化研究的最具有权威的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学专著。  相似文献   

3.
晚明思想史的主潮是经世致用,这在学术界已是不争的共识。然而,关于晚明经世思潮兴起的背景,学者们却有不同意见。归纳起来,大略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理学反动说。这一派的观点以梁启超为代表,强调晚明理学尤其是阳明心学的空疏、腐化是导致明末社会“天崩地裂”的主要原因,因此,当时的学者相率“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二是社会经济变迁说。这一派的观点以候外庐为代表,强调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对思想所造成的冲击。三是内在理路说,这一派的观点以余英时为代表,强调国义理派别之争要求“取证经书”,从而由“等德性”…  相似文献   

4.
植物的祭礼与象征——哈尼族"昂玛突"意义的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尼族的"昂玛突"无论是名称翻译,还是祭礼本身的实质和属性,历来有着众多争议.应从植物象征的角度解释"昂玛突"."昂玛"是哈尼族先祖的象征,"昂玛阿波"即"昂玛"神树,是哈尼族祖先的具体物化和植物象征,"昂玛俄波"即"昂玛"神林,是哈尼族先祖居所的象征,"昂玛突"是哈尼族对同一地缘的祖先进行认同、祈福的祭礼和象征行为.  相似文献   

5.
萨满教是满族主要的宗教信仰 ,清代满族举行祭祀神杆活动 ,是萨满教信仰的突出标志。关于神杆所祭之神众说纷纭 ,近年又有“祭天”和“祭乌鹊”两说。其实 ,通过堂子祭神的演变与满族起源传说及结合对与满族关系密切的赫哲族习俗的考察 ,可以认定祭祀神杆即是祭祖。  相似文献   

6.
关于“形神”关系的不同辩难 ,与关于“神灭”论同”神不灭”论的论争 ,是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思想界的一个焦点。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看 ,“神灭”论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而“神不灭”论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这是不容置疑的 ;而从美学的意义上看 ,这场论争则大大提高了当时的思辨水准 ,深化了人们对精神现象的超越性、丰富性和广延性的认识 ,并直接强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美学中的重“神”倾向。深入分析慧远、宗炳等人的“神不灭”论思想 ,可揭示出其与顾恺之、宗炳和刘勰等人在文艺领域里对“神”的重视与“神不灭”思想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7.
陈文殿 《天府新论》2009,(6):103-107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龙”不是“神”,而是中华民族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生成方式的凝炼、概括和提升。中华“龙”文化的建构历程及建构机制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形成及生命生长历程。从生命生成视角和文化建构视域来看,天地之大德日生、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构成中华“龙”文化的生命理念;其生命生成方式和文化建构模式是一种融合兼容、有容乃大的模式;其基本特性是优化创生性、开放性兼容性、协调和谐性、系统整体性、一体多样性。中华“龙”文化内蕴着宝贵的生命生态精神和生命伦理智慧,从生命生成的生态性视域解读中华“龙”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刘豫被废原因,史书论述不一,有人认为刘豫被废是“宋人施行反间”的结果;有人认为是宋人以向金称臣为条件与金人所达成的“幕后交易”;有人认为是刘豫对金已经无用因而被废,等等。实际上,上述三种说法都不是刘豫被废的主要原因。刘豫被废,主要是因为刘豫被金人拥立为伪齐皇帝以后,卷入金朝派系斗争之中,得罪了宗翰一派以外的大臣,特别是得罪了完颜昌、宗磐一派人物,等到宗翰一派失势,宗磐、完颜昌一派掌握了朝中主要大权的时候,刘豫灭亡的命运就无法避免了。至于“刘豫对金无用”的说法,不过是金人废弃刘豫的一种借口而已。如果说金人的这一借口在金人废弃刘豫的问题上也起到一点作用的话,那也是与“宋人施行反间说”和“宋金幕后交易说”一样,最多不过起到一些加速的作用而已,绝对不会起到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传统认为,神学就是关于神的学问。“神学”(theology)一词由希腊文合成,与今天所谓“神话学”语义相近。古希腊人以通晓诸神的性质及故事的人为theologos。亚里士多德以“神学”一词指他的“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中世纪初期,曾以辩证基督神性的论述为神学。在各种世界宗教和民族宗教中,只有基督教的神学最为发达。基督教神学在论证神的存在及本性的同时,也讨论神与世界、神与人的关系。对于自然界第一因的思考,使一部分哲学家转归于对神的认知。对于神的认识,断乎不是来自人对自身的了解。相反,对人的认识,却来自对神的…  相似文献   

10.
“神理”是中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明清之际的王船山论诗 也极重视“神理”,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以神理相取”的诗学命题。本文认为,“神理” 指诗歌创作过程中被诗人发现的富有独创性的形神之间、主客之间、物我之间、情景之间 以及意象之间的某种诗意的联系。“以神理相取”则是指诗人应善于发现并传达出这种诗 意的联系。与此相关,“神理凑合”乃是指这种审美联系不是冥思苦想得来的,而是在诗 人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审美感兴中发现的,因而是十分自然、毫无斧凿痕迹的。“以神理相 取”的结果是创造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有无相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意境与艺术理想。 可见,“以神理相取”说在船山诗学体系中属于艺术理想论范畴,它在中国古典诗学与美 学史上出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一《詩品》研究的偏向晚唐诗人司空图的《诗品》是由二十四首描摹诗歌意境的四言诗组成的。这篇作品以风格论的形式,具体发挥了司空图在许多文章中提到的“韻味”的理论,它主要是总结的田园隐逸诗派的创作经验,而且具有严重的唯心主义倾向,对后代的诗歌创作的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但如果我们能够以彻底的革命批判的态度来重新评价这篇作品,对于批判地研究古代文学中“神韻”一派的理论,对于正确地认识和总结唐诗创作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2.
图腾崇拜与龙崇拜之比较研究苏开华龙究竟是何物?在以往关于龙文化的林林总总的各种解释之中,最权威、也即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便是“图腾说”。图腾学说是个舶来品,这种学说在多大程度上能与中国的历史实际契合起来大可怀疑。本文试图对图腾崇拜与龙崇拜作一比较,来...  相似文献   

13.
关于曹雪芹的思想立场和《红楼梦》思想倾向性问题,这些年来研究上存在着很大的意见分歧。反复争论中的许多文章,就其论点的主要倾向来说,大致上可分为三种主要的意见:“市民说”、“农民说”和“地主阶级叛逆说”。现将各派的主要论点简要介绍如下。一、市民说就已发表的文章来说,正如有的同志所说,是颇为“流行”的意见。这一派的最基本  相似文献   

14.
试论春秋时期的社神与社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论春秋时期的社神与社祭晁福林社神与社祭是我国上古时期社会信仰与宗教崇拜的重要内容。它肇端于原始时代的土地崇拜,发展于商和西周时期,至春秋时期则盛行于世。关于上古时期的社神与社祭,专家虽有论述,但多未专论它在春秋时期的发展变化。本文拟从春秋时期社神与...  相似文献   

15.
“神”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在先秦“神”先后经历了作为外在灵异的神(鬼神)、作为变化妙道的神(神化),和作为内在主体的神(心神)三个阶段的演变,这是“神”在后来整个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三个义项,其共同特征有灵妙性、不测性、整体性、精一性、纯粹性、贯通性、主宰性和光明性等等,其演变的趋势是逐步理性化、内在化、主体化。从信仰和安身立命的价值关怀来看,中国文化中非常丰富的关于“神”的讨论仍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由此,我们可以尝试构建出一套不同于西方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人文“神”学。  相似文献   

16.
王船山神范畴析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化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种“特异的学说”。北宋以后的理学家,几乎无不言神。但唯物论的神化论却主要由气一无论者张载、王廷相、王船山等于以论述发展。本文则主要探讨王船山神化论的神范畴。 王船山以继承张载自命。在他精心撰写的《张子正蒙注》一书中,按注条计,共言气(包括太虚、太和、太极和阴阳)约550处,言理约364处,言神约276处,言神实属不少。王船山育神,一如张载,有三种分指之义:一是“天之神”,二是“万物之神”,三是“心之神”。天之神即“气之神”,又称作“太虚之神”;心之神,指人的精神和精神活动;万物之神,指万物的活动和活动能力。王船山接受“天生万物”的传统看法,认为物之神和心之神都来源于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秦始皇的神仙思想作一点肤浅的考察和分析。无非是刍尧之见,清史学界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赐教。神仙思想和“灵魂不灭”是联系在一起的。古人以为人死后躯体消灭了,“灵魂”则上升于天,成为神或为鬼。神有超自然的力量,能祸福于人,所以人们对它又敬又爱。唯其如此,在社会上出现了阶级以后,统治阶级便利用人们这种迷信心理,为自己压迫和奴役人民的“合法性”找借口。商的奴隶主就谎称上帝——天上最高的神,是他们的祖先,“帝立于生商”①;商武王伐纣,也是打的“恭行天之罚”②的旗号,都自称自己是上帝派到下界来统治…  相似文献   

18.
楚祖是祝融,不但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楚人自己也承认。这是历史事实,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如果把文献中有关祝融的记载综合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许多矛盾,不易处理。在《海经》中,关于祝融就有二说,一说他是黄帝之后,另一说他是炎帝之后,这就影响到楚族的来源了。在黄帝之后的说法中,还讲重黎和吴回兄弟都曾居火正“为祝融”;不但正式否定了祝融是人名,连楚祖是重黎还是吴回,也成了悬案。再说火正,有的说能“光照四海”,简直是太阳之神,有的说是五行之神中的火神,显然两位都不是人。至于祝融的“其后八姓”,另一说是陆终六…  相似文献   

19.
灵感是一个亘古大谜。如果能解开它,那么,“地球村”里的人类,将不复是今日的文化动物了。然而,这一步的迈出将空前艰难。 四派对立和来自自然科学的信息 粗略观之,从古及今,除了“上帝观”而外,尚并存着四种关于灵感机制的代表理论。 一,是弗洛伊德和莱恩一派的潜意识论。经过改造后的这种理论,目下在我国很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医强调了一种不同于平常感官知觉的“认知”方式──“心“,或“神”的“感知”,经由这样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身体观”及“自然观”。甚至中国传统的老庄及儒家哲学之建立,也和这种认知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像艺术(比如文学、书画、音乐、园林建筑)及术数(比如卜卦、命相、拳术、内丹修行)等领域,都受到了它很深的影响。这样一种对“心”“神”作用的肯定与强调,实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身体观”及“审美观”都和它紧紧相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