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乐平 《山东社会科学》2020,(2):125-129+135
常有学者对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和《〈女神〉之地方色彩》的观点表示疑惑:何以二者同年先后发表在《创造周报》,但观点大相径庭,前者激情澎湃地对《女神》进行褒奖,后者则贬抑《女神》失去"地方色彩"。即便权威教材,也仅列举反对的观点,却无任何原因说明。但如果翻检闻一多当年的书信,这谜团就迎刃而解了。其实,闻一多最先写出的并非前者而是后者。写作后者是为挑战权威来引领文学潮流,写作前者则因挣不脱对郭沫若的崇拜。二者的写作,都有其直接或根本原因。闻一多是个复杂存在,在这"金银盾"中,我们可以窥见很多丰富内容,如要真切明白其相关表述的原因,就必须深入研究他当时发声的背景,乃至多维的流派问题及复杂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
王曦 《船山学刊》2008,(2):166-168
本文运用反切比较法对《性理群书句解》中南宋福建籍注家熊刚大的音注进行研究,发现其音注中有一些不同于当时通语的混注现象,如知端组混注、精庄组混注、非晓母混注、日禅母混注等。这些混泣现象可以在宋代其他福建籍注家的音注中找到相应例证,也可以在明末清初闽方言韵书《戚林八音》和现代闽方言得到应证。结合熊氏的福建籍身世和闽地仕宦经历。我们以为。这些混注现象反映了南宋闽方言声母的特征.是熊氏以方音入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字》与儒家传统──文化背景与汉字阐释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构形的理据性及对这种理据性的阐释,从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字学赖以形成的基础。然而,事实上汉字并不能将其内涵明确、清晰地呈现在它的形体中,古文字不能,今文字更不能。当阐释者面对一个个小篆籀文乃至甲骨文等古体汉字的时候,这些汉字很难用它们的形体向阐释者完整地倾述其固有的意义(尤其是后起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汉字的阐释,只不过是阐释者对汉字构形的主观体悟。因此,在阐释过程中,跟汉字有关的某些文化现象或观念往往构成阐释者认知汉字形体。读音和意义的初定“期望”,使他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一定背景下的特定的文…  相似文献   

4.
现代新儒家研究的深化与拓展──评《现代新儒家人生哲学研究》赵景来辽宁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了方克立和李锦全二教授共同主编的“现代新儒家研究”系列丛书。南开大学武东生博士撰著的《现代新儒家人生哲学研究》一书,是其中的一部力作,也是近年来大陆和港台学者中第一...  相似文献   

5.
关于《书供》原稿的真伪问题,我在1979年曾写了一篇题为《李秀成书供原稿考辨》(简称《考辨》)与荣孟源同志商榷,刊登在《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四期上。还在《考辨》未发表之前,《学术月刊》1981年第三期发表了罗尔纲先生的《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序》(简称《注序》)一文。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评论我和荣先生关于《原稿》真伪问题的讨论。在《原稿》确系李秀成的真迹这个问题上,罗先生和我的看法是一致的,但他不同意我所说的“曾国藩对它只有删改,并未撕毁”的论断。他持三点理由就这个问题来和我商榷。本文就是对罗先生“商榷”的再商榷。  相似文献   

6.
跨世纪的哲学思考──评《认识与方法从书》第二辑刘世英,尹鑫当今科学的演变趋向和社会功能是什么?科学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吗?当代科学方法与思维模式具有怎样的新特征?这些都是科学家和哲学家们所共同关注的跨世纪的现实课题。由张巨青教授和刘文君教授主编的第二...  相似文献   

7.
读罢何晓明教授的新著《百年忧患──知识分子命运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6月出版),笔者有种沉甸甸的感觉。该著的首要特色是,把“知识分子”这样个群体的命运、生存状态置于古今迁延、新旧更迭的中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运动中去考察,进而从中折射出作为后发、次生型启动模式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独特状貌。因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同“知识分子的命运”一起,成为该书的两大兴奋点。而诚如著名文化史家冯天瑜先生在该书序言中写的那样,作者就“二者的相互关系展开论述,颇能开启神智”。而在笔者看来,这电恰恰是作…  相似文献   

8.
文学批评的价值定位与责任──评陈忠文学评论集《苦乐其中》李宁宁最近,我拜读了陈忠先生所著《苦乐其中——瞩北作家作品论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深深感到作者十几年来专心致力于对赣北作家的研究,特别是关注瞩北青年作家的成长充满着热忱与执着憎神,实在令...  相似文献   

9.
探古今之通玄 阐儒释之会融──《佛学与现代新儒家》评介李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方克立、李锦全两教授主编的《现代新儒学研究丛书》之一《佛学与现代新儒家》,南开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卢升法著,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中国哲学和佛教哲学...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首次对《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中一部分所保留的《三略》古注作了逐一对比,结果证实了西夏本注释多袭引古注,但在文字上又常加以扩充,还在以前未见有注文的正文后新加注释,这使得注文的篇幅较之古注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2.
评大陆新儒家推出的两本书──《理性与生命》〔1〕、〔2〕方克立大陆新儒家: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我在1986年提出“要重视对现代新儒家的研究”,同年争取在“七五”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中确立了“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课题。十年来这项研究确有一定的进展,但有两...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庾肩吾的《书品》与孙过庭的《书谱》主题思想以及在书法品评史上的地位分析与比较,力图发掘并揭示出书法品评审美视角的变化及其规律。庾肩吾的《书品》,标志着书法品评审美视觉定位的真正形成;孙过庭的《书谱》,建立了以大胆的抒情哲理与严格的艺术语言规则相统一的书法美学体系。如果说庾肩吾的《书品》是书法品评在审美视角方面的首次定位的话,孙过庭的《书谱》则是对书法品评在审美视角方面的重大提高和发展。庾肩吾的《书品》与孙过庭的《书谱》在书法品评的理论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瑶学研究与电影《中国瑶族》──有关瑶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探讨赵廷光,刘达成在刚刚闭幕的党的第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十分强调和重视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关系。瑶族,是我国社...  相似文献   

15.
读罢同济大学社会科学系朱义禄副授受的新作《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思绪久久萦绕其间而不能自拔。此书的主题是理想人格,而所谓理想人格则便是做人的标准。做人究竟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才能做好一个人?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是一个现实而又永恒的问题。作者在这本书中虽然只探讨了中国古代儒家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但是我以为,这项研究不仅对于总结历史,而且对于指导现在、面对未来、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来自理论与实践深层结合研究的成果──评蓝日基《中国少数民族青年发展研究》一书毛殊凡最近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青年发展研究》一书,是蓝日基同志完成的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课题所形成的成果。该书主要从九个方面探讨中国少数民族青年的发...  相似文献   

17.
在民族教育研究方面,我与吴德刚同志有一段特殊的“学缘”。八年前,我受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委托负责《2000年我国民族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由于时间紧,要求高,迫切需要一位合作者。我从《民族研究》杂志上偶尔看到了曼德刚的名字。这一“偶尔”,使我与吴德刚不远千里相识,合作于北京。合作期间,吴德刚同志严谨的学风,敏捷的才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那时起,我就十分关注吴德刚同志所进行的各项研究。吴德刚到教委工作以后,努力结合本职工作开展调查研究。他先后四次深入西藏,历时近一年,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  相似文献   

18.
学者的使命与道德:致力于人类完善──纪念《论学者的使命》一书发表二百周年乔法容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费希特,在1794年担任耶拿大学教授期间,发表了5篇公开演讲。最初用的题目是《学者的道德》,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论学者的使命》一书。这是一部费希特...  相似文献   

19.
元代史官袁清容撰《延四明志》,不替抗元义士袁镛等立传,清代史学家全谢山谓情容“丑正有素”,“著书而以颠倒是非为事”。本文为清容作了辩护,指出了两人的“民族意识”的差异,并进而分析了他们各自所处时代的整体士风对他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一个世纪情结,也是湖湘人士一直引以自豪高高擎起的一面旗帜。不管在其它方面有何分歧或异言,但一说到“经世致用”,研究专门家便一致认为这是湖湘学派的基本宗旨,湖湘学派就是宣扬“经世致用”和“通经致用”,反对脱离实际的高谈阔论,也反对学而不去力行,主张从现实的政治、经济、生产活动出发,问天事、问地事、问人间事,立足于现实而有所作为。中阳先生对此的诠释是:“文化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结构特征的完形.尽管我们在分析文化时可以把它分解为许多的构成元素,但它并不是这些元素的简单相加,把这些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