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政教合一观念剖析杨阳“政教合一”是相对于欧洲中世纪政权与教权相分离,理论上和实际上均存在“二把剑”而言的。作为一种政体现象,它在奴隶制时期、中世纪教皇国及新教国家中都曾存在过。其实质是政权与教权的一元化特征。尽管儒学是否一种宗教还是一个悬而未...  相似文献   

2.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议行合一制度的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政体建立的理论原则问题上,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有着一个根本的对立: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按照议行合一原则建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是按照议行分离原则建立的。这一对立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根本对立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三权  相似文献   

3.
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四项基本原则之一的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创造。刘少奇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创立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中国革命胜利后,应当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政权,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建党起就一直在探索的重大课题。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规定中国共产党要“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这个国家必须“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中…  相似文献   

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广泛发展,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一个重大特点。把握住这个特点,对于正确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是很重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非象垄断资产阶级御用学者所说的那样,是“有调节的资本主义”或“国家社会主义”等等,它不过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另一形式,即国家政权同垄断资本合为一体的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无论其形式如何,在实质上总是资本家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集体的资本家”①。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结合,绝不是说,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资本已从属于国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们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人与人之间新型关系,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 社会主义革命从根本上推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了崭新的人民民主政权。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建立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关系和国家政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要从根本上进行改变。几千年来,人们对于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过无数美好的憧憬和设想,渴望着出现一个“世外桃源”、“君子国”、“大同世界”,有朝一  相似文献   

6.
一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号召我们,要“继续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使人民能够更好地行使国家权力,使国家机关能够更有效地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运用和发展。 国家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二十世纪以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既出现过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籍口生产力不发展,否定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必要性的“庸俗生产力论”,也出现过夺取政权后的无产阶级国家未能及时地把工作着重点  相似文献   

7.
所谓民主政治,是指“由多数人统治的国家形式”,或称“人民大众的政权”。实行民主政治制度的国家,由于阶级性质不同,民主政治的性质也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即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种由多数人统治的国家形式。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下面以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依据,就民主政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条件、特点和趋势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从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一、把两种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从国家之间扩展到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之后,无产阶级自已的国家政权仅仅在一个方面发挥其历史作用,就是“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这既是它“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当国家终于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时,它就使自己成为多余的了”(《马克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理论(以下简称“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一国两制”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对立社会制度包容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之内来说,这就突破了人们熟悉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传统观念。“一国两制”并没有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而是从我国面临的各种实际情况出发,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由处于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主动提出在特殊地区和小范围内长期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相应的政权组织,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有两个性质不同的制度并存的局面。当然,这里…  相似文献   

10.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在为《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准备的写作大纲中写下了如下的一段话: “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十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这个公式,反映了列宁对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贯思想,表明了他对在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和追求、道路和手段,完全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建设俄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公式。  相似文献   

11.
陈军亚 《社会科学》2022,(4):102-110
中国先于欧洲近2000年出现了一个打破“分散而自成一体的管辖权”的“集中的国家权力”,但这一权力始终面临着“进入社会之中”的问题。中国传统乡村社会长期在内生权威的影响和控制下运行,形成了一个与国家保持疏离和张力并具有稳固根基的“板结社会”,不同程度地阻隔和消解国家政权,造成了近代以来国家政权建设的“内卷”结局。这一历史困境决定了中国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社会路径:国家政权打破“板结”及“再板结”的社会土壤,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渗透,并履行其社会职能,将自身置于民众日常生活和服务的紧密联系之中,获得民众认同,由此形成了政权“超越内卷”困境的建设路径。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渗透,不仅重构了乡村社会形态,而且塑造了政权本身。  相似文献   

12.
简论把所有制作为资源配置手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看 ,生产资料所有制同计划和市场一样 ,是社会配置其资源的一种手段或方式 ,而不是决定社会制度的基础。决定社会制度的最根本因素是国家政权的性质和执政党的性质及其价值观。国家公有制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的国家所有制应当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其规模应当缩小到与生产公共产品的需要相适应 ,但这绝不意味着全部非国有化。  相似文献   

13.
考察马克思的“同时胜利论”和列宁“一国胜利论”的内在关系,揭示其统一的哲学基础对于深入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必然性和当代社会主义的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马克思的“同时胜利论”立足于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认为只有在西方全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或至少在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爆发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才有可能取得以夺取政权为标志的政治革命的胜利。列宁的“一国胜利论”立足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的阶段,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冲破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在一个或几个国家首先夺取政权。对于以上两个结论,我国理论界往往简单地不是以后者否定前者,就是以前者否定后者。所以,从理论上搞清楚它们的内在关系,揭示其统一的哲学基础,对于加深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现阶段民主政治发展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对中国现阶段民主本质的认识  要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民主发展的状况 ,首要的是把握其本质 ,否则将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一些实际现象。列宁说 :“民主是国家形式 ,是国家形态的一种。”① 这说明我们讲的民主首先是国家政权问题。作为国家政权的民主 ,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类型 :剥削阶级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这两种类型的民主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剥削阶级民主 ,包括奴隶主阶级民主、封建地主阶级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 ,都是以维护剥削阶级所有制为基础的、少数人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则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现阶段的民主是有中国…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在着力调整的同时,上上下下都在努力探索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这是经济生活中一件带全局性的大事。究竟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什么又是先进的管理体制的模式?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谈一点拙见。一取得政权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必须首先把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政权手中。这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所有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首先把生产资料转化为国有财产”。  相似文献   

16.
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率先夺取政权并不违背历史辩证法;但是,由于过渡的起点发生了改变,因此,落后国家就不能简单照搬马克思的直接过渡理论,而必须寻找一条新的过渡道路。新经济政策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的政策,即利用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质上是承认落后国家不具备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条件;但新经济政策不是对十月革命的否定。“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率先夺取政权与迂回过渡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统一的基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论断。这是对我国国情所作的完全符合实际的科学论断,是我们制定正确路线和实行各项改革政策和改革措施的根本依据。这也为我国法制建设提出了许多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的问题和一系列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一、社会主义和法制建设关于法制的概念,一般有两种理解,作为广义理解的法制,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的,用以维护其阶级专政的法律和制度。因为任何一个取得政权的统治阶  相似文献   

18.
南斯拉夫修正主义者极力丑化无产阶级专政,企图取消无产阶级专政。南共纲领在论到社会主义国家专政的任务时,承认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存在矛盾,但它对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不加区别,一律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是通过国家的威力强制地……消除这些矛盾。”这就是说,对阶级敌人,也不要强制。在论到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时,南共纲领认为:“在行使经济职能的同时,国家具有一种使经济丧失内部动力的倾向。”它认为,“仅仅通过国家机器管理经济和整个社会生活,会导致管理的日益集中”,会产生“社会主义关系发展中的官僚主义和官僚国家主义倾向”。它认为“在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政权巩固后,国家逐步消亡的问题就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基本的和具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民主集中制,既是我国国家机构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政治体制的一项根本制度。作为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民主集中制与三权分立制是根本对立的,它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有利于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和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改革和完善国家机构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并不断加以充实和完善,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一) 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权组织,应该采取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的政权组织,则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才能使国家机构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代表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成为能够实施正确决策,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的政权组织。因此,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  相似文献   

20.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既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特征,也是毛泽东的独特风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相结合”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民主革命道路,消灭了“三大敌人”,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仍是在“相结合”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条合作化和国家资本主义的中国式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继续在“相结合”的过程中,艰苦地探索在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他为寻求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回顾毛泽东这一艰苦探索的历程,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历史为镜鉴,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不无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