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格是指能够导致情感和动机水平上一致的个体差异的相对稳定的内部因素,这里借用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从横向的宝玉和袭人的关系--本我层面、宝玉和宝钗的关系--自我层面、宝玉和黛玉的关系--超我层面,以及宝玉的人格的每一层面在与三人关系中的不同转化,从纵向的宝玉和晴雯的关系--由本我、自我到超我层面的逐步深化,即从这种纵横交错的动态的立体网状的人际关系中,可以看出贾宝玉的人格结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弗洛伊德人格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雨果《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孚罗洛这个悲剧形象 ,认为其性格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残缺的本我、扭曲的自我与虚幻的超我并存阶段 ;二是本我回归 ,自我完善 ,超我破灭 ,三重人格激烈冲突阶段 ;三是本我恶性膨胀 ,自我毁灭阶段。克洛德不仅仅是宗教势力的代表 ,也是宗教的受害者。这个形象的悲剧意义在于提示了宗教扼杀人性的罪恶  相似文献   

3.
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看,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中主人公艾德娜的人格发展中存在着缺陷。《觉醒》中主要的人物角色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劳伯特是超我的化身,花花公子厄络宾则象征着人格中的本我,而艾德娜本人则象征着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超我和本我之间进行调节。由于超我发展不够充分,艾德娜的自我调节最终失败。此外,在艾德娜的觉醒中尚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她的觉醒止步于爱情,没有意识到女性解放与社会的关系,所有这些问题,导致了她的解放之路的最终夭折。  相似文献   

4.
胡铁生  王丽莉 《学术论坛》2005,42(12):153-156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小说<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和齐灵渥斯是两个对立人物.牧师丁梅斯代尔对于爱情的追求,不仅深深地刺痛了白兰的丈夫齐灵渥斯,同时自己也饱受良心上的折磨;同样,齐灵渥斯为了达到报复的目的,人格结构失调,受本我"快乐原则"的驱使,从精神到肉体对丁梅斯代尔进行百般折磨.二者表面特征是善与恶、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激烈冲突,实质上是二者在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上的冲突.在这两个男性人物与女主人公白兰的爱情悲剧中,各自人格的发展变化是当时清教的偏执教规以及蒙昧时代的伦理标准及规范所造成的.丁梅斯代尔和齐灵渥斯两人在历经了人格层次的冲突和交锋之后,故事虽然以悲剧结束,但终于在自我的调解下,从本我走向超我,达到了人格结构的和谐,为后人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和宗教状况、社会对人格结构的影响以及人格结构的裂变与升华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5.
西王母神话是我国神话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西王母形象变化的总结,尝试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西王母形象之变迁,认为西王母的不同形象是整个人类的人格处于不同阶段的产物:半人半兽形象为人类人格处于本我阶段的产物,雍容华贵的女仙形象为人类人格处于自我阶段的产物,而不近人情的女神与民间的佑护神形象则是人类人格处于超我阶段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对西王母形象变化规律进行简单总结,并对人格结构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角度对《呼啸山庄》进行分析,提出希克厉、凯瑟琳、林敦分别是本我、自我、超我的象征,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激烈冲突,同时也揭示了人类心中本我、自我、超我的激烈冲突。  相似文献   

7.
刘蔚华 《文史哲》2002,(3):72-74
宋代,“人欲”在商品经济的刺激下逐渐膨胀。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二程率先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欲”的理欲现。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起我”理论与二程的理欲现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同样面临着如何处理义利、理欲、本我与超我的关系问题。二程和弗氏所提供的思想资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师生互动中 ,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得以形成。从自我的“主我”与“客我”入手 ,可以将师生的互动分为主我与主我之间 ,主我与客我之间 ,客我与客我之间三个阶段 ,并且师生双方在互动中的自我呈现状态对于师生互动形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冯婷 《学术探索》2014,(8):144-14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工具理性不断冲击大学生思想意识,使其在丰富的社会思潮中走向多元化,而与之相伴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随其变化而发展变化。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从人格结构的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面分析了人的思想意识发展状况,而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也包含在这三个层面之中,因此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视角来对高校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行为动力源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探寻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有关《法国中尉的女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主义的主题;叙事艺术研究;神秘女子萨拉形象;精神分析学的批评等。似乎除了这些方面再难以有所突破,本文试图从“新的形式”入手来对小说作一尝试性的解读。福尔斯曾在弗洛伊德有关人的结构构成三层次说(本我、自我、超我)的基础上,提出每个人的心灵还有第四种因素即“逆某”,简单说就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空虚感。其小说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正好分别暗合了四种人格构成:萨拉——本我;欧内斯蒂娜——自我;波尔坦尼太太——超我;查尔斯——逆某。正是这种无意识结构以及对人的反思使福尔斯成为战后英国最有才华和最严肃的小说家。  相似文献   

11.
周瑞春 《天府新论》2020,(1):131-138
“人设”一词近年来在网络上流行开来,各类娱乐明星或社会公众人物“人设坍塌”的热门事件也引发了网络与现实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梳理了网络“人设”的定义、类型及其适用主体,认为网络“人设”的生成过程,实际上是“人设”主体在网络社会交往中的自我认同与建构过程;网络“人设”主体自我包含主我、客我、真我三个部分。这三者之间的互构博弈,使得“人设”符号系统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因而对“人设”的伦理之维观照就变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要概述了米德的自我理论的哲学基础及其理论背景,通过对米德所用的基本概念的分析,来展现他的自我理论的内涵.这一理论包括三个层次:1.活动是自我理论形成的基础;2.主我与客我是自我的内部对话机制;3.社会是自我合作交流的共同体.米德对心灵、自我和社会的依次研究论述,实际上呈现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一 关于非智力因素与创造关系的探讨,较系统的理论阐述要首推精神分析学派。它集中探讨了作为人格因素的动机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弗洛伊德所提出的“升华作用说”就是典型的一例。他认为,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所构成。当这三者相互冲突时,就会出现焦虑,焦虑又导致了“自我防御机制”的出现,升华就是积极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所谓升华,是指改换本我的冲动和欲望(主要是性欲),使之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现出来,一般总是把原有的冲动或欲望转向比较崇高的方向,进行创造性的和建设性意义的活动。 弗洛伊德的学生,个体心理学的…  相似文献   

14.
“人”是一个复杂大系统 ,它包含着多层次的含义与结构 ,现在人们普遍认可的有这样三个层次 :一是作为社会上的角色 ,二是作为生物学上的人体 ,三是作为心理学上的精神人格或心理统一体。然而当今人体高新技术的发展 (冰冻人、克隆人、脑移植等 )又将涉及到人的更深层次的存在与作用 ,这个更深层次乃是一种深层的心理精神因素 ,即哲学上所说的人的深层自我 ,本文将其简称为“我”。下面拟分“我”的含义、存在、作用三点进行论述。1、“我”的含义浅释“我”与“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词 ,“人”也是一个“我”或自我 ,但本文所论的“我”则…  相似文献   

15.
张之锋 《晋阳学刊》2001,(5):106-108
20世纪初年 ,奥地利的心理医生弗洛依德创立了他的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依德认为 ,人的精神世界由三部分构成 :本我、自我和超我。所谓“本我” ,是指人的最原始的本能欲望 ,这种欲望处于人意识的最深度 ,就像一锅沸腾的水一样动荡不安 ,而且唯我独尊 ,不受任何理性、道德、习俗、伦常的管束 ,它唯一遵循的原则就是寻求满足 ,获得快感。但“本我”的横冲直撞可能对个人造成伤害 ,就是说 ,追求快乐其结果反而会导致不快乐。于是 ,人就有了对“本我”加以约束的“自我”。如果说 ,“本我”像一匹盲目的野马 ;那么 ,“自我”就是为之配置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形式和社会形态的变革,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探讨大学生的管理问题也显得非常有意义。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分析了大学生管理工作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儒学“自我”的发展历程孙以楷,谢阳举“自我”既是一个心理学范畴,也是一个哲学范畴。心理学上的“自我”是哲学性质“自我”的推广运用。不过,哲学上的“自我”,毕竟不同于心理学上本我、超我之间的心理“自我”,而是思维的“自我”,主体实现的“自我”,它归于统...  相似文献   

18.
陈琳 《云梦学刊》2002,23(3):86-87
诗中创造了“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似我之境”三种不同层次的时空境界 ,三种境界统一于一个具体时空环境之中 ,使诗人和读者置身于具体可感的宇宙之中思考着人类和自身的终级意义 ,这就是该诗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9.
价值取向的两难:文明与压抑林和生(一)弗洛伊德将文明人的心理看作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复杂结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倾向于随心所欲地表达本能、释放能量。然而,文明限制着本我,使其表达不可能随心所欲,只能以自我为中介来进行。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调节...  相似文献   

20.
审视古希腊哲学中“立法之我”各种观点之利弊 ,有必要重新提出和研究“哲学之我”如何可能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对“哲学之我”观点的阐述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不加反思地接受现代社会对自我的规定不能产生“哲学之我” ,真正的“哲学之我”总是一种立法。当然 ,这是一种“我”与“我”相互尊重的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