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兴起了表现性评价,强调评价任务要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接近.表现性评价在我国的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中并不陌生,只是在其他课程评价中较少使用.而当前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大多是书面考试,书面考试能保证测验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但其最大的不足,就是只能考查学生较低层次的认知过程如记忆,只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考查,而不能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鉴于此,关注真实情境的表现性评价就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是有独立思考意识的主体,我们在对他们制定评价体系时,应考虑他们的想法,真正为他们着想,才能调动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现有的高校学生评价体系存在着只注重应试测验,不注重创造力与实践应变力培养的弊端.只有真正发挥评价体系的促进作用,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跟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本文从分析高校学生评价现状入手,提出网上授课、多元化评价以及引入表现性评价等措施,促进高校评价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推行“金课”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有利于提升课程质量。目前,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不足。文章基于“金课”建设的理念,运用CSE课程评价体系中“需要评价、方案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4个模块,构建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以期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师课程教学效果,实现“金课”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4.
徐晓俊 《经营管理者》2013,(27):359-359
目前我国会计学专业普遍缺乏对实践环节系列课程的评价标准,现有通用课程评价标准与会计实践课程的特点相矛盾,会计实践环节课程的多样性也要求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可分别建立校内实验课程、校外实地实习和毕业实践课程三套评价指标体系。自学考试试点也在全国如火如荼的进行,如何在自考中建立会计学专业的实践课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王妮 《科学咨询》2022,(10):190-193
作为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的重大举措,课程思政是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专业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成为高校教师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如何对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的思政元素进行评价,从而考察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效果,仍然属于思政教学研究中较为薄弱的一环。本文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出发,以OBE理念为基础,以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思政教学评价为例,通过揭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过程,构建该门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以及持续改进的评价保障机制,从课程层面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评价研究提出建议,最终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职业教育应建立适用于培养技术应用人才的课程评价模式,因此,要改变传统课程评价理念,调整课程评价内容,更新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课程评价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保证和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web技术开发了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系统,并无缝嵌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网络中心,可实现高职课堂教学多维度的评价,通过评价数据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该系统嵌入了商城,设置了积分兑换、有奖评价等趣味评价环节,并通过学生、教师、专家、教务人员、家长等多维主体进行评价,对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及评价。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多门课程,取得了良好的课程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8.
《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在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构建的评价体系中特别指出,物理课程应该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那么,物理教学中如何做好教学评价,下面笔者就从评价方式、评价方法、评价内容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目前高职教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就业率。应以就业为导向,从课程考核评价观念、评价方式、评价过程、评价主体、考核结果反馈机制等方面构建切实可行的高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职学校的定位,决定了理工科课程在其整个学校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可现实是在理工科课程建设中存在不符合实际需求的现象,原因之一在于没有很好的开展课程评价工作,使课程没有科学完善的建设体系。本文从内容和方法,简单的阐述了中职学校理工科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1.
根据高等教育素质化要求,阐述了素质教育条件下科学的考试评价观,分析了机械基础类课程的特点和目前本类课程考试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本类课程考试评价的改革实践,提出了推进考试评价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什么的一种活动。[1]经过两年的改革实践,我对评价改革的理念、方法和体制等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和探讨。在教学实践中,以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为基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的,以对学生进行评价为手段,探讨将评价融入教学的每一环节中,以便于操作为原则,注重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建立适合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评价的观察,探讨了课程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督导评价、专家评价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分析了课堂教学评价对课程改革的意义,提出了对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教师参与到课程编制与评价的全过程,对于其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课程意识,锻炼其教学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时,全面了解校本课程评价的整个过程,掌握校本课程评价的科学方法,对于提高与改进我国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效果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罗赟 《经营管理者》2012,(3X):253-253
文章初步探讨了在高等学校教育的商品学课程教学中合理运用"商品生命周期评价实验"的现实性、可操作性,并结合现实商品实例阐述了"商品生命周期评价实验"实施过程以及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彩梅 《科学咨询》2023,(12):149-151
高职扩招学生的多样性必然产生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教学策略的变化、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别对全日制扩招、弹性制扩招(企业学员)、弹性制扩招(社会学员)三类学生在理论课、实践课、理实一体化课程学习中构建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制订扩招学生学习成果的转换办法。  相似文献   

17.
安全评价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本文认为课程教学应以工程理念培养为核心,在安全评价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学目标的可实现性,通过教学思想的转变及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培养一定的安全工程思维能力,掌握安全评价基本技能,以适应当今社会就业新形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贾静 《科学咨询》2024,(2):156-159
终结性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实用型医科大学基础医学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的达成度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合适的终结性评价体系,对于实现育人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高级免疫学”课程为例,介绍了我们在根据学情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并基于本校基础医学点特点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对课程终结性评价方式的改革。结果显示,采用撰写综述小论文的形式进行终结性评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学习需求,而且有助于育人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实现。此外,这种方式还能够潜在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安全评价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本文认为课程教学应以工程理念培养为核心,在安全评价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学目标的可实现性,通过教学思想的转变及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培养一定的安全工程思维能力,掌握安全评价基本技能,以适应当今社会就业新形势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苏正文 《科学咨询》2022,(7):175-177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思政教育课程已经在各大高校的各类课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在学生素质教育、优秀品质培养等方面都起着一系列的重要功能与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考核不仅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还是推动思政教学深化改革的重要手段。对于教师而言,加强思政教育质量评价考核体系的建设是提高其能力与素质的关键途径,也是促进其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力。但目前高校在思政教育质量评价考核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譬如考核评价重要性认识存在偏差、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考核结果应用质量不高等。因此,本文以高效思政教育质量评价考核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其评价考核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不断完善高效思政教育质量评价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