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倾听     
《现代妇女》2009,(11):5-5
新中国六十年女性变迁——80年代,《街上流行红裙子》大受追捧,银幕上的“红裙子”使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服装色彩和式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郎元智 《现代妇女》2014,(4):293-293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兼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拥有的文化价值不仅深深影响着当时的中国,时至今日,对于我们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舞蹈表演是中国朝鲜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从古至今其表演的主体多由女性群落组成。然而,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性别观念也在变化,这些女性舞者所表现的舞蹈内容以及所传递的情感相差甚远。这是因为社会性别观念一经形成,将影响文化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朝鲜族女性舞者也以朝鲜族社会为她们赋予的女性观念规范着自身的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4.
女性独立与女性主义、妇女解放有着千丝万缕的各种联系,当下女性独立的现状有令人欣慰的欣欣向荣之景,也有让人担忧的困境。究其原因,与影响中国的历史大事件(如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和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女性独立之路必定不会一帆风顺,但肯定是前途光明。本文从社会对女性独立的表现出发,浅析了当下中国女性独立的良好发展势头和遭遇的困境以及各自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剪纸动画是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与国画、壁画、年画、书法、民乐、戏曲、文学、建筑、装饰、服装等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并运用到美术片设计制作的一种中国特有的美术片类型。由于她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孕育、生长起来的,因此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喜爱,获奖频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中国动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以来,上海便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它是中国各个领域近代化尤其是近代社会文化的见证。我们可以透过近代以来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变化,便可以证明这个观点。而服饰历来是涉面较广,最能够直观与快速地反映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时尚变化的要素之一。而随着女权主义的兴起,中国近代上海女性的服饰变化彰显了时代的变迁,并活灵活现地反映了都市女性生活的场景,折射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好莱坞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商品在全世界影响巨大,是人们接受异国形象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好莱坞塑造的华人女性形象,己经成为中国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好莱坞电影所塑造的中国女性角色从妓女、农妇到都市女郎、职业女性形象等。好莱坞电影中塑造的中国女性形象正在一步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职业》2011,(7):11-11
据第六届中国女性消费高层论坛发布的“2010年城市女性服装消费调查报告”,城市女性消费以“服装服饰”为最大开支,网购日渐成为女性重要的购物方式之一。本次调查表明,以服装服饰、化妆品、美容美发等为代表的美丽消费,已经成为城市女性个人消费的重头戏,呈现出消费普及化、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申报》的青年女性图片广告,在当时特立独行地塑造出了与其时代相一致的青年女性形象。它不仅是报业史上探索媒介经营的先驱和范本,更是研究当时上海大都会文化和城市气质构建的样本。当时的广告文本与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广告内容有诸多共通之处:营造优雅、健康、文明的现代日常市民生活氛围,对传统审美文化的承继,对时尚美和健康美的追求,对自由独立生活的渴望。当代青年女性广告文化的内涵和策略,在那里可以找到萌芽和渊源。这对于现今广告人构建青年女性的图片广告以及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弢 《现代妇女》2014,(12):I0098-I009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物质文化,我国的物质文化得到丰富的同时又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二者的相互促进有利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女性的服装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化的重组成部分,其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对色彩对女性服装审美的影响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我国服装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服饰发展的历史中,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存在着对人体进行服装装饰的实例.本文以西方服装史中女性"束腰"行为和中国服装史中的女性"缠足"现象为切入点,对中西方服饰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寻求其中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服装表演是当今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本文论述了女性模特体形审美、站姿造型审美、步态审美以及表演中常见的毛病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晓红 《现代妇女》2010,(8):103-106
服饰是一定时期物质生活和思想文化的综合反映。温词中有大量的女性服饰描写,真实生动而比较全面地展现了晚唐女性服饰的特点,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女性的生活、观念及社会风习等,从这一角度看,温词具有一定的服饰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变化近30年的改革历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反映在经济上,更重要的是导致了社会的变化。中国社会的变化将决定中国未来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走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中国女性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带来了恋爱关系及婚姻关系中男女双方相处方式的多样化。随着通讯及交通的便利,异地恋成为常态。本文试图从异地恋口述案例中女性一方的态度、想法及抉择等方面着手,来思考现代女性对于自身角色的期待,以及在现代主流文化规制下女性角色所受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嘉莉妹妹》是美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长篇小说,是美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德莱塞的作品。小说描述了农村少女嘉莉从社会的底层一跃成为百老汇明星的经历,更重要的是,它描写了当时消费文化冲击下,个人自身欲望的不断膨胀所导致的心理变化以及观念、追求的随之转变。本文着重从嘉莉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当时盛行的消费主义文化角度解析嘉莉及女性的消费主义特点,并讨论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服装有许多值得探讨、研究的内容,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装,折射出了特定民族的文化和当地的风情。一百多年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服饰也出现了巨大的演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如何让中国服饰能够真正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时尚元素,这是所有中国服装设计师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观的萌芽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变化的过程。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女性文学首次出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演变,中国女性主义文学观念也在不断进行着更新与变化。与此同时,西方的女权主义与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女性主义的文学观念,并促成了我国第一代女性作家的诞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服装业的发展,从传统的小作坊直到今天国内市场群雄割据,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服装行业产品、价格等同质化竞争,以及2008年汇率上升、新劳动法出台以及全球金融风暴等不利因素,为企业自主品牌的国际化发展设立了瓶颈。实施自主品牌国际化战略不断创新是服装企业走向永续经营的必经之路。本文提出在新的特定历史时期,中国服装自主品牌通过明确利基定位、深挖文化内涵、寻求国际合作等方式不断前进,最终一定能够在世界服装舞台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设计中国式服装时怎样将特有的民族风格和人们对时尚的需求度有效的结合。中国元素在传统服饰上有极为明显的特征。在国际时装界,对中国元素的应用也大获全胜。但中国元素在服饰上的应用最终是要将中华民族的典型样式、线条、色彩等当作一种符号、语汇,通过非传统的手法,组合传统部件,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从而构成一种古今融合的手工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新型美。中国逐渐成为纺织服装生产、消费和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审美感是服装设计师在进行艺术设计时重要的衡量标准,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设计中国式服装时怎样将特有的民族风格和人们对时尚的需求度有效的结合。本文将对服饰中中国元素特征、中国元素运用案例分析和怎样更好的将中国元素和服装设计高度融合做出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