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与自然环境进行类比,译者能够凭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选择性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出发,追求作者、译者、读者三方的和谐,从而实现"三赢"的结果。用生态翻译学作为理论依据,以白睿文的To Live(即《活着》的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作品中对熟语的英译,包括其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效果等。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翻译一直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21世纪,国际社会的交流日益频繁,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深,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手段,在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原语和目标语读者的社会历史背景、语言习惯和文化等存在差异,若这些差异处理不当则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本文将从文化、政治、目的语读者接受度和译者能力四个方面探讨影响中国特色词英译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翻译补偿在译界早已不是新兴名词,其研究主体包罗万象且相关文献亦是不胜枚举。本文现从翻译补偿视角出发,针对《红楼梦》英译本中部分菜名的翻译进行分析,以期探讨菜名英译和文化传播的特点。全文拟从三个方面展开此次分析,即:菜名英译研究及其方法论整合,翻译补偿与《红楼梦》的菜名英译和结语部分。  相似文献   

4.
《浮生六记》有诸多英译本,雪莉·布莱克的译本与其他译本相比在译文标题、译文内容和注释方法上的不同。借助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其进行探究,发现雪莉·布莱克译本对文章内容的大量删减是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适应,即译者对于翻译生态环境中翻译生态和翻译环境的选择和适应。同时指出,不仅翻译生态环境影响译者的行为,译者也对翻译生态环境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翻译现象的研究应该放入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多方考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一种全新的翻译分析维度——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通过对扬宪益夫妇的译本和大卫·霍克斯的译本两部公认的经典译本比较,分析翻译如何以译者为中心、从译者的主体性出发和多维度适应与选择来产生译文,并概括阐述生态翻译学对文学翻译评析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提出中国新闻报道的翻译策略。作者认为翻译新闻报道时,译者应该熟知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和功能意义,了解汉英新闻报道的文化差异,并将译文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放在首位,才能达到新闻报道英译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7.
万紫薇 《现代妇女》2014,(12):270-270
林纾现象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翻译文学现象,其译作、翻译策略、翻译思想都被后世学者从各种理论角度进行了探讨。生态翻译学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翻译研究新视角,本文旨在将林纾从事翻译的原因、策略、翻译内容、思想及后世影响多方面以生态翻译学选择适应、适者生存、译有所为等角度对林纾的翻译实践活动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生态翻译学是翻译学与生态学有机融合的一个交叉学科。本文在生态翻译学三维(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基础上阐述《论语》三译本核心思想,证明了生态翻译理论中的"认知序链"(翻译-语言-文化-人类-自然)展现出新的视角。本文以《论语》核心思想"仁"为中心,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仁"的最高的道德标准和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9.
生态翻译学是著名教授胡庚申提出的,其把生态理论的概念与翻译学结合起来,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展开研究。从翻译生态环境、适应选择、"三维"转换、评价标准四个方面来具体阐释生态翻译学概念。选取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为切入点,主要从译者的适应与选择、"三维"的转换说明生态翻译学在《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使用,最后对生态翻译学研究现状作出概述。  相似文献   

10.
译者是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所以译者对原著进行再创造。但作为主体的同时,译者同时还担任着"仆人"的角色。看起来这两个角色是相悖的。一些人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戴着镣铐跳舞的过程。即便这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译者的主体性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译作里抹去。这种主体性可以轻易的在中国古诗英译中找到。而文章正是基于古诗英译展开了对译者主体性的分析,并附上一些例子以作说明比较。  相似文献   

11.
<正>大运河是一条包括了中国社会古代内容的最主要的发展史的运河,是国家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对保障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运河江苏段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转换原则,结合文本特点和具体的译例分析,通过理论证明“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客观存在及其生态价值,探索其中包含的中华文化色彩,探求大运河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基本策略,旨在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沿线27处河道,58个申遗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十八大以来,  相似文献   

12.
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研究发现,外宣文本中文化负载词使用丰富。基于自建中国文化外译平行语料库研究发现含"天"字文化负载词中"天"代表着我国哲学、宗教、伦理等三大文化领域的特色文化;其英译过程多运用省译、直译、意译等翻译策略,使得文化因素在翻译前后实现了文化信息功能对等。含"天"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以及翻译效果对指导翻译教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概念隐喻是政治文本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本文就其英译进行研究。通过对隐喻的语境及语义的分析,结合中西方文化及表达的差异,"因喻制宜"地提出"舍喻""增喻"和"译喻"三种翻译方法,以期对后来政治文本隐喻的翻译研究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康妍妍 《现代妇女》2014,(9):261-261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角度探讨旅游广告语的翻译。通过平行文本对比,文章指出译者应进行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与转换,做出旅游生态环境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相似文献   

15.
在诗词翻译的新范式标准"三美原则"的指导下,对林语堂与许渊冲《声声慢》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展示在"三美原则"指导下,译者找到开古诗词英译的新视角。在更好地把握诗词英译准确性的同时,体现其更高的美学意义,进一步推动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酒店宣传册是酒店进行对外宣传和扩大业务影响的手段,是酒店形象、业绩和文化内涵的缩影.本文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出发,对所收集到的中国五星级酒店宣传手册英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和研究,分别阐述了目的论三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忠实法则,对五星级酒店宣传册英译的启示,并相应地提出一些翻译策略,旨在提高中国酒店宣传手册英译水准,进而促进中国酒店行业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以生态翻译理论中的三维原则(语言维、文化维、翻译维)为鉴赏标准来评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及其五个英译版本的得失。从新的切入点探索中国古诗词的英译,寻求最佳的翻译方法,从而缩小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促进中英文化交流,提高国家软实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中的文化现象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而不同地域的文化带有不同的特色,本文试图从词汇层面对新疆特色食品的俄译方法进行探讨。文章以汉译俄的语料为基础,从新疆特色饮食的既有翻译和不同翻译方法着手探讨,归纳总结出解决这一类文化词汇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宋朝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从生态翻译学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对这首词的五个翻译版本进行比对研究。从新的翻译角度来对我国传统古诗词进行研究,以期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消除因翻译不当而引起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巩固中国在世界语言文化生态系统中的身份地位,增进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世界语言文化的多元共存和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中国谚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国内对其英译的研究尚且不足。从模因翻译视角下看,谚语的汉英翻译是一种将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复制、转换并传播到英语世界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本文介绍了翻译模因论的发展和国内对翻译模因论的研究现状。根据谚语英译实例对谚语汉英翻译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出四种方法,直译模因转化法、意译模因转化法、拟译模因转化法和套用固有模因转化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