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和首要的观点,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和含义,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本文叙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与了解,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发挥它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科学实践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根本前提,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实践活动和实践理论的关注一直居于核心地位,而对于服装数字化技术来说,实践的作用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和最基本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断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社会的进步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以及它的现实意义,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产生开始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并在发展中显示了其理论的、方法论的以及现实的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他的实践观思想,在分析旧唯物主义主要缺点的基础上,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和历史观,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哲学,同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哲学决裂。马克思在《提纲》中把实践作为区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不同点,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意义的标志,因此,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前提,也是理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本文从实践对认识论、历史观、人的本质三个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来分析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这个命题,以期提供一些理解这个问题的角度。  相似文献   

6.
东波  颜宪源  李晓梅 《职业时空》2012,(9):84-85,88
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变化的需要,先后出台了"85方案"、"98方案"和"05方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做了三次大的改革和调整,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梳理新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脉络,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课程体系设置的要求,构建角色扮演模拟式、情境模拟训练式、社会调研观察式与社会服务行动式有机结合的"模拟-训练-观察-服务"四位一体原理课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热情,提高学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刘绥 《现代交际》2016,(4):16-17
从概念的内涵出发,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的科学内涵、显著特点和适合外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就是由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由此所揭示出的一般规律的理论表述所组成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鲜明特征包括永恒真理性、普遍适用性、强烈实践性和连续发展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合理外延是指对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显著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理论的概括提炼和话语的精练表述所形成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浴血奋斗所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而且是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真正用于社会实践的指导,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文章首先分析了如何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随后指出了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具体步骤,最后从发展角度,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在指导实践中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曾敏  甘艳莉 《职业时空》2008,4(10):187-187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维度之一。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关怀理性,对揭示人类认识和人文关系、协调生态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文着重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其在指导中国治国方面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许阳 《现代妇女》2014,(10):31-31
实践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近代西方哲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理解和把握实践思维方式,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本质和精神实质。实践思维方式使得哲学对世界的思考方式得以改变,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有了深刻的转变,展现了实践在哲学上的功能。对实践思维方式展开研究,使得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认识增进,同时,实践思维方式促进哲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始终基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基于实践,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观点,要求人们面对现实的客观世界,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能动作用,将理论深入到社会实践当中,从而在揭示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的基础上,变成人类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培养之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结合在中国的实际运用,让我们能够更加客观与辩证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一方面,从组织学层面上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教育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宣传教育的实践过程。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工作创新。另一方面,从行为学层面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研究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产生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判断、新结论、新观点;就其本质上来说,就是要实现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研究与宣传教育之间的关系就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工作创新之间的关系,前者是前提和基础,后者是结果和目的,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统一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3.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核心和本质特征,是对传统哲学形式上的思维方式的本质改革。在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理论核心中。世界是属于人的世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想的一切联系和规则应该在这个基础上理解,实践是主体和客体之间可以现实的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它不可以;理解为单纯意义上的客观本质,也不能理解为完全的主体决定论,而是应该理解为实践系统内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诞生,是彻底的与一切旧哲学相决裂,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产物,针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前期准备,开始形成以及理论成熟且发展的梳理,并对这一形成过程进行科学的分析,是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关键和核心。  相似文献   

15.
"总体性"的思维滥觞于古希腊哲学,历经黑格尔树立"绝对精神"的权威,建构全新的概念的总体性,再到马克思语境中深挖"总体性"的方法论意义和经济社会价值,直到1923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者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首提"总体性"思想,并在其视角下构建了从历史意蕴下的纠违正名、理论意蕴下的提出物化概念再到阶级实践意蕴下的指导实践的三重意蕴的逻辑体系,其理论有力地批判了当时之社会,从而阐发出"物化"与"阶级意识"的概念,并以此为武器,猛烈抨击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理性兴盛后人的角色的物化与式微。  相似文献   

16.
在科技快速发展、文化繁荣推动社会前进的同时,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为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的社会科学提供了丰富的发展空间。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高度概括性和阶级性的科学,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及唯物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推动了中国特色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大学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很多学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变成了一种形式,只要求学生上交实践报告却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过程。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8.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于马克思主义全新方法论和世界观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他首次提出了以实践的观点看待世界,肯定了实践检验真理的方法论地位,提出"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着重论述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含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提出、含义,并对当前存在的几种验证真理的方法论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9.
面对救亡图存,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起初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无法真正与中国革命和实际结合,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活动,为此毛泽东早期的理论应运而生。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发展,需要进行自我批判,这是母庸置疑的。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马恩选集》第三卷第465页)哲学作为实践的产物,是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晶,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因而不同时代便具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尽相同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例外,它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其形式和内容,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严格地说是教科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