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将近8亿。为了提高农村地区的农产量、管理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200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构想。为了解决大学生人才资源闲置与农村基层组织对人才需求的矛盾,全国许多省市尝试推行"大学生村干部计划",一批批青年学子纷纷走向农村基层,改变灰民、农村和农业现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因此,"大学生村官"成为热门词汇。这些大学生村官是如何面对平淡的日常工作和种种考验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吧!  相似文献   

2.
刘鑫 《现代交际》2014,(12):4-5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新的社会角色,近几年来成为专家和学者普遍热议和调查研究的一个话题。大学生"村官"作为知识精英,下到偏远农村工作,这种现象就像当初的知识青年下乡一样,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风波"。作为特殊历史时期,国家政策下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角色——大学生"村官",一方面他们是"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希望,是"天之骄子",拥有着较高科技和知识的佼佼者;另一面他们同时又是"村官",政策话语赋予了他们另一个身份。"村官"是很多人用来称呼农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长的用语。大学生"村官"这个集合着知识和权利的角色名词诞生了,同时,大学生"村官"这一角色开始活跃在农村的广袤大地上。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如何让自己演绎好"村官"这个角色?如何让自己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明确角色的责任、权利、义务和行为方式?如何明确这一新角色的定位?本篇论文在社会学视角下,试图研究大学生"村官"在国家话语的召唤下,其在角色期待、角色认知和角色领悟等角色社会化的过程。随着外部话语环境改变和他者期待的明确,大学生"村官"不断明确"村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明确"村官"的行为方式和角色定位。大学生"村官"角色社会化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其在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希望为政府部门提供改进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参考,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适应农村的生活和工作,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相似文献   

3.
在对福建泉州大学生"村官"基层社会关系调研的基础上,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基层社会关系呈现的社交格局差序化、社交联结功能化、社交互动结构化和社交测量复杂化等特质,随后指出其在基层社会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大学生"村官"软实力打造和政府层面的制度保障两个角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在基层的就业问题需要政府机关的引导和鼓励,这一重大的决策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从1999年在海南省的部分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大学生村官计划"就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共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在2008年3月做出决定,自2008年开始,将招聘10万名大学毕业生到村就职,要求5年内完成。近些年,这些在农村就职的大学生已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流砥柱。但是,新阶段在农村服务的大学生村官面临很多现实的困境。本文将根据这种现实情况对大学生村官的出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村官”的适应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几年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全国开始了大范围的大学生"村官"引进工程。但大学生"村官"由于受年龄、阅历及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与农村工作、生活的不适应逐步显现。要做好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这既要从"村官"自身的努力入手,也要从用人机制的健全入手,以确保大学生"村官"能够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充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四成大学生选择当村官只因就职难;任职期满后,只有两成愿意继续留在基层;七成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所学知识在基层用不上……”前不久,安徽省社科院社会学所的专家,对安徽省大学生村官工程实施状况和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工作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大学生村官工程实施以来,在促进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农村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取得成效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女性日益成为中国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女村官的成功涌现,不仅让女性在基层拥有了更多话语权,使她们的社会地位得以大幅提升,也为女性维护自身权益并最终实现男女平等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女村官们以勤奋务实、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她们是星星之火,她们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如何建设、农民如何脱贫依然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着眼于河北省贫困农村,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对解决贫困问题起到的作用和预期的困难,并对大学生村官怎样帮助农村脱贫、农民致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话题。可追溯到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当时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海南率先吃螃蟹.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文件。自那以后,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便成为一种时代新潮;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村官"是近年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个新群体。本文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京郊农村大学生"村官"角色扮演的动态过程,认为这一角色的成功扮演,不仅取决于扮演者个人的实际行动,也取决于他对角色的领悟以及国家、社会对角色的期望。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对"新农村"的认知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468名大学生问卷调查,较全面地阐述了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相关情况的认识现状,了解了大学生认识农村的途径及对"三农"相关问题的认知现状,分析了大学生对"村官"的评价,深入研究了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途径选择、对于去农村发展的选择以及影响大学生去农村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认知较为迷惘,对去农村发展处于顾虑重重、徘徊不定的状态,他们对去农村发展的真实想法在这里表现得较为充分,这些问题值得相关部门深思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大学毕业之际,本着骨子里对农村的深深依恋,积极响应国家鼓励服务基层的政策号召,勇担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我坚定地选择了做一名服务基层的大学生村官,现任江苏省泗洪县朱湖镇新洪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共青团副书记.在任职以来的村官路上,我曾因对村况民情的无知而困惑、迷茫过,因对开展实际工作的无所适从而迟疑、彷徨过,因农村工作的艰难繁琐而承受过挫折与打击,也曾因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时得到村民、领导的称赞和支持而欣慰、喜悦过.  相似文献   

13.
选派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是党和国家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重大举措。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以推动其快速成长。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大学生村官的概念,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职责及聘用期满后的工作流向中思考了大学生村官的培养需求,并从高校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政策,一是着眼于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改善党政干部来源,二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需要一大批优秀青年,充实农村建设队伍。文章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村官是国家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促进农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长远决策,也是青年学生实现理想、建设祖国的重要机会。高校辅导员作为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与学生亲密接触,在培养大学生村官中的地位更是不可或缺。高校辅导员在培养大学生村官时,可以通过"建立一个联盟,结成一个对子,搭好一个平台,抓牢四个方面"来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政府适时提出了大学生就业导向性措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突破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瓶颈.为大学生的成搭建了平台为农村的科技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此项措施既着眼于农村的改革深化,实现城市反哺农村,也为党政干部队伍培养了优秀后备力量。在为各方带来显著利益的同时.大学生村官制度必然也存在着些许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来弥补不足.使之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本文将主要对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背景、积极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措施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导刊》2011,(12):26-27
年轻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基层农村并没有什么优势,反而他们的理念和观察力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进一步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更接地气的基层干部队伍,促进基层农牧区长治久安和长足发展,西藏自治区从2008年开始通过公招考试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大学生村官。和全国其他省市的大学生村官一样,我区的大学生村官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同样的问题,存在共性的不适应。但同时由于,西藏特殊的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基础设施以及社会风俗习惯等原因,我区大学生村官的不适应现象有其特殊性。通过实地调研和大学生村官面对面交谈,我们了解到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心理状况,发现他们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上、生活上、工作上和精神上的不适应。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从角色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经济人、社会工作、乡村治理、社会性剐理论等视角探讨了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提出、发展及其所存在问题等相关议题.大学生村官是国家和大学生个人作为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他们理应扮演着协助者与农村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但大学生村官在熟人社会的农村缺少必要的社会资本和权威,代表国家权威的大学生村官难以成为国家的代理人和村民的保护者,对于相对弱势的女大学生村官而言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道德品质是大学生各种素质的灵魂,道德品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生命线,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笔者基于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指出了新形势下拓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创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良好育人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