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动其发展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竞争力、有利于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要通过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培育新兴业态产业、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途径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一直都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灵感来源与思想根本,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对待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其进行弘扬,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这些传统文化精神直接对人们的消费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准确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于设计师把握产品受众和设计出为市场接受和欢迎的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概括了几种主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并试分析其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依靠艰苦奋斗精神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代不但没有过时反而散发出时代的光芒。新时代艰苦奋斗精神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源于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锤炼和党的历届领导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经验总结。其内容具体表现为脚踏实地、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以身作则、舍己为民的献身精神;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斗争精神。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其鲜明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和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张冉 《现代妇女》2014,(12):386-386
当代中国雕塑发展迅速,雕塑的精神是雕塑的灵魂,目前我国雕塑精神正处于转折时期,雕塑文化、精神的发展处于转变时期,是由西方文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变,是由浅层文化向深层文化的转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与国民文化精神意识的不断增强,雕塑中在政治、经济的精神文化影响了中国雕塑家对传统的认识,是其民族自信心和时代责任感具体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重要讲话中,概括了文化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关系。那就是"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导引,它源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基和动力,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交相辉映,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时代体现,在当代具有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年,我们物质贫乏得很可怕,但是,物质摆脱贫乏状态之后,精神的贫乏更可怕。穷人可以“人穷志不穷”自慰,但得了软骨病的富人没有“精神”,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成为精神的“奴隶”。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公民素质、精神生活是正相关的,没有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有素质的文化公民也无从谈及。随着国民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未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可能逐步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对落后和公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走向大国之路上必须逾越的一道坎。  相似文献   

8.
中国武侠小说与英国骑士文学是中西方文化的特有产物。两者都推崇尚武精神,但在精神内涵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背景、文化精神、对现代人影响三个方面。加强两者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审视中西方文化,加速中西文化的融合。基于此,本文以中西方文化为视角,对中国武侠小说与英国骑士文学作了详细的对比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社工精神是围绕社会工作这一专业而形成的一套价值理念和从业人员因此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相关文化形态。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社工精神,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发展中国社工精神,为中国社会工作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思想以及伦理道德原则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掌握传统文化的资源以及在实践中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是加强秘书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对解决当代秘书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追求奋发向上,推崇顽强拼搏,尊重榜样与荣誉的精神,更是张扬人的意志与体能和谐并举的价值追求。我们提倡“和谐中国,和谐世界”,这是切实的可以引领人们生活和精神的准则。我们办“人文奥运”就是为体育和文化之间牵线,以我们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让世界了解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历史并与时俱进地走向世界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精神瑰宝,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奋斗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对于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推动作用。从这个层面看,红色文化不仅是精神瑰宝,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时代元素和时代意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将予以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龙的形象一直被广泛的应用。中国传统的龙的造型是几千年来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是中国最具代表性、流传最广泛的吉祥图案。把握住其中的文化精髓,对其加以强调,使其从不同角度融入我们的现代设计,龙形标志大量出现也是因为龙形象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成为传递民族文化理念的最佳手段,创造中国民族风格的重要途径,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意境,成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载体。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发展道路和基本经验的科学论述,是新起点、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指南。它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弘扬中国千年民族传统文化理念、坚持发展百年革命文化精神和承接三十多年开放文化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继续开拓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博大而精深的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的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主脉和风骨,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华,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征,青花瓷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其内在的民族元素、色彩以及青花瓷艺术的韵律美。其深刻、隽永的寓意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本文从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的角度,重新审视青花瓷,将青花瓷转化为"青花瓷"视觉符号,并创造性的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使现代设计拥有了鲜明的历史感和浓厚的民族色彩,展现出"青花瓷"元素特有的价值魅力。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更好的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与复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样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找到两者的共同点。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文化,马克思主义也不是教条。中国传统文化要在当代中国大放光彩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前提下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当代中国人民需要的新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结果,是当代的价值观,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指南。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除了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馆以及纪念碑等一系列物质形式的红色文化资源之外,还包括革命中孕育出来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以及人民烈士、领袖的革命事迹等。以革命精神为主的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  相似文献   

18.
NGO精神所体现出的人性、人道、公义和文明性,使得NGO成为改良甚至重构传统的政府、市场两维体制,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分工协作的现代三维体制的重要能量和重要方式。同时,在中国从传统管制型社会向现代自治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NGO还充任着现代文化的传播者、公民意识的培养者、志愿精神的重建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理解它的内涵,如此才能进一步阐明它的现代价值和传承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我国文化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践行需要我们在保护好、利用好、弘扬好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作用,对此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0.
NGO精神所体现出的人性、人道、公义和文明性,使得NGO成为改良甚至重构传统的政府、市场两维体制,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分工协作的现代三维体制的重要能量和重要方式。同时,在中国从传统管制型社会向现代自治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NGO还充任着现代文化的传播者、公民意识的培养者、志愿精神的重建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