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渊明诗歌具有浓厚的静穆冲淡之味,其具体表现在陶诗中朴实恬美的田园题材、朴素自然的诗歌语言与平和恬淡的思想心境上。  相似文献   

2.
和陶诗,是指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于扬州、惠州、儋州等地时,以相同的韵律追和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和陶诗"代表苏轼晚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的转变,苏轼的诗学思想也是在乌台诗案之后才开始表现出来的。相比于早期的豪放旷达,在政治上受挫以后的苏轼思想变得不再激烈而是平和,和陶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这种平淡的风格正是苏轼晚年诗歌所体现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音乐艺术它自身是一种"音"与"心"的动态对印系统,它的存在方式和人的实践活动、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人有着稳定、深刻的社会内涵,有着丰富的情感,音乐艺术丰富了人的情感体验.本文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切入,通过对音乐作品价值的实现浅析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4.
杨霞 《现代妇女》2013,(12):267-268
陶渊明的诗歌悠远淡然、真实婉转,诗中的意象,造诣极高,具有深刻的象征隐喻的意义。陶渊明诗中最突出的意象便是菊花,通过对陶渊明诗歌的解读,揭示陶渊明诗歌菊花意象的含义。以菊喻人、以菊比德,无我之境,自成风格。  相似文献   

5.
意象油画是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独特的中华文化内涵以及中国诗意魅力。所谓"意向"油画,顾名思义就显示出其兼具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的双重属性,将客观的事物抽象画、意象化,实现"物我合一"的状态。本文以独具特点的中国意象油画为分析对象,试图通过对意象油画内涵和发展历史的简要介绍,分析其中蕴涵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诗意魅力。  相似文献   

6.
施政明 《职业》2013,(14):58-59
书法意象有着丰富的“意”和“象”,能令人产生联想和想象,引起欣赏者审美情感共鸣.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运用物象化语言描述书法线条的审美感受,把书法意象融入书法教学作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7.
意是画家的主观思想和情感表达,以及情趣、神韵;"象"是画家把客观事物情感化,成为表达情感的符号。意象结合,幻化了山水画的空间构造。绘画空间和自然空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绘画空间取之于自然空间。明、清之后,出现了空间表现的意象化,促成了山水画空间表现的深度构造。  相似文献   

8.
文学翻译难,诗歌翻译则更难。诗词的意象、诗歌的韵律、诗人的情感等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要考虑的因素,即所谓的"对等"。上世纪60年代末,翻译学家奈达(Eugene Nida)"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奈达的"功能对等"应用于赏析诗歌翻译中,以汪榕培和宇文所安对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译本为例,分析两位翻译家在译文中如何实现"功能对等"论。  相似文献   

9.
马雷  颜培芬 《现代妇女》2014,(6):290-291
在人类文明长河中,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以凝练的语言、别致的声律和丰富的意象满足人们的社会情感需求。作为东西方诗坛中的两枚瑰宝,唐诗与十四行诗的研究成为研究者探讨的永恒话题。本文将通过对比唐诗与十四行诗中相通的自然意象,探究隐含在两种艺术形式后的隐喻和原型模式,从而揭示出人类相同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0.
唐诗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唐诗中的海洋意象而言,数量就蔚为可观,本文就唐诗中的"海"诗,来分析这些诗歌所蕴含的情感。由景及情,剖析这些情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欣赏音乐也是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教学可以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加灵活生动,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达成与音乐的情感交流,感受音乐情境,提高音乐素养。学生与音乐产生了共鸣的情感,可以提高音乐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情感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涵,感知音乐意象,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何伟 《职业》2009,(35)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核心范畴的概念词,美学辞典中都有明确的界定.它是指人在头脑中将对象的感性形象同自己的情意状态相融合而形成的心象,是审美感知的物象同主体审美情感的统一.形成审美意象的心理因素有感知、思维、想象、联想和情感.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技巧使自己的头脑中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就产生了供他人审美的艺术形象.意象在实际运用中.是包含有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象外之旨"、"情动为志"、"意蕴感知",涉及到儒道精神与美学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丽 《现代交际》2010,(8):51-51
南宋文人对于陶渊明归隐原因的认同有着自身的精神需要。“耻事二姓”这种说法在南宋末元初时期日益受到重视,在这天翻地覆、国破家亡的时代,陶渊明的精神情怀和行为方式深深影响了这一特殊时代的士人群体,陶渊明“不仕二朝”的忠义之说更是为宋末爱国诗人所大加宣扬。忠义气节、亡国悲愤和超然情怀,从情感深层到理性高度都有了深刻的体认。  相似文献   

14.
《述酒》向来是陶诗中晦涩难解的一首,关于它的解读,历代以来注疏甚丰,歧解层出.而陶渊明"好读书",《周易》也是他研读的经典之一,从他的思想和一些诗文可以看出,他对《周易》是十分熟悉的,能融汇易学之道以明其志,也能借卦名卦辞以抒其情.由此观之,《述酒》之中暗含《周易》之学问也并非毫无可能,以《易》明诗或许可行.本文将在阐...  相似文献   

15.
汉字识字教学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古代童蒙之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天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简要回顾汉字教学的历史,分析了当前汉字教学研究的现状;以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识字教学为例,结合字理识字教学理论,充分运用"班班通"现代多媒体技术,使学生深刻体会汉字的意象美、文化内涵、情感温度和音乐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领悟汉字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而提高一年级学生识字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语文教育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本人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认为在人文养育点的设定要建立人文总目标与教材相统一的目标对应体系;在人文孕育点的挖掘上要挖掘凸显、有机整合、拓展延伸;在人文素养的培育上要强化体验学习、重视以情施教、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在人文评价施行中要突出对情感的激励、体现对差异的尊重、个性的倡导和生命的关爱;在模式方面要丰富和完善"人文感悟·自主诵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实施情感教育对启迪大学生的心智,完善其人格,提升人文内涵,构建心灵和谐有着积极的意义.从社会价值来看,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此,高校应从"行为育情"、"文化育情"、"师爱育情"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8.
意象的解读是理解诗歌主旨情感的突破口。丁香自古以来就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由于自身的颜色、形状、生长季节等自身特点,被诗人们孕育了高洁的品质以及幽怨的思绪。这一意象深受《离骚》的"香草美人"意象影响,其演化至今在现代诗歌以及外国诗歌中都频频出现。不论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还是外国文学中,丁香以其自身独特的性质傲立于文学作品之中,丁香意象的演化也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9.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唯物史观理论构建的基础之作,该篇中对于"现实的人"的思想内涵进行了丰富的论述。"现实的个人"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一概念不仅对我们正确把握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有着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对我们立足当代中国实践,正确看待现实中的个人生存、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研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阐述了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的理论生成,并结合现实,分析"现实的人"思想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0.
李典才 《现代妇女》2014,(5):339-342
本文通过对旌旆(旌旗)意象文本上的纵深研究,在时间上梳理从先秦至汉唐时期其意义的生成和演化到最后的成型,然后在大的背景和文化空间下对旌旆意象特别是唐代边塞诗歌中的旌旆意象,进行细致解剖和分析,发掘其意象内部存在的不同层次之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