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宋树勇  罗亮 《现代交际》2012,(9):225-226
政治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握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现状是进行政治观教育的前提。通过调查和理论分析,揭示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重要问题。文章对大学生的政治观现状进行了概括,分析了影响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培养当代大学生科学政治观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逐渐被当下国人推崇,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逐渐淡漠,更热衷于西方节日,追求新鲜、狂欢和刺激等。在这种节日文化的变迁中,如何更好地继承我国传统文化,成为当前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本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以概述,分析当代大学生节日观变迁存在的原因,提出弘扬传统节日的意义以及提高大学生传统节日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海丰  于天红 《现代交际》2011,(11):220+219-220,219
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科学的、正确的生命观,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生命的价值。要需要明确生命观的内容,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观教育,同时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和校园环境,促使他们通过社会实践去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个人成功的必备素养,更是国家发展的精神力量。然而,随着国力的增强和人们生活的改善,这种美德逐渐被人们所忽略甚至缺失,特别是作为纯消费群体的当代大学生。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节俭观现状,针对大学生节俭观念的缺失,分析在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体方面存在的多层面成因,为高校大学生节俭观的培育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浪费现象也在诸多方面有所显现。弘扬节俭意识,不仅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也是构建生态友好社会的一个有力举措。在高校课堂中开展勤俭节约教育,既符合当代大学生实际特点,又符合时代的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节俭观教育,旨在阐明节俭教育要灵活多样,既要理论教育,又要实践引导,最终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节俭观,并且持之以恒地践行。  相似文献   

6.
秦小冬  孙芙  孔丹丹 《现代交际》2013,(11):224-224,223
偶像崇拜一直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对偶像的崇拜问题仍旧深刻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理想信念以及人生信条。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偶像崇拜问题进行调查,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从大学生自身方面、家庭教育方面、学校方面以及社会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偶像崇拜观,让偶像的正向力量帮助大学生奋发上进、励志图强,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雷雅西 《公关世界》2022,(14):20-21
艺术类高校生命教育对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具有引导作用,要真正认识到艺术类高校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培养艺术类大学生正确对待生命的态度,让艺术类大学生在全民健康观视域下能正确地面对各种危机、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从而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郑安文 《职业》2013,(21):48-50
本文从成功观的内涵解读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成功观的误区,诸如把上名牌大学与成功画上了等号;把高学历与成功画起了等号;把权力、金钱与成功画上了等号;把成功与失败完全对立起来等。帮助大学生走出成功观的误区,树立科学的成功观,才有助于其快乐健康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基于"五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一体"角度,结合珠海市高等教育起步晚、发展速度快、民办高校为主等实际情况,从消费观、政治观、文化观、社会观和生态观着手,重点分析独立学院中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行为特征,从而提出树立健康的大学生新思想和行为准则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公益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发展的新动力,公益事业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之一。大学生是社会公益行为的主要群体,增强大学生公益观教育是公益活动发展普及创新的前提和保障。当代大学生认可公益活动,热心参与公益活动,愿意奉献爱心,但对公益的认识比较肤浅,对公益活动的参与比较被动,公益的路径有待拓宽,能力和效益急需提高,增强公益观教育很有必要。增强大学生公益观教育,既是创设公正平等、和谐文明、诚信友善社会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三种力量。  相似文献   

11.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目前大学生诚信意识令人担忧,伪造贫困身份、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现象频有发生,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及诚信观一再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而诚信是反映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基本问题,诚信的品格对于个人、社会、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诚信状况及诚信观培育更加值得关注。笔者以所在学校为单位对大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诚信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美丑观是人的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处事方式和行为举止,它不仅是一个人外表是否时尚的表征词,更是一个人心灵是否高尚的代言词。当今高校中,部分学生的行为表现出现了问题,究其原因,应该是其应该是价值观,准确说是美丑观,出了问题。正如这张照片,它所暴露的"垃圾桌面现象"是当下大学课堂下课后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大学生美丑观的角度出发,探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问题,以期引起思考,赢得共鸣,共创美好校园。  相似文献   

13.
"忠孝"思想是儒家伦理观的核心,对当下中国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理论方面,儒家"忠孝"理论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供了思想之源,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实践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忠孝观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本文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视角下《论语》君子观思想的当代价值。在论述中,首先探讨了《论语》君子观思想的当代价值,最后,探讨了传承和弘扬《论语》的君子观思想与当代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对于现今的高校大学生而言,丰富的篮球文化建设不但有益于对大学生身心行为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爱好与生活习惯,对年轻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新篮球观视角出发,对我国高校篮球文化建设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高校篮球文化在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与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构成了消费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同时,当代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以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7.
雷锋精神具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要通过学习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志愿者服务实践等常态化途径将雷锋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实现其育人目的,使其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中得到传承。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身份缺场的自媒体场域中,当代大学生享受信息交互传递所带来的便捷与畅快的同时,自我认同也面临凌空蹈虚的乌托邦险境。自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平等自由表达的平台,又使其难逃表演型自我呈现下片面性、虚假性自我认知的掣肘;为大学生打开了认知社会的新窗口,又以纷繁杂陈的网络乱象使其陷入价值选择的迷思;为大学生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天地,又因其先天弱范性特质引发大学生交际模式的错位。对于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化解,要紧密结合自媒体及当代大学生本身的特点,从培养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思想引领及提高大学生自媒体交往资质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与积淀起来的一种意识和感情。进入21世纪以来,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我们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存在的问题切入,阐述中西方学者对幸福观的不同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的因素,探索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人与人相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诚信对当代大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诚信缺失的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大学生失信问题也越发严重。通过总结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现状,分析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中的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提出几条加强和改善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